单磨粒磨削实验装置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26556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410680730.0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磨粒磨削实验装置,包括:转盘;转盘驱动部件,转盘驱动部件设置成用于驱动转盘绕转盘的中心轴线转动;磨削工件,磨削工件为回转体,磨削工件同轴地安装在立式车床转盘上;进给部件,进给部件相对转盘的中心轴线可靠近或远离,进给部件上设置有金刚石单磨粒且金刚石单磨粒相对进给部件可拆卸;以及测力装置,测力装置与金刚石单磨粒抵接配合且用于在进行磨削实验过程中测量由金刚石单磨粒反馈的磨削力参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磨粒磨削实验装置,能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实验精度和实验便利性。

    加热炉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5412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143958.6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炉,加热炉适用于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用于对压杆上的试样进行加热,加热炉包括:炉体;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固定在炉体内,加热元件包括硅钼元件和/或碳钼元件,其中压杆适于插入炉体内且由加热元件对试样进行加热;以及温控系统,温控系统与加热元件电连接。本发明的加热炉,通过设置硅钼元件和/或碳钼元件作为加热元件,从而可将加热炉的最高加热温度提升至大约1200℃左右,同时升温速度明显增高,并且同时由于设置温控系统的缘故,可以基于固定在试样上的热电偶的测量温度而方便地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进而快速达到较佳的加热效率,提高加热精度,同时缩短加热时间。

    空间大型桁架结构在轨制造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6029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209540.5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大型桁架结构在轨制造的装置,空间大型桁架结构在轨制造的装置包括:基板;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位于所述基板上方,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机械臂,所述基板设置成相对所述机械臂可沿所述机械臂的长度方向移动;3D打印组件,所述3D打印组件位于所述外壳体内且包括供料装置和喷头,所述供料装置设置成可向所述喷头内推送物料,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所述供料装置和所述喷头设置成可在平行于所述基板的平面内移动;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对所述喷头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间大型桁架结构在轨制造的装置,可以在太空中打印桁架结构,而且可以突破装置对桁架结构尺寸的限制。

    用于磨削实验的工件测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96646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39900.1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磨削实验的工件测温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台架;被测工件,被测工件设置在工作台架上,被测工件的上表面为磨削面,被测工件的下表面上形成有盲孔,盲孔的内顶面与被测工件的上表面间隔开;红外辐射测温探头,红外辐射测温探头设置在盲孔的正下方且红外辐射测温探头的测温焦点处在盲孔的内顶面上;光谱分析仪,光谱分析仪与红外辐射测温探头相连。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磨削实验的工件测温装置,采用红外辐射测温探头和光谱分析仪,由此,光谱分析仪可以准确即时地记录被测工件亚表层的温度变化,且红外辐射不受机械振动和外界磁场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稳定性和测温的精确度。

    加热炉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54128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43958.6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炉,加热炉适用于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用于对压杆上的试样进行加热,加热炉包括:炉体;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固定在炉体内,加热元件包括硅钼元件和/或碳钼元件,其中压杆适于插入炉体内且由加热元件对试样进行加热;以及温控系统,温控系统与加热元件电连接。本发明的加热炉,通过设置硅钼元件和/或碳钼元件作为加热元件,从而可将加热炉的最高加热温度提升至大约1200℃左右,同时升温速度明显增高,并且同时由于设置温控系统的缘故,可以基于固定在试样上的热电偶的测量温度而方便地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进而快速达到较佳的加热效率,提高加热精度,同时缩短加热时间。

    基于Labview的热电偶自动测温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7432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77102.2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Labview的热电偶自动测温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数据采集卡分别与温度检测装置和上位机进行连接;待连接完成后,通过上位机选择数据采集卡占用的端口以及温度检测装置在数据采集卡上占用的采集通道;上位机接收数据采集卡采集的由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被测设备的温度数据;根据采样点的温度数据生成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以及温度变化速度曲线图;根据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以及温度变化速度曲线图对被测设备进行性能分析。本发明的方法,通过上位机触发温度采样频率指令和/或采集通道切换指令来调整数据采集卡的温度采样频率和/或切换数据采集卡的采样通道,使得Labview软件能够普遍适用于不同的数据采集卡。

    基于PINN模型温度在线预测和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36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37680.4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INN模型的激光金属沉积过程的温度在线预测与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以三维坐标点和时间点为输入、以温度为输出的激光金属沉积过程温度预测的PINN模型并训练,以获取训练好的激光金属沉积过程温度预测的PINN模型;步骤S2、根据获取的实时温度数据对训练好的激光金属沉积过程温度预测的PINN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激光金属沉积过程温度预测的PINN模型;步骤S3、将获取的待沉积层的三维坐标值和时间值输入修正后的激光金属沉积过程温度预测的PINN模型并获取温度预测结果;步骤S4、根据温度预测结果与预设温度值确定制备待沉积层的工艺参数,以控制待沉积层的温度符合预设温度值;重复执行步骤S2‑步骤S4。

    42CrMo齿圈的激光熔覆方法以及42CrMo齿圈

    公开(公告)号:CN1132497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524302.9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42CrMo齿圈的激光熔覆方法以及42CrMo齿圈,所述方法包括:(1)对42CrMo平板进行模拟试验,以便确定合适的激光熔覆材料及工艺参数;(2)在齿圈的齿根处铣出凹槽,以备进行激光熔覆,在所述齿圈的其他部位预留一定的加工余量,以备熔覆后进行精加工;(3)对所述齿圈进行装夹和定位;(4)采用所述模拟试验得到的所述激光熔覆材料及工艺参数进行激光熔覆,以便得到熔覆层;(5)按照齿圈工件的尺寸要求,去除所述熔覆层表面的多余部分以及步骤(2)留出的所述加工余量,以便得到齿圈工件。本发明既保证了齿圈表面熔覆层质量,且避免了齿圈的浪费,节约了成本,又确保了齿圈尺寸的精确性。

    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最优潮流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5260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1040179.2

    申请日:201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广义逆法的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最优潮流计算方法,属于电力/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调控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区域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稳态模型,然后基于广义逆矩阵理论,建立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目标最优潮流模型,多目标包括能源使用成本最小化和配电系统网络损耗最小化,并基于牛顿拉夫逊法迭代进行求解,电力系统与热力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耦合设备运行功率折算实现。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地反映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状况,具有良好的数值稳定性和收敛性,优化过程是一个可行解的趋优过程,每一步都可以得到一个更优的可行解,计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停止,适用于实时系统优化调度应用。

    检测热影响区温度的系统和方法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25685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0386431.9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检测热影响区温度的系统和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在预估的基体的热影响区的不同位置设置有不同深度的多个测温点,通过激光器对基体进行激光熔覆,所述系统包括:与多个测温点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对应测温点的温度;数据装置,用于获取温度检测数据,记录熔覆时间,根据温度检测数据和熔覆时间获得熔覆方向上各个测温点的温度时间曲线,以及根据熔覆速度将不同时刻的温度时间曲线转换为同一时刻热影响区的温度空间分布,根据温度空间分布获得热影响区的温度数据。本申请的检测热影响区温度的方法和系统,可以直接测量获得准确可靠的温度参数,为研究材料的组织梯度、力学性能演化提供数据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