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13787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806502.3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蒸发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式蒸汽轮机乏汽冷却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蒸汽动力循环系统组成;填料塔从上到下依设置排风机、喷淋系统、填料区、储液区,在填料塔的储液区外壁上设置空气-水表面式冷却器;储液区通过系统循环泵及管道与蒸汽动力循环系统中的冷凝器连接,储液区的冷水将蒸汽动力循环系统中的汽轮机的乏汽冷却成饱和水,然后返回填料塔的喷淋系统。蒸汽轮机的乏汽在冷凝器中被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制备的冷水而冷却,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制备冷水的极限温度可以达到环境的露点温度。与常规的水冷系统相比,进一步降低了冷却的温度,提高了蒸汽轮机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776079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71808.9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调峰热电联产余热回收装置及其运行方法,该装置由电厂内部分及换热站部分组成:电厂内部分包括换热器、余热回收电热泵、蓄能电热泵、高/低温蓄水罐、热网加热器、阀门和循环水泵;换热站部分主要由高/低温蓄水罐、电热泵、换热器、阀门和循环水泵;其运行方法通过不同的阀门开关组合,使其分别运行在电负荷低谷、电负荷平峰及电负荷高峰时段,利用高温蓄水罐平衡系统供热量与热负荷之间的差异,利用低温蓄水罐稳定乏汽余热回收量,从而解决了传统“以热定电”运行模式造成的发电和供热互相耦合导致发电调峰能力受限的问题,使得热电联产机组可以参与电网负荷调节,不仅可提高电网调节能力以应对电力负荷峰谷差不断增大的局面,而且可以提高电网对风力发电的消纳能力,减少“弃风”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759466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12655.0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B30/625 , Y02E20/3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领域的一种喷淋吸收式燃气烟气余热回收的方法及装置,燃气首先燃气驱动发生器进行燃烧,释放的热量作为吸收式制冷机的高温热源,燃烧后的烟气锅炉烟气混合后进入n级喷淋单元,与其中的喷淋水直接接触进行蒸发冷却,然后由排烟出口排出;自循环水从喷淋单元循环水进口进入第1级喷淋单元进行喷淋,每级喷淋单元的出水在喷淋水泵的作用下输送到下一级喷淋单元进行喷淋,第n级喷淋单元的出水经循环水泵从蒸发器冷冻水入口打入蒸发器被降温,降温后的冷冻水再输送到第1级喷淋单元,从而完成喷淋水的自循环。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节约能源并提高供热能力,同时除去了烟气中的SO2、NOx气体,减少了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472777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78942.9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5B19/418 , H04L29/06 , H04W8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织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室内环境控制装置,所述室内环境控制装置分别用于执行预定的室内控制或者用于控制室内的机电设备,其中每个所述室内环境控制装置包括:功能模块部,所述功能模块用于执行与所述室内环境控制相关联的监测、控制、数据处理;通信模块部,所述通信模块部被互连以形成无中心网络,在所述无中心网络中,所述功能模块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部的通信而进行信息交换。由此,通过该自组织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在降低整个系统的复杂性的前提下,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04957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68216.7
申请日:2013-03-04
Applicant: 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驱动的逆流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包括:第一气液接触交换模块;第二气液接触交换模块;第一气液接触交换模块的溶液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第二气液接触交换模块的喷淋装置;第二气液接触交换模块的溶液出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一气液接触交换模块的喷淋装置;热泵循环管路依次连接压缩机的第一端,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的第二端构成循环;其中,第一管道通过冷凝器进行热交换,第二管道通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本发明利用蒸发器对再生模块出口输出的浓溶液进行冷却,利用冷凝器对除湿模块出口输出的稀溶液进行加热,有效利用了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之间的热回收能量,使系统效率达到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03090484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26166.6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系统包括一多联机和一湿度处理单元;所述多联机包括一冷凝器、若干节流阀、若干室内蒸发器和一压缩机;所述湿度处理单元包括一热泵循环模块和一除湿再生模块,所述除湿再生模块采用液体或固体吸湿剂处理装置;每一所述热泵循环模块包括一蒸发器、一压缩机、一冷凝器和一节流阀;每一所述除湿再生模块包括一除湿装置和一再生装置;所述除湿装置设置送风路径上,所述再生装置设置在再生空气路径上。本发明可以广泛适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对于湿度的调节需求,可以更好地实现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本发明可以广泛地用于各种小型公共建筑等场所对室内温、湿度的调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914005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290049.6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新疆绿色使者空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高温显冷末端联合的蒸发制冷空调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间接蒸发冷水机组输出的冷水,通过水泵和输配管网先送到空调房间的低温区域的低温显冷末端,由该低温显冷末端带走低温区域的热量,水温升高后,再进到高温显冷末端,带走高温区域的热量,通过高温显冷末端的水回到间接蒸发冷水机组从而形成水循环的环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解决了负荷分布特性及相应的匹配问题;系统冷水冷量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的释放;在室内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间形成冷风屏障,有效降低室内得热量,减小空调负荷;提供蒸发制冷空调系统多样性的解决方案;降低了空调的总负荷,进而降低了空调设备容量,节省了设备总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2818326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300092.6
申请日:2012-08-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24F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数据中心排热的大温差空调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它包括空气-水表冷器、一冷却塔单元、至少两级机械压缩式制冷单元;冷却塔单元包括一换热器、一循环泵和一冷却塔;每一级机械压缩式制冷单元包括一蒸发器、一压缩机、一冷凝器和一节流阀;空气-水表冷器壳体的进、出风口连接数据中心的排、进风口;空气-水表冷器换热管的出水口连接冷却塔单元的换热器壳体的进水口,换热器壳体的出水口连接第一级机械压缩式制冷单元的蒸发器壳体的进水口,该蒸发器壳体的出水口连接下一级蒸发器壳体的进水口,最后一级蒸发器壳体的出水口经另一循环泵连接空气-水表冷器壳体的进水口。本发明有效地降低了循环供水流量和耗电量,它可以广泛的用于各种大中型数据中心的排热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73664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192140.4
申请日:2012-06-11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个性化人员冷热抱怨的环境温湿度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对预定环境空间的冷、热感知的抱怨信息;根据抱怨时间获取该时刻的预定环境空间内的环境信息;根据环境信息和抱怨信息生成每种抱怨数据类型对应的抱怨样本集合;根据抱怨样本集合绘制温度-相对湿度的坐标系;获取抱怨样本集合在坐标系中的帕累托前沿集合,并根据帕累托前沿集合得到抱怨区域的描述结果,并根据描述结果在坐标系中绘制出抱怨区域;根据抱怨区域的描述结果对预定环境空间内的温、湿度进行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根据个性化人员冷热偏好,对室内温、湿度进行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520234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081746.9
申请日:2009-04-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02 , Y02P8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为发电装置的热泵型热电联供系统。该系统由燃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阳极引射器、重整器、空气预热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装置、燃烧室、烟气型吸收式热泵装置、烟气冷凝换热器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组成。该系统有效的结合了燃料电池与吸收式热泵装置,系统的发电效率高,可达45%以上,且有效地利用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800~1000℃左右的较高温度的排烟依次为重整器、空气预热器提供热量,烟气经过烟气冷凝换热器回收烟气的大量潜热作为烟气型吸收式热泵装置蒸发器侧的低温热源,可将排烟温度降低到30℃以下,回收了烟气潜热,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效率,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