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5022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5383.1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16K11/04 , B60H1/32 , F16K11/044 , F16K11/048 , F16K27/00 , F16K31/04 , F25B41/06
Abstract: 集成阀构成供规定流体循环的流体循环回路的一部分。该集成阀的第一阀芯(72)通过向一轴心的轴向移动而切换为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第一连通状态是使第一入口通路向第一出口通路连通而堵塞第二入口通路的连通状态,第二连通状态是使第二入口通路向第一出口通路连通而堵塞第一入口通路的连通状态。另外,集成阀的第二阀芯(74)通过向上述轴向移动而切换为开放状态和节流状态,开放状态是使来自第三入口通路的规定流体向第二出口通路流动的状态,节流状态是与该开放状态相比对来自第三入口通路的规定流体的流动进行节流且使规定流体向第二出口通路流动的状态。另外,集成阀的阀动作部(76)通过使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向上述轴向移动而切换为第一动作状态和第二动作状态,第一动作状态是将第一阀芯设为第一连通状态并且将第二阀芯设为开放状态的动作状态,第二动作状态是将第一阀芯设为第二连通状态并且将第二阀芯设为节流状态的动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7250690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0241.1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30 , F16K31/04 , F16K37/00 , F24F2110/10 , F25B41/062 , F25B2341/0653 , F25B2341/068 , F25B2341/0683 , F25B2600/2513
Abstract: 提供一种膨胀阀装置,包含壳体(20)、阀芯(24)、驱动部(27)、第一检测部(31a、31b)、第二检测部(32a、32b)、第三检测部(33a、33b)以及控制部(15)。壳体在内部形成有第一制冷剂通路(21)和第二制冷剂通路(22)。阀芯设于壳体内,对第二制冷剂通路的开度进行变更。第一检测部检测在第一制冷剂通路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第二检测部检测在第二制冷剂通路中的阀芯的上游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及压力。第三检测部检测在第二制冷剂通路中的阀芯的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或压力。控制部利用由第二检测部及第三检测部检测出的值,来运算在第二制冷剂通路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且利用由第一检测部检测出的值,来运算在第一制冷剂通路流动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控制阀芯的开度,以使过热度处于规定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874895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80049452.8
申请日:2012-10-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41/04 , F16K11/044 , F25B1/00 , F16K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2 , B60H1/00885 , B60H1/00921 , F25B41/04 , F25B41/062 , F25B2341/062 , F25B2341/065 , F25B2400/13 , F25B2500/18 , F25B2600/11 , F25B2600/2501 , F25B2600/2509 , F25B2600/2513 , Y02B30/72
Abstract: 在集成阀(14)中,其中设置汽-液分离空间(141b)的本体(140)包括减压液相制冷剂的固定节流阀(17)、打开或关闭液相制冷剂通道(141d)的液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5)、和打开或关闭汽相制冷剂通道(142d)的汽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8)。进一步,汽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8)由压差调节阀构成,该压差调节阀基于汽相制冷剂通道(142b)侧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液相制冷剂通道侧(141e)处的制冷剂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被操作。汽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8)在液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5)由螺线管(16)移动时能够移动。因此,可以简化构成气体喷射循环的热泵循环的循环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1074088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880037510.2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22 , B60H1/32 , F16K11/048 , F25B39/02 , F25B39/04 , F25B40/02 , F25B41/20 , F25B41/325 , F25B41/35 , F25B41/39 , F25B49/02
Abstract: 热泵循环装置具备切换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制冷剂流路的流路切换部(30)。流路切换部切换冷却侧流路(105)和加热侧流路(104),冷却侧流路在冷却模式时经由第二减压器和蒸发器将从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引导至压缩机,加热侧流路在加热模式时绕过第二减压器和蒸发器将从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引导至压缩机。流路切换部具有对冷却侧流路进行开闭的流路切换阀芯。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低压流路(106)和蒸发器前流路(107),低压流路是在加热模式时供被第一减压器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朝向压缩机流动的流路,蒸发器前流路是流路切换阀芯与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之间的流路。