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溶液及使用该溶液的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0502135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580017335.3

    申请日:2005-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电池特性如长期循环特性、容量和贮存期限特性方面优异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还公开了可用于这种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在非水溶剂中溶解电解质盐而获得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其特征在于包含0.01-10重量%的由下面所示的通式(I)代表的羧酸酯化合物、以及0.01-10重量%或者0.01-10体积%的碳酸亚乙烯酯和/或1,3-丙磺酸内酯。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这种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在式中,R2代表氢原子或COOR3基,R1和R3各自代表烷基、环烷基、烯基、炔基或者苯基,和X代表亚炔基或者亚烯基。)

    非水电解液和使用其的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107745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680002854.7

    申请日:2006-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电容量、循环特性、保存特性等电池特性方面优异、且能长时间维持电池性能的非水电解液和使用其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公开了锂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以及使用其的锂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电解液是在非水溶剂中溶解了电解质盐,其特征在于,在该非水电解液中,含有0.1~10重量%的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碳酸亚乙酯衍生物和0.01~10重量%的(A)含有三键的化合物和/或(B)由下述通式(X)表示的五氟苯氧基化合物。其中,在通式(I)中,R1~R3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链烯基、炔基或芳基。其中不包括碳酸亚乙酯。在式(X)中,R15表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或链烷磺酰基。

    非水电解液及锂二次电池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11355A

    公开(公告)日:2004-07-07

    申请号:CN02810461.7

    申请日:2002-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非水电解液,这种非水电解液含有下述通式(I)表示的酮化合物,[式中R1及R2表示碳原子数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R3、R4、R5及R6表示氢原子或者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但也可以是R1和R4互相结合、与各自结合的丙酮骨架共同形成环烷酮环;还可以是R2的烷基、R5的烷基、R1的烷基支链及R4的烷基支链中的两个以上结合,形成环烷烃环;或者还可以是R1的烷基和R2的烷基及/或R4的烷基和R5的烷基分别互相结合,形成环烷烃环],这种非水电解液可以用作制造锂二次电池的构成材料,用它制成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池性能和循环性能优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