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45005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399504.1
申请日:2011-12-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泵浦耦合结构,包括泵浦耦合架(1)、泵浦耦合透镜架(20)和泵浦耦合透镜(12),泵浦耦合架(1)的左安装壁(4)上设有左侧安装孔(2),右安装壁(5)上设有右侧安装孔(3);所述泵浦耦合透镜架(20)的左侧壁(6)上设有左侧螺纹孔(7),右侧壁(8)上设有右侧螺纹孔(9),所述泵浦耦合透镜架(20)通过所述左侧螺纹孔(7)、右侧螺纹孔(9)、左侧安装孔(2)和右侧安装孔(3)安装在所述泵浦耦合架(1)上;所述泵浦耦合透镜架(20)上设有透镜安装孔(10),所述泵浦耦合透镜(12)安装在所述透镜安装孔(10)内。本发明的装置组装效率高、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305088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86339.5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非线性光学晶体内全反射特性的激光走离效应补偿方法,其技术要点在于:第一束激光和第二束激光注入非线性光学晶体,在晶体内表面发生全反射前,不满足相位匹配条件,不产生新的激光;在所述晶体内表面发生全反射后,满足相位匹配条件,通过非线性频率变换,产生第三束激光,根据晶体的双折射特性,通过调整两束激光的入射角,就可以改变反射后两束激光的能流方向,减小能流方向之间的夹角,从而可以补偿走离效应,提升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891431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51930.2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以输出圆环状激光分布的固体激光振荡器,包括两个泵浦源,每个泵浦源所发出的泵浦光均通过一个耦合系统进行整形后再分别输入至激光增益介质的两端,激光从激光增益介质的一端射入,另一端射出,激光的射入端设置后腔镜,后腔镜上镀有对激光高反射的薄膜,在激光的射出端设置输出镜,输出镜上镀有对激光具有一定透过率的薄膜,本发明固体激光器泵浦光和激光在激光增益介质中的空间分布可以通过耦合系统和腔镜来分别控制,在满足泵浦光束腰大于激光基模束腰的条件下,无需加入额外的光学元件,就可以获得圆环状分布的激光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890312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458029.0
申请日:2011-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模场光纤泵浦耦合器及其制造方法,所示耦合器包括主光纤和含有若干泵浦光纤的泵浦光纤束,若干泵浦光纤围设而成中空光纤束,主光纤一端设有露出内包层的过度区并插入所述泵浦光纤束的中空部分,所述泵浦光纤与所述主光纤的过度区对应的部分为露出包层的拉锥端,所述泵浦光纤拉锥端的包层与所述主光纤过度区的内包层紧密接触并熔为一体。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将多根泵浦光纤预处理形成空心光纤束,并在合适位置截断;对主光纤内包层进行直径缩小处理或不进行缩小处理;将预处理后的主光纤插入空心泵浦光纤束,使其紧密配合;将二者熔为一体并对主光纤进行重新涂覆。本发明不破坏大模场主光纤纤芯结构的前提下,提高信号的耦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890310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456316.8
申请日:2011-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偏光纤侧面泵浦耦合器及其制造方法,耦合器中:保偏主光纤连接部的纤芯和应力结构保持完整并具有外露的内包层径向外表面,泵浦光纤连接端的端面结构与内包层径向外表面互补匹配并贴紧连接。制造方法为:分别去除保偏主光纤连接部和泵浦光纤连接端的涂覆层;对泵浦光纤连接端处进行预处理,形成与保偏主光纤连接部处的内包层径向外表面形状互补的端面结构;将泵浦光纤的端面结构与保偏主光纤连接部内包层的径向外表面对应匹配并消除二者之间的空气,使得泵浦光纤与保偏主光纤形成一体;在上述制造过程中保持连接部纤芯和应力结构的完整。本发明不破坏保偏光纤应力结构和纤芯,分别保证耦合器有较高的偏振消光比和信号透过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18004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910244443.4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板条型固体激光器输出光束不对称的装置及方法,采用设置有全反镜、输出镜和激光介质的谐振腔结构来实现输出光束的对称,通过调节谐振腔长臂长度改变激光介质上的光束半径,获得最佳的谐振腔模式与泵浦模式之间的匹配;调节谐振腔短臂长度改变第二稳区位置,使激光介质宽度方向动态工作点处于第一稳区,激光介质厚度方向动态工作点处于第二稳区,并且使两方向输出镜上光斑大小相同,从而保证激光输出光束束腰位置、束腰大小和发散角等参数相同,即实现了激光输出光束的对称化。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以有效解决板条型固体激光器输出光束不对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409420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0810227118.2
申请日:2008-11-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方激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S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工作物质的夹持散热方法,其结构包括上基座、下基座及散热模块,其中,散热模块与LD泵浦模块相配合,上下左右交错放置,组成犬牙交错的周期性排列结构;并通过犬牙交错的散热模块夹持中间的激光介质。对于激光介质产生的热量,无论是径向分布还是轴向分布的热流,这种犬牙交错的周期性散热结构都能达到理想的散热效果;同时,能够减小激光工作物质中的温度梯度,使激光介质中的温度场分布更均匀。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热光效应的危害,通过该方法能够提高激光器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明显改善光束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723661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35486.0
申请日:2012-05-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调Q方式快速切变的电光、声光双调Q脉冲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包括用于实现电光调Q的电光调Q结构以及用于实现声光调Q的声光调Q结构,且所述激光器能够实现所述电光调Q结构与声光调Q结构之间工作方式的转换。本发明采用电光、声光双调Q的方式,电光、声光调Q方式可快速切变,实现了在调Q激光器的同一输出脉冲序列中,既包含大单脉冲能量、高峰值功率、低重复频率的激光脉冲,又包含小单脉冲能量、低峰值功率、高重复频率的激光脉冲,简化了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709805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47750.2
申请日:2012-05-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奇峰蓝达光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波长大于3.7微米的激光的方法及装置,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采用光参量振荡器,通过对所述光参量振荡器的谐振腔进行镀膜选择信号光的光谱,得到中心波长大于3.7微米的闲频光。所述装置采用一个包括谐振腔的光参量振荡器;所述谐振腔的输入镜上设置有用于选择信号光的镀膜。所述方法及装置,通过对谐振腔的输入镜镀膜选择光参量振荡器中信号光的光谱,从而间接选择闲频光的光谱,使闲频光的中心波长大于3.7微米,提高了泵浦光向目标光谱的转换效率,克服了不能通过对谐振腔镜镀中红外波段的反射膜或者调节晶体的相位匹配条件来使光参量振荡器中红外激光的光谱分布满足要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92622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70169.2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探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密集脉冲的激光探测方法,包括步骤:激光器向被测目标发射分组探测激光脉冲,探测激光脉冲的组数大于或等于1,每组探测激光脉冲中包含密集的多个脉冲;第一光电转换器接收探测激光脉冲经被测目标反射后的回波激光脉冲及周围环境光噪声,并将回波激光脉冲和光噪声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回波激光脉冲中包含被测目标的信息;信号处理器对探测单元转换的电信号进行处理,依据密集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凸显回波激光脉冲对应的电信号,抑制光噪声对应的电信号及电路本身产生的电噪声,并根据回波激光脉冲对应的电信号得到被测目标的信息。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抑制噪声、凸显信号,提高信噪比及降低最小可探测光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