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4454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90231.7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23/223 , G01N23/2202 , G01N27/62 , G01N33/24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快速判断黑色岩系有无铀多金属开采价值的方法,步骤1、黑色岩系样品采集;步骤2、针对上述步骤1中采集到的黑色岩系样品进行P2O5含量,V、Ni、Cu、Zn元素含量,以及U-Pb同位素年龄的测量;步骤3、判断黑色岩系样品磷的含量;步骤4、判断黑色岩系样品的成矿要素;步骤5:判断黑色岩系样品的全岩年龄,从而判断出样品采集区域的黑色岩系是否有开采价值。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快速判断出目标地区的黑色岩系有无铀多金属开采价值,从而提高在黑色岩系中的找矿效率,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44258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65325.2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2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2206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查明磷块岩型非常规铀资源铀存在形式的方法如下:采集磷块岩型非常规铀资源样品;对样品进行铀含量分析测试以及制作光薄片;对光薄片进行径迹蚀刻实验;对照径迹分布情况在光薄片背面圈出径迹蚀刻密集区域;对径迹蚀刻密集区域开展背散射电子照相和铀元素面扫描;对初步优选可能包含铀矿物的微区开展扫描电镜化学成分,并开展元素面扫描,并对铀元素和其他组成铀矿物的相关元素进行元素面分布自动合成复合;对选定的铀元素和其他组成铀矿物相关元素面分布自动合成复合一致的微区进行扫描电镜化学成分分析,并计算矿物组成,判断出磷块岩型非常规铀资源铀存在形式。该方法覆盖面广、适用性强,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61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65083.7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27/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铀矿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认含有机流体铀溶解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红色砂岩、灰色砂岩、绿色含矿砂岩,将三种样品进行预处理;不同温度条件下含有机流体铀溶解实验,具体包括:分别配置反应介质;取预处理后的红色砂岩、灰色砂岩、绿色含矿砂岩与七种反应介质分别反应,反应温度设置常温、50℃、80℃、110℃、130℃、150℃六个温度条件,反应时间为2天;反应结束后,对反应产物进行离心,取上清液,进行铀浓度分析;分析整理所述铀浓度分析数据,结合实验温度,探讨含有机流体溶解迁移铀能力,厘定温度对含有机流体铀溶解的影响。本发明可操作性强,为渗入铀成矿作用提供一手的实验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80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1326027.9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认pH值与流体中铀溶解能力关系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样品制备;步骤2、含铀溶液制备实验;步骤3、pH值变化实验及反应后介质分析;步骤4、确认pH值与流体中铀溶解能力关系。本发明可操作性强、通过条件实验确定的实验时间使pH变化实验效果更明显,效率更高,为深化铀成矿理论提供第一手的实验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03483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128675.6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砂岩型铀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能源盆地中油气逸散与砂岩型铀矿矿体空间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改善的流体包裹体间接定年的方法来精确厘定油气逸散至铀矿含矿层的时间,通过全岩或铀矿物U‑Pb同位素等时线定年的方法厘定砂岩型铀矿成矿年龄,建立油气逸散与铀成矿的时间序列,结合油气逸散过程的地质响应研究,厘定不同情况下铀矿体的定位标志。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油气逸散直接与间接标志、油气大规模逸散时间、铀成矿年龄开展研究,结合油气对铀沉淀富集的作用,查明油气大规模逸散对砂岩型铀矿铀矿形成与定位的影响,提高油‑铀共生多能源盆地中砂岩型铀矿找矿效率与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7907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28682.6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砂岩型铀矿主成矿期的间接厘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采集砂岩型铀矿区含矿层砂岩样品;砂岩样品中重矿物磷灰石的挑选;将述挑选出来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砂岩型铀矿区含矿层构造演化史;根据上述得到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砂岩型铀矿区含矿层构造演化史,厘定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成矿的主成矿期。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准确的厘定砂岩型铀矿的主成矿年龄,避免砂岩铀矿成矿过程的开放体系与获得的成矿年龄数据带来的干扰,从而提取主成矿阶段的控矿要素,用于指导研究区后期铀矿勘查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18773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349576.8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C12N1/20 , C12N1/02 , C12Q1/6869 , C12Q1/04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细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确认典型铀矿床铀矿石中是否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矿石中菌株的分离与观察;矿石中总细菌提取。本发明通过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细菌的原位分离,确定典型铀矿床特殊成矿环境下特殊细菌的类型,进而研究细菌的特征,可进一步查明对铀矿富集能力较强的细菌和微生物种类,确定不同微生物对砂岩铀矿成矿的贡献大小,进而确定铀矿的形成环境,指导铀矿找矿,降低找矿成本。同时可为地浸采铀提供可行的细菌种群,为微生物浸矿工艺提供了一种可行、高效的菌液培养技术,降低采矿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80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26027.9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认pH值与流体中铀溶解能力关系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样品制备;步骤2、含铀溶液制备实验;步骤3、pH值变化实验及反应后介质分析;步骤4、确认pH值与流体中铀溶解能力关系。本发明可操作性强、通过条件实验确定的实验时间使pH变化实验效果更明显,效率更高,为深化铀成矿理论提供第一手的实验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655243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32218.3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C02F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TiO2吸附-光催化还原处理含铀废水的方法,旨在为放射性含铀废水处理提供一种新型材料,其特征在于将TiO2光催化还原技术引入含铀废水处理过程,将纳米TiO2投入至含铀废水中,论证了TiO2通过吸附-光催化还原作用处理含铀废水中U(Ⅵ)的可行性,最高可将含铀废水中99.0%铀固定,可作为一种处理含铀废水的新型材料;该方法具于低耗能、无毒化、选择性好、快速高效、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等优点;该新型材料TiO2不同于其他处理放射性含铀废水吸附与还原材料,具有吸附-自催化还原双重属性,可更高效的达到含铀废水处理与铀回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75244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584155.9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实验地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为了弥补传统地球化学方法在研究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的的概念性条件描述,提供一种更加直观的揭示层间氧化带型铀矿成矿机理的研究方法;步骤1,实验样品的野外采集与前期处理,以典型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选取重点矿段的矿石样品进行实验;步骤2,根据成矿地质背景流体特征配置实验所需溶液;步骤3,根据成矿背景条件开展水-岩反应实验,并计算实验后反应溶液中成矿元素的浸出量并对比反应前后铀矿石成分变化情况;步骤4,结合步骤3.1、3.2、3.3所得数据,综合分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流体运移过程中流-岩作用对成矿元素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