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06784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580001851.7
申请日:2005-02-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 , H01M4/8605 , H01M8/04156 , H01M8/1007
Abstract: 通过优化气体扩散层的表面形状,提供具有优异的耐微短路性和抗滞水性能的气体扩散层。在用于气体扩散电极的气体扩散层中,所述的气体扩散电极至少包括:含电极催化剂的催化剂层和具有电子传导性和气体扩散性的气体扩散层,并使得位于其与催化剂层接触的第一表面反面的气体扩散层第二表面比第一表面粗糙。第一表面的最大高度Ry1根据JIS B 0601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测定为10至50,第二表面的最大高度Ry2根据JISB 0601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测定为100至500。
-
公开(公告)号:CN102203995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0980142894.5
申请日:2009-10-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2 , H01M8/0234 , H01M8/0239 , H01M8/0243 , H01M8/1007 , H01M2008/1095 , Y02E60/521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其包括以乙炔黑或石墨等导电性粒子和PTFE等高分子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多孔构件。这样,就可以实现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的提高和低成本化两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30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80002386.9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E60/50 , Y02P70/56 , Y02T90/32
Abstract: 从高分子电解质膜(11)的厚度方向来看,在比气体扩散层(14)的外缘部(14a)更靠外侧并且比垫圈(21)的内缘部更靠内侧的位置,设置隔离件(30、40)和框体(20)紧密相接的密接区域(E1)。由此,能够抑制生产成本的增加并且抑制由于从垫圈溶出的杂质向气体扩散层侧流动而产生的发电性能的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2365778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80013821.9
申请日:2010-12-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06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242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极-膜-框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接近第1气体扩散层地在第1催化剂层的边缘部上配置预先成形的第1成形体,并且接近第2气体扩散层地在第2催化剂层的边缘部上配置预先成形的第2成形体,按照在不直接接触从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厚度方向来看位于第2成形体的外缘部内侧的高分子电解质膜的第2主面的内侧区域的状态下将第1成形体和第2成形体一体地连接的方式,来注射成形第3成形体,由此用第1成形体、第2成形体和第3成形体来形成框体。由此,能够抑制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511787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580001851.7
申请日:2005-02-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 , H01M4/8605 , H01M8/04156 , H01M8/1007
Abstract: 通过优化气体扩散层的表面形状,提供具有优异的耐微短路性和抗滞水性能的气体扩散层。在用于气体扩散电极的气体扩散层中,所述的气体扩散电极至少包括:含电极催化剂的催化剂层和具有电子传导性和气体扩散性的气体扩散层,并使得位于其与催化剂层接触的第一表面反面的气体扩散层第二表面比第一表面粗糙。第一表面的最大高度Ry1根据JIS B 0601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测定为10至50,第二表面的最大高度Ry2根据JISB 0601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测定为100至500。
-
公开(公告)号:CN101203975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680022295.6
申请日:2006-06-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3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83 , Y02P70/56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膜-电极组件具有:四边形的高分子电解质膜(2);一对催化剂层,设置成夹住除了该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周缘部以外的该高分子电解质膜;以及在该一对催化剂层上分别设置的一对气体扩散层(3),膜-电极组件(1)被夹于一对隔板之间而被组装入燃料电池中,上述一对隔板在其内面的与气体扩散层相接触的区域即气体扩散层接触区域上凹陷设置有反应气体的流道(A)、(C),其中,气体扩散层接触区域中的反应气体的流道(A)、(C)从上游向下游呈蜿蜒状形成,即在沿着高分子电解质膜的1的第1边(2a)的方向上一边折回一边沿着邻接于第1边的第2边(2b)而在从第1边向相对于该第1边的第3边(2c)的方向上延伸而形成,在高分子电解质膜2的周缘部的对应于第2边和与该第2边相对的第4边(2d)的部分上形成增强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增强部(4),且至少在高分子电解质膜(2)的周缘部的对应于第3边(2c)的部分上没有形成增强部(4)。
-
公开(公告)号:CN1969413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580019372.8
申请日:2005-07-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05 , H01M4/8814 , H01M4/8828 , H01M4/8882 , H01M2008/1095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和一种具备该气体扩散电极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该气体扩散电极不仅能够防止由MEA的保存引起的劣化,而且能够防止从其制造后直到使用的期间的劣化,从而能够充分地防止初始特性和耐久特性的降低。进行控制,使得在气体扩散电极的催化剂层中,包括醇、上述醇的部分氧化物、上述醇的分子内脱水反应生成物、上述醇的分子间缩合反应生成物、上述醇与上述部分氧化物的分子间缩合反应生成物、以及上述部分氧化物的分子间缩合反应生成物的有机物的总质量A1,碳粉末的总质量E1,以及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总质量G1满足{100×A1/(E1+G1)}≤0.05。
-
公开(公告)号:CN1934734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580009122.6
申请日:2005-09-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 , H01M8/100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在传统的高分子膜电极组件中,特别是当长时间运行时,与气体扩散层接触的那部分高分子电解质膜遭受严重的劣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包括氢离子传导高分子电解质膜、设置在所述高分子电解质膜两个表面上的一对催化剂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催化剂层外表面上的一对各自包括纤维基质的气体扩散层的膜电极组件中,面向催化剂层的中央部分的厚度TA和包围中央部分的边缘部分的厚度TB设定成满足式(1):0.7≤TB/TA≤0.9。
-
公开(公告)号:CN1306638C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410097890.9
申请日:2004-12-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 , H01M4/8605 , H01M8/0234 , H01M8/0243 , Y02P70/56
Abstract: 提供具有适度的硬度、操作容易、有助于提高燃料电池的生产性的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使导电性碳纤维的布或毡构成的导电性多孔基材含浸含有具有热塑性的第1氟树脂的第1分散液,在第1氟树脂的熔点以上且小于第1氟树脂的分解温度的第1烧成温度下烧成,提高导电性多孔基材的硬度。
-
公开(公告)号:CN1624962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200410097890.9
申请日:2004-12-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 , H01M4/8605 , H01M8/0234 , H01M8/0243 , Y02P70/56
Abstract: 提供具有适度的硬度、操作容易、有助于提高燃料电池的生产性的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使导电性碳纤维的布或毡构成的导电性多孔基材含浸含有具有热塑性的第1氟树脂的第1分散液,在第1氟树脂的熔点以上且小于第1氟树脂的分解温度的第1烧成温度下烧成,提高导电性多孔基材的硬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