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1440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31647.8

    申请日:2016-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抑制由投入至上覆盖胶的输送物产生的传送带的纵向撕裂的发生而延长传送带的耐用期的传送带。将由上覆盖胶(2)以及下覆盖胶(3)夹持的由帆布构成的芯体层(4)中至少一层的芯体层(4)的带宽度方向强度(FW)设定为带长尺寸方向强度(FL)的30%以上且70%以下,横线(6)即使在输送物(C)被投入至上覆盖胶(2)时受到冲击也难以损伤。

    传送带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14400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1680031647.8

    申请日:2016-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抑制由投入至上覆盖胶的输送物产生的传送带的纵向撕裂的发生而延长传送带的耐用期的传送带。将由上覆盖胶(2)以及下覆盖胶(3)夹持的由帆布构成的芯体层(4)中至少一层的芯体层(4)的带宽度方向强度(FW)设定为带长尺寸方向强度(FL)的30%以上且70%以下,横线(6)即使在输送物(C)被投入至上覆盖胶(2)时受到冲击也难以损伤。

    橡胶构件的耐冲击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691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780088647.6

    申请日:2017-12-14

    Inventor: 宫岛纯

    Abstract: 损耗角正切tanδ是根据对橡胶构件施加规定频率的振动时的应力计算出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之比。在使用橡胶构件的断裂时伸长率Eb、断裂时拉伸强度TSb以及损耗角正切tanδ来评价橡胶构件的耐冲击性能时,使在橡胶构件的使用条件下施加的冲击的速度与振动的最大速度一致,从而确定损耗角正切tanδ的测量频率,从而能使用与实际施加于橡胶构件的冲击相对应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值来评价耐冲击性能,能提高耐冲击性能评价的精度。

    传送带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6173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80088574.0

    申请日:2017-11-20

    Inventor: 宫岛纯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传送带,该传送带抑制由热引起的损伤,并且谋求低成本化和耐久性的提高。传送带10A构成为包括:芯体增强层12、耳胶层14、上表面保护橡胶层16、下表面保护橡胶层18以及热传导构件20。热传导构件20沿耳胶层14的长尺寸方向埋设于耳胶层14。热传导构件20在耳胶层14的长尺寸方向传导耳胶层14所受的热。热传导构件20由比构成耳胶层14的橡胶材料的热传导率高的材料形成。热传导构件20呈以规定的直径延伸成直线状的线状,由能够弹性变形的金属线22形成。

    传送带的托辊接触状态测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2203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80022060.1

    申请日:2014-05-07

    Inventor: 宫岛纯 小泽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16 B65G43/02 B65G2207/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托辊接触状态测定装置,该装置可以高精度地掌握传送带运行时托辊是如何与传送带相接触的。测量辊(2)与铺设在滑轮之间的传送带(15)的内周面(16)相接触并滚动,压力传感器(5)被设置于测量辊(2)的滚动面上,该压力传感器(5)对传送带(15)越过测量辊(2)时的阻力(f)进行检测,旋转位置传感器(6)检测压力传感器(5)的滚动面(2a)上的周向位置,通过设置于测量辊(2)上的发送部(8),将这些检测出的数据依次无线发送到测量辊(2)的外部,再通过接收部(9)接收这些被发出的检测数据。

    用于卷绕长物体的卷筒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30653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110301720.8

    申请日:2011-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卷绕长物体的卷筒,该卷筒包括:卷芯部,卷绕长物体;一对凸缘部,设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两端,所述凸缘部包括:外周部,具有以一个外侧构件为一个边的多边形的形状;以及多个内侧构件,从所述卷芯部延伸到所述外侧构件的端部,一部分内侧构件具有比其他的内侧构件高的强度,所述一部分内侧构件包括一对第一内侧构件,该一对第一内侧构件延伸到形成所述凸缘部底边的第一外侧构件的两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