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热泵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8795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63937.7

    申请日:2011-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一种吸收热泵,使被加热流体流量不产生较大偏差并且抑制传热管有效面积比例减少。吸收热泵(100A)具备对被加热流体液(103)加热而产生被加热流体气体的吸收器(A1),吸收器(A1)具有:传热管组(12),由水平配置、外侧被散布吸收液而内侧流动所述被加热流体液的多个传热管构成;和被加热流体室(121),对传热管组(12)的被加热流体液供给侧供给所述被加热流体液;被加热流体室(121)具备:间隔件(122),将传热管组(12)在上下方向上分割成分别为均匀根数的分割传热管组(12a、12b);和供给口(131a-1、131b-1),对各分割传热管组(12a、12b)均匀地供给所述被加热流体液。

    吸收式热泵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9560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611062956.X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吸收式热泵,不使安全阀工作就能够抑制蒸气生成部的压力过度上升。利用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式热泵循环,汲取所导入的热源流体的热量来生成被加热介质的蒸气的吸收式热泵具备:蒸气生成部,其生成向需要对象供给的被加热介质的蒸气;压力检测部,其检测蒸气生成部的压力;安全阀,其设置于使在蒸气生成部生成的被加热介质的蒸气向需要对象流出的供给蒸气管或者蒸气生成部;蒸气排放阀,其设置于供给蒸气管或者蒸气生成部;控制装置,其在由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压力超过蒸气生成部的目标压力且在比安全阀打开的压力小的第一规定压力以上时,打开蒸气排放阀。

    吸收式热泵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69527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611102120.8

    申请日:2016-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吸收式热泵,能够实现存积被加热介质的液体的部分的液位的稳定化。吸收式热泵(1)具备:吸收器(10);蒸发器(20);再生器(30);冷凝器(40);被加热介质气液分离部(80),导入在吸收器(10)中加热后的被加热介质(Wm)并分离为被加热介质的蒸气(Wv)和液体(Wq);蒸气产生流量掌握部(62),掌握被加热介质的蒸气的产生流量;被加热介质液体供给装置(86),向吸收器供给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s);以及供给控制部(64),控制被加热介质供给装置(86)以便将与由蒸气产生流量掌握部掌握的被加热介质的蒸气(Wv)的产生流量相应的流量的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s)向吸收器(10)供给。

    吸热泵以及吸热泵的运转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656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059254.0

    申请日:2014-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热泵以及吸热泵的运转方法,能够在抑制装置大型化的同时实现恰当的运转。吸热泵(1)具备:吸收器(10),利用溶液(Sa)吸收制冷剂蒸汽(Ve)时产生的吸收热对被加热介质(Wq)进行加热来产生被加热介质蒸汽(Wv);被加热介质蒸汽产生流量调节装置(29),调节吸收器(10)中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的产生流量;被加热介质蒸汽流量检测部(39、49、58、92),检测在吸收器(10)中产生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的流量;以及控制部(91)。控制部(91)调节被加热介质蒸汽(Wv)的产生流量以使被加热介质蒸汽(Wv)的流量不超过规定值。

    吸收式热泵以及吸收式热泵的运转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63714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104864.3

    申请日:2013-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提供简化装置结构的吸收式热泵以及吸收式热泵的运转方法。吸收式热泵(1)具备:具有供对在蒸发器罐体(27)内收容的制冷剂液体(Vf)进行加热的加热介质(h)流动的传热管(21)的蒸发器(20);和将蒸发器罐体内的制冷剂液体的液位维持在传热管的一部分在允许范围内露出的高度以上的规定液位亦即低位(VL)以上、且比传热管的上端靠上方规定距离的位置亦即高位(VH)以下的液位维持单元(24、46)。吸收式热泵的运转方法是,向传热管的内部流动加热介质,并将没入有传热管的制冷剂液体的液位维持在低位以上高位以下。而且,不设置向传热管喷洒制冷剂液体的喷洒喷嘴即可,从而能够简化装置结构,并且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经济器以及离心式制冷机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299634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20830741.1

