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384380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410017441.2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或防治杨梅凋萎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提供质量百分比为1%的咪鲜胺试剂;对杨梅树的伤口进行涂抹,让咪鲜胺的量在每平方厘米伤口上为1-10毫克。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治杨梅的凋萎病,特别是侵染伤口引起的凋萎病。
-
-
公开(公告)号:CN104232748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085409.8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Q2531/113 , C12Q2561/113 , C12Q2563/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杨梅苗木是否携带凋萎病菌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使用荧光定量PCR对杨梅组织的DNA进行扩增,如果在扩增18-22个循环时出现荧光,则表示杨梅组织中含有异色拟盘多毛孢或小孢拟盘多毛孢真菌,如果在扩增循环18-22个循环时不出现荧光,则表示杨梅组织中不含有异色拟盘多毛孢或小孢拟盘多毛孢真菌。利用该技术可以很好的区分携带凋萎病菌和健康的杨梅树,并快速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798243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17807.6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IPC: A01N43/653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或防治杨梅凋萎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提供质量百分比为1%的苯醚甲环唑试剂;对杨梅树的伤口进行涂抹,让苯醚甲环唑的量在每平方厘米伤口上为1-10毫克。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治杨梅的凋萎病,特别是侵染伤口引起的凋萎病。
-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2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24872.9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杨梅MrMYB6基因及其应用,所述MrMYB6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基于RNA‑Seq、生物信息学的转录组分析以及基因调控网络分析,本发明发现了杨梅果实中具有促进可溶性糖、水杨酸和茉莉酸积累的MrMYB6基因。将该基因转入拟南芥中,发现其能通过提高可溶性糖、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来促进拟南芥生长。因此,可以将该基因用于植物遗传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188725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82293.2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果树生草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杨梅生草栽培方法及用途,本发明的杨梅栽培方法在杨梅树下栽种伴生植物,伴生植物可以为波斯菊、鼠尾草、紫云英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有效改善杨梅生长土壤,提升杨梅果实品质,进一步可以减少肥料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农收入。
-
公开(公告)号:CN118235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53178.2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杨梅产量的WV字型树型及其修剪方法。WV字型为保留2个及以上主枝,各主枝间呈V字型,树冠顶部中空,较对照组及现有的其他改良树型,WV字型的树型提高果实的尺寸、单果重;在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同时增加果实的硬度,使得口感更佳,商业价值提高;提高蔗糖含量,提供良好的甜味,降低草酸和苹果酸含量,减少了果实中不佳的味道和食用杨梅的刺激感;增加了营养物质含量。WV字型的树型提高果实的产量、商品果率、精品果率,提高杨梅农业的经济效益;同时本发明发现WV字型的树型在增加果实产量的同时,还能增加果树的叶果比,有助于维持树势健壮,实现可持续稳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杨梅“大小年”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61780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165557.1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IPC: C05F17/20 , C05F17/60 , C05F17/90 , C05F17/964 , C05F17/993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农业废弃物超高温堆肥发酵菌为热球状尿素芽孢杆菌(Ureibacillusthermosphaericus),所述的热球状尿素芽孢杆菌保藏编号为CGMCCNo23909。所述的热球状尿素芽孢杆菌在高温堆肥发酵中的应用。所述的耦合发酵工艺为把新鲜物料投入到进料仓,然后输入到超高温发酵仓内后,投加发酵菌剂,维持相应的发酵温度,使农业废弃物完全腐熟,达到有机肥料标准。所述的发酵系统包括进料仓、第一输送绞笼、超高温发酵仓、第二输送绞笼、二次发酵仓和远程控制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