在加热模式时,当低压流路的制冷剂压力比蒸发器前流路的制冷剂压力低时,流路切换部使蒸发器前流路绕过蒸发器与低压流路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1051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880049517.6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集成阀装置具备主体部(32)、流量调节阀芯(36)、流路切换阀芯(38)和轴部件(34)。在主体部形成有供规定流体流入的第一入口通路(301)和第二入口通路(302)、以及供规定流体流出的第一出口通路(303)、第二出口通路(304)和第三出口通路(305)。流量调节阀芯设置于主体部的内部,对从第一入口通路向第一出口通路流动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节。流路切换阀芯设置于主体部的内部,通过切换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来切换流体循环回路内的规定流体的流路,该第一连通状态使第二入口通路向第二出口通路连通而闭塞第三出口通路,该第二连通状态使第二入口通路向第三出口通路连通而闭塞第二出口通路。轴部件设置于主体部的内部,并使流量调节阀芯与流路切换阀芯联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21907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80037549.9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41/20 , B60H1/32 , F16D7/02 , F16H49/00 , F16K27/00 , F16K31/04 , F16K31/44 , F16K37/00 , H02K7/10 , H02K11/25 , H02K11/30 , F16H25/20
Abstract: 阀装置具备对在制冷循环装置(D)的循环路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形式进行变更的阀(13)和驱动阀的驱动装置(32)。驱动装置具备驱动阀的电动驱动部(42)、构成控制电动驱动部的驱动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基板(45)、以及检测制冷剂的状态的检测体(46)。电动驱动部、电路基板以及检测体收容在壳体(40)内。电动驱动部、电路基板以及检测体在壳体内相互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850224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680045383.1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16K11/04 , B60H1/32 , F16K11/044 , F16K11/048 , F16K27/00 , F16K31/04 , F25B41/06
Abstract: 集成阀构成供规定流体循环的流体循环回路的一部分。该集成阀的第一阀芯(72)通过向一轴心的轴向移动而切换为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第一连通状态是使第一入口通路向第一出口通路连通而堵塞第二入口通路的连通状态,第二连通状态是使第二入口通路向第一出口通路连通而堵塞第一入口通路的连通状态。另外,集成阀的第二阀芯(74)通过向上述轴向移动而切换为开放状态和节流状态,开放状态是使来自第三入口通路的规定流体向第二出口通路流动的状态,节流状态是与该开放状态相比对来自第三入口通路的规定流体的流动进行节流且使规定流体向第二出口通路流动的状态。另外,集成阀的阀动作部(76)通过使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向上述轴向移动而切换为第一动作状态和第二动作状态,第一动作状态是将第一阀芯设为第一连通状态并且将第二阀芯设为开放状态的动作状态,第二动作状态是将第一阀芯设为第二连通状态并且将第二阀芯设为节流状态的动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888503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21725.0
申请日:2017-04-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热交换器(2)具有:将从上游侧热交换部(3)流出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气液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储存液相制冷剂的储液器(5);对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动状态进行调整并向上游侧热交换部(3)供给,对从下游侧热交换部(4)或储液器(5)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出状态以及流出目的地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部(21)以及第二调整部(22)。在储液器(5)形成有:主要储存液相制冷剂的储液区域(51a)、主要储存气相制冷剂的储气区域(51b)。第一调整部(21)以及第二调整部(22)隔着储气区域(51b)设置在与储液区域(51a)相反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87489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80049452.8
申请日:2012-10-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41/04 , F16K11/044 , F25B1/00 , F16K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2 , B60H1/00885 , B60H1/00921 , F25B41/04 , F25B41/062 , F25B2341/062 , F25B2341/065 , F25B2400/13 , F25B2500/18 , F25B2600/11 , F25B2600/2501 , F25B2600/2509 , F25B2600/2513 , Y02B30/72
Abstract: 在集成阀(14)中,其中设置汽-液分离空间(141b)的本体(140)包括减压液相制冷剂的固定节流阀(17)、打开或关闭液相制冷剂通道(141d)的液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5)、和打开或关闭汽相制冷剂通道(142d)的汽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8)。进一步,汽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8)由压差调节阀构成,该压差调节阀基于汽相制冷剂通道(142b)侧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液相制冷剂通道侧(141e)处的制冷剂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被操作。汽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8)在液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5)由螺线管(16)移动时能够移动。因此,可以简化构成气体喷射循环的热泵循环的循环构造。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