    申请日:2017-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经济器以及离心式制冷机,该经济器具有较高的气液分离性能并且能够通过大幅度地减少气液分离所需的空间而实现外形尺寸的小型化。该经济器具备:容器;挡板,其在容器内配置于与制冷剂入口对置的位置,供从制冷剂入口流入到容器内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碰撞来进行气液分离;除雾器,其在容器内配置于与气体制冷剂出口对置的位置,将气液分离后的气体制冷剂所包含的液滴去除,挡板由在制冷剂入口与除雾器之间的位置沿铅直方向延伸并将制冷剂入口侧与除雾器侧分隔的分隔板构成,在该分隔板的下端与容器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用于将气液分离后的气体制冷剂与液体制冷剂向除雾器下方的空间引导。

    吸收式冷冻机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75290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69015.6

    申请日:2003-0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效率更高的、紧凑的、将60~70℃左右的温水作为热源的吸收式冷冻机。它设有:再生器(G)、冷凝器(C)、吸收器(A)、蒸发器(E)、辅助再生器(GX)和辅助吸收器(AX),其中,由(GX)将来自上述(G)的浓溶液加热而进一步浓缩,由(AX)将来自(A)的稀溶液冷却,并且吸收来自(GX)的制冷剂蒸气,该吸收式冷冻机还具备:溶液从(A)按顺序经由(AX)、(G)、(GX)到(A)的循环路径;以及对(GX)的传热能力进行调整的机构和对(AX)的传热能力进行调整的机构中的至少一个机构。

    吸收式冷冻机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2466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03823139.5

    申请日:2003-0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效率更高的、紧凑的、将60~70℃程度的温水作为热源的吸收式冷冻机。它设有:再生器(G)、冷凝器(C)、吸收器(A)、蒸发器(E)、辅助再生器(GX)和辅助吸收器(AX),其中,由(GX)将来自上述(G)的浓溶液加热而进一步浓缩,由(AX)将来自(A)的稀溶液冷却,并且吸收来自(GX)的制冷剂蒸气,而且设置在从(GX)导入到(A)的浓溶液和从(AX)输送到(G)的稀溶液之间进行热交换的低温侧热交换器XL;并且设置高压侧热交换器(XH),通过从(G)导入到(GX)的浓溶液对从上述(XL)输出的、被输送的(G)的稀溶液进行加热。

    吸收式冷冻机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88853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03823139.5

    申请日:2003-0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效率更高的、紧凑的、将60~70℃程度的温水作为热源的吸收式冷冻机。它设有:再生器(G)、冷凝器(C)、吸收器(A)、蒸发器(E)、辅助再生器(GX)和辅助吸收器(AX),其中,由(GX)将来自上述(G)的浓溶液加热而进一步浓缩,由(AX)将来自(A)的稀溶液冷却,并且吸收来自(GX)的制冷剂蒸气,而且设置在从(GX)导入到(A)的浓溶液和从(AX)输送到(G)的稀溶液之间进行热交换的低温侧热交换器XL;并且设置高压侧热交换器(XH),通过从(G)导入到(GX)的浓溶液对从上述(XL)输出的、被输送的(G)的稀溶液进行加热。

    温度控制系统及综合温度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8143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011229583.7

    申请日:2020-11-06

    Abstract: 温度控制系统(200),其具备供第一热媒循环的第一循环回路(110);供第二热媒循环的第二循环回路(120);供第三热媒循环的第三循环回路(130),第一循环回路具备将第一热媒的温度调整成第一温度后排出的第一调整装置(11)以及第一流通部(114),第二循环回路具备将第二热媒的温度调整成比第一温度更高的第二温度后排出的第二调整装置(21)以及第二流通部(124),第三循环回路具备:与第一流通部进行热交换的第三流通部(133);与第二流通部进行热交换的第四流通部(134)。温度控制系统还具备调整部(135),调整第一流通部与第三流通部之间交换的热量及第二流通部与第四流通部之间交换的热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