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54214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210270158.1

    申请日:2012-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满足要求的设计要件,且能实现轻量化的压力容器。该压力容器具有:在上壁(1)的外表面形成的上壁第一肋及上壁第二肋、在上侧曲面部(3)的外表面形成的上侧曲面部第一肋(3c)及上侧曲面部第二肋(3d)、在底壁的外表面形成的底壁第一肋及底壁第二肋、在下侧曲面部的外表面形成的下侧曲面部第一肋及下侧曲面部第二肋、及在侧壁(2)的外表面形成的侧壁第一肋(2c)及侧壁第二肋(2d),中央上壁第一肋(1b)具有中央上壁第一肋中央部(1c)、中央上壁第一肋连设部(1d)、及中央上壁第一肋薄壁部(1e),中央底壁第一肋具有中央底壁第一肋中央部、中央底壁第一肋连设部、及中央底壁第一肋薄壁部。

    压力容器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54212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210269808.0

    申请日:2012-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1/14 F16J12/00 F17C13/002 F17C2201/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满足所要求的设计要件的同时,能够实现轻量化的压力容器。其具有:多边形的上壁(1)、在该上壁(1)的下方设置的多边形的底壁、在上壁(1)的周缘和底壁的周缘之间设置的侧壁(2)、通过向外侧凸出的曲面连接上壁(1)的周缘和侧壁(2)的上端的上侧曲面部(3)、及通过向外侧凸出的曲面连接底壁的周缘和侧壁(2)的下端的下侧曲面部。上壁(1)的中央的上壁中央部(1a)的壁厚、上侧曲面部(3)的壁厚、在上壁中央部(1a)和上侧曲面部(3)之间形成的上壁环状部(1b)的壁厚顺次变小,底壁的中央的底壁中央部的壁厚、下侧曲面部的壁厚、在底壁中央部和下侧曲面部之间形成的底壁环状部的壁厚顺次减小。

    压力容器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54213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269823.5

    申请日:2012-07-31

    Abstract: 提供一种满足要求的设计要件,能实现轻量化的压力容器。其具有:多边形的上壁;多边形的底壁;在上壁和底壁之间设置的侧壁;连接上壁和侧壁的上侧曲面部;连接底壁和侧壁的下侧曲面部;形成为包括上壁的中央的上壁中央部并沿特定方向延伸的上壁中央肋;形成为对上壁的相邻的边的大致中央部彼此分别进行连结并包围上壁中央肋的上壁环状肋;形成于上侧曲面部的各边的大致中央部的上侧曲面部肋;形成为包括底壁的中央的底壁中央部并沿特定方向延伸的底壁中央肋;形成为对底壁的相邻的边的大致中央部彼此分别进行连结并包围底壁中央肋的底壁环状肋;形成于下侧曲面部的各边的大致中央部的下侧曲面部肋;及形成于侧壁的各主面的大致中央部的主面肋。

    造型履历监视装置、造型物的制造系统以及造型履历监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292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80011852.3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取得已设的熔敷焊道的沿着延伸方向的形状轮廓的形状传感器,控制部具有:焊接信息取得机构,其在与已设的熔敷焊道相邻的位置形成相邻的熔敷焊道时,取得相邻的熔敷焊道的形成中的焊接信息;以及缺陷候补提取机构,其基于形状轮廓推断已设的熔敷焊道中的具有阈值以上的根部角的角度特征部,并且基于焊接信息推断焊接信息的焊接特征部,将与角度特征部对应的焊接特征部和角度特征部建立关联而提取为缺陷候补。

    气体冷却器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6134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580017940.4

    申请日:2015-03-12

    Abstract: 本发明的气体冷却器(10)具备:一对密封板(42)、(42);一对第一支承肋(26)、(26)。各个密封板(42)具有在冷却部(35)相对于壳(21)的插入方向上延伸的阶梯面(42A)。各个第一支承肋(26)支承阶梯面(42A)。阶梯面(42A)被第一支承肋(26)支承,从而将壳(21)的内部区划成与导入口(27)相连续的上游侧空间(213)和与导出口(31)相连续的下游侧空间(214)。

    建筑机械的连结部件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99847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189779.8

    申请日:2010-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3/30 E02F3/382 Y10T403/25 Y10T403/57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机械的连结部件。该连结部件具备作为第一支承板的第一托架、作为第二支承板的第二托架以及配置在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之间的中间支承件,该中间支承件具有形成有铸模的取出孔的底板和覆盖取出孔的罩板,并且,在底板的与取出孔面对的缘部的整周形成有沿着铸模的取出方向突出的突出部。由此,不需要进行焊接作业并且能够减轻其重量且提高其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