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织机的引纬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085A

    公开(公告)日:1996-04-10

    申请号:CN95109948.5

    申请日:1995-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47/30 D03D47/278

    Abstract: 喷气织机的使用异形钢筘的引纬装置设有多个带C形凹槽的钢筘件,这些钢筘件构成从主喷嘴喷出的纬纱飞行的纬纱通路。每个凹槽具有平行地板面的上壁,垂直于地板面的深壁,向着开口逐渐变宽的下壁,将上壁连接于深壁的上连接部和将深壁连接于下壁的下连接部。上连接部的曲率半径等于或小于1mm,下连接部的曲率半径大于上连接部的曲率半径。

    环锭纺纱机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9053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052737.3

    申请日:2013-02-18

    Abstract: 一种环锭纺纱机,包括:底座;锭子12,该锭子12包括轴线;钢领板14,该钢领板14能够沿着锭子12的轴线被提升和降低;钢领16,该钢领16由钢领板14支承并且与钢领板14一起提升和降低;支承件17,该支承件17使钢领16联接到钢领板14;钢丝圈15,该钢丝圈15能够在钢领上滑动以使纱线围绕纱管卷绕从而形成管纱21;以及外罩22,该外罩22通过底座支承并且环绕管纱21。该外罩22包括允许支承件和钢领16运动的狭缝24。外罩22还包括偏转部25,该偏转部25在气流经过与狭缝24相对应的位置时使该气流向内偏转。

    喷气织机中的纬线张力赋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22349A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200580005346.X

    申请日:2005-0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47/308

    Abstract: 在形成纬线引导通路(121)的变形筘(12)的背面一侧,设置有具有伸张喷嘴(312)的喷嘴形成体(31)。在变形筘(12)的前面一侧,设置有具有捕捉通路(38)的通路形成体(39)。通路形成体(39)的设置位置能够沿着引导通路(121)改变。捕捉通路(38)的至少一部分在与引导通路(121)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这样构成的纬线张力赋予装置,能够应对织造宽度的改变而不会引起织物质量降低,而且能够赋予纬线以足够的张力。

    喷水织机中的入纬装置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89518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131473.6

    申请日:2005-12-14

    Abstract: 在入纬泵(11)与入纬喷嘴(20)之间的排出管(19)上连接有分路管(35),在分路管(35)的末端连接有旁通喷嘴(36)。入纬喷嘴(20)的喷射口处的通过截面积为可变更的,旁通喷嘴(36)的喷射口处的通过截面积为可变更的。入纬喷嘴(20)的喷嘴的高度位置与旁通喷嘴(36)的喷射口的高度位置相同。从分路部(53)到入纬喷嘴(20)的喷射口的水路长度、与从分路部(53)到旁通喷嘴(36)的喷射口的水路长度相同。因此,提供一种可抑制喷射压力的波形恶化的喷水织机中的入纬装置。

    喷水投纬织机中的水喷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21693C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01143709.X

    申请日:2001-12-18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会导致织物质量降低、可使喷水投纬织机进一步高速化的水喷射装置。在构成投纬泵(29)的泵壳体(12)上旋合有缸体(30)。将活塞(32)可滑动地容纳在缸体(30)内。活塞(32)结合固定在柱塞(14)上。在缸体(30)的内周面与活塞(32)的外周面之间、且在缸体(30)及安装在活塞(32)上的密封圈(33,34)之间形成压缩室(35)。中间经过空气管路(37)将空气压力源(36)连接到压缩室(35)上。

    喷水投纬织机中的水喷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68568A

    公开(公告)日:2002-09-11

    申请号:CN01143709.X

    申请日:2001-12-18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会导致织物质量降低、可使喷水投纬织机进一步高速化的水喷射装置。在构成投纬泵(29)的泵壳体(12)上旋合有缸体(30)。将活塞(32)可滑动地容纳在缸体(30)内。活塞(32)结合固定在柱塞(14)上。在缸体(30)的内周面与活塞(32)的外周面之间、且在缸体(30)及安装在活塞(32)上的密封圈(33,34)之间形成压缩室(35)。中间经过空气管路(37)将空气压力源(36)连接到压缩室(35)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