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接线盒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28501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280046698.X

    申请日:2012-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845 B60R16/0238 H05K7/026 H05K7/20518

    Abstract: 一种电接线盒(10),包括:壳体(11),其被安装在车辆中;启动系统继电器(启动系统电气/电子元件)(20A),其被容纳在壳体(11)中,电流至少在车辆启动时通过该启动系统继电器,并且其还包括继电器壳体(电气/电子元件壳体)(20a)和端子部(20b),该端子部被容纳在继电器壳体(20a)中且具有固定触点(FC)和可移动触点(MC);工作组件电气/电子元件(工作组件继电器(20B)、连接器部件(14)和熔丝连接器部件(15)),其被容纳在壳体(11)中,并且电流至少在车辆工作期间通过该工作组件电气/电子元件;以及包围热屏蔽分隔部(热屏蔽分隔部)(24),其介于启动组件继电器(20A)和至少一个工作组件电气/电子元件之间,工作组件电气/电子元件是工作组件继电器(20B)、连接器部件(14)和熔丝连接器部件(15)。

    电接线盒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25405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80053783.9

    申请日:2012-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B1/28 B60R16/0238 H02B1/56

    Abstract: 电接线盒(10)包括壳体(11)和继电器(20),该继电器(20)被容纳在壳体(11)中并且配备有电气元件壳体(20a)和端子部(20b),该端子部(20b)被穿过电气元件壳体(20a)进行附接并且具有固定触点(FC)和形成在电气元件壳体(20a)内部的可移动触点(MC)。继电器(20)布置在壳体(11)内部的外端位置处。由于壳体(11)的外端位置位于壳体(11)中的热量容易释放到外部的位置处,所以将继电器(20)布置在外端位置处进一步促进了继电器壳体(20a)的温度的降低,使得能够防止存在于继电器壳体(20a)中的湿气在固定触点(FC)上凝结和冻结的情形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