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60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79886.4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多能源微网优化运行方法,考虑能源互联网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提出区域能源互联网优化运行控制策略,将连续的时间进行离散化处理,对能源互联网内多种能源设备进行建模,在每个能源局域网内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最小化运行成本,引入非合作博弈,针对区域能源交互建立新型电价机制,通过迭代计算,博弈达到纳什均衡。本发明的优化运行控制策略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净负荷波动率,降低运行经济成本,提高能源互联网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554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091092.3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外接油源式泵控电液千斤顶,包括电机双向变量泵、电机、双向液压锁、液压缸和电气箱,电机双向变量泵、所述电气箱与液压缸固定连接;双向液压锁与电机双向变量泵、液压缸之间管路连通;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以及活塞杆,活塞将油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缸体上设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双向液压锁设有进油口、回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油口管路连通,回油口与第二油口管路连通;第一工作油口与第一油孔管路连通;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二油孔管路连通;电气箱设置于缸体外壁上,内设有蓄电池和单片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独立液压系统,减少了油源、管道泄漏带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48351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06868.4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柱塞伺服变量泵,包括同轴连接的前壳体组件和后壳体组件,前壳体组件内设有泵变量组件,后壳体组件内设有传动组件和泵送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泵送组件包括空间凸轮‑锥滚轮机构以及与之相连的柱塞,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空间凸轮‑锥滚轮机构旋转,实现柱塞的二维运动。当柱塞的柱塞通槽和配流窗口连通时,变量泵进行吸排油。泵变量组件包括变量缸体和蜗轮蜗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带动变量缸体转动,由此实现变排量。本发明实现了泵体的传动功能与泵送功能的分离,由于缸体摆转变量时惯性矩非常小,变量响应更快;同时缸体摆转变量所需驱动力小,通过微型步进电机+减速机即可驱动,变量机构非常小巧。
-
公开(公告)号:CN11448350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06114.9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机械密封水液压二维柱塞泵,包括左端盖、泵头壳、泵体和法兰盘、通盖,法兰盘和通盖上设有泵轴,泵轴通过拨盘拨杆传动机构将输入的动力传递给空间凸轮/锥滚轮传动机构,再由空间凸轮/锥滚轮传动机构传递给缸体中的活塞,活塞的配流槽与缸体上的配流窗口构成液压泵的自配流机构,以实现所述二维柱塞泵吸排水的过程;缸体与空间凸轮/锥滚轮传动机构之间设有机械密封机构;机械密封机构位于泵头壳与泵体之间,机械密封机构包括动环、波纹管、弹簧和右端密封环,传动轴穿过波纹管和弹簧与活塞通过销轴连接。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无传统意义上的滑动摩擦副,而且动态特性良好,在压力、效率和功重比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4554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91092.3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外接油源式泵控电液千斤顶,包括电机双向变量泵、电机、双向液压锁、液压缸和电气箱,电机双向变量泵、所述电气箱与液压缸固定连接;双向液压锁与电机双向变量泵、液压缸之间管路连通;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以及活塞杆,活塞将油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缸体上设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双向液压锁设有进油口、回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油口管路连通,回油口与第二油口管路连通;第一工作油口与第一油孔管路连通;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二油孔管路连通;电气箱设置于缸体外壁上,内设有蓄电池和单片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独立液压系统,减少了油源、管道泄漏带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56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25501.X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考虑信息失效的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构建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CPS的典型架构,物理系统包括一次设备和分布式能源DG,信息系统分为应用层、通信层和接口层;建立了DG与负荷模型、信息物理元件模型、以及信息传输可靠性模型;结合信息失效对配电自愈过程的间接作用,量化分析了不确定性环境下信息系统应用层、通信层和接口层失效对故障隔离、定位和供电恢复的影响;采用序贯和非序贯蒙特卡洛方法分别对物理元件和信息元件进行抽样,借助算例仿真从分布式电源容量、孤岛运行方式、信息元件与信息传输异常、以及接入网结构角度展开敏感性分析,所得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对主动配电网的建设提供建议和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49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124637.4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未知输入观测器的降压型直流变换器滑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带有匹配扰动和非匹配扰动的降压型直流变换器系统模型,初始化系统状态及控制参数;(2)设计未知输入观测器,用于估计伺服系统中所包含的匹配扰动和非匹配扰动,得到匹配扰动和非匹配扰动的估计值;并验证所述估计值是否能跟踪上实际扰动值;(3)根据匹配扰动和非匹配扰动的估计值设计滑模控制器,控制降压型直流变换器系统输出稳定的电源电压。本发明能够有效消除由非匹配扰动引起的干扰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使降压型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能够稳定到期望的输出电压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71389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85538.X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2M3/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模型的Buck-Boost变换器变阻尼无源控制方法,包括:根据Buck-Boost变换器的系统状态平均模型和状态变量,将Buck-Boost变换器的系统状态平均模型转化为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模型形式,并验证其无源性;根据Buck-Boost变换器的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模型和互联和阻尼分配无源控制方法,给定期望的互联和阻尼矩阵,进行无源控制器设计;步骤3,根据给定阻尼矩阵的阻尼系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二阶微分跟踪器,实现注入阻尼实时变化;根据无源控制器和二阶微分跟踪器,设计变阻尼无源控制器,控制Buck-Boost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实现了Buck-Boost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快速收敛到期望输出电压,且减少输出电压的稳态误差,提升系统的总体性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