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20553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03826873.6

    申请日:2003-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03 H01L27/3244 H01L51/5012 Y10S428/917

    Abstract: 一种有机发光元件,其包括:衬底;在上述衬底上形成的、至少与上述衬底相反侧的面为多维折曲面形状的第1电极;沿着上述第1电极的呈多维折曲面形状的面形成的、上述第1电极侧的面和与上述第1电极相反侧的面这两面为多维折曲面形状的含有有机发光物质的有机发光层;和在上述有机发光层上形成的第2电极。另外,作为EL型显示装置的独立地控制发光的象素,使用上述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元件。另外,作为EL型照明装置的光源,使用上述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元件。据此提供发光亮度高的有机发光元件及寿命长的有机发光元件、以及使用了这些有机发光元件的EL型显示装置及EL型照明装置。

    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74092A

    公开(公告)日:2000-11-22

    申请号:CN00119219.1

    申请日:2000-04-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4 G02F1/13394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具有带有透明电极5、6的一对基板1、2和配置在基板1、2之间并用于保持基板间隙一定的垫片3和封入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4,垫片3具有弹性,对于液晶显示元件的使用温度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垫片3的反抗力与上述液晶层4的内压之和基本上是约1个大气压,并且具有垫片3和液晶层内压分别接线性变化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可以改善有关柱状垫片等因过硬和弹性小引起的显示品质的温度特性,从而可以实现减小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显示品质降低的液晶显示元件。

    有机EL元件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5304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080068374.7

    申请日:2010-0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EL元件,能够耐受有机EL显示面板的量产工艺,且能实现优异的空穴注入效率,在低电压驱动下具有高发光效率。具体而言,在基板(1)的一面依次层叠阳极(2)、空穴注入层(4)、缓冲层(6A)、发光层(6B)、阴极(8)而构成有机EL元件(1000)。在空穴注入层(4)的表面形成堤(5)以使得包围所述缓冲层(6A)以上的结构。空穴注入层(4)通过溅射成膜氧化钨薄膜而形成。此时,将氧化钨成膜为在其电子态中在比价电子带最低的结合能低1.8~3.6eV的结合能区域内存在占有能级,降低相对于所述缓冲层的空穴注入势垒。在此,在由所述堤(5)规定的区域形成所述功能层侧的表面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更位于所述阳极一侧的凹陷构造,由所述堤的一部分覆盖所述凹陷构造的凹部的边缘。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以及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8404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80007024.X

    申请日:2010-02-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发光层高精细地进行图案形成且可以低成本地制造的发光元件,为了达到该目的,关于将第1电极(2)、电荷注入输送层(4)、发光层(6)、第2电极(8)按该顺序层叠且至少对所述发光层(6)通过堤栏(5)进行规定的发光元件,所述电荷注入输送层(4)具有凹入部(4a),所述凹入部(4a)具备与所述发光层(6)的底面(6a)接触的内底面(4c)和与所述内底面(4c)连续的内侧面(4d);所述凹入部(4a)的内侧面(4d)具备与所述内底面(4c)连续的下部侧的端缘和与所述下部侧的端缘连续的上部侧的端缘(4e);所述凹入部(4a)的内侧面(4d)在所述上部侧的端缘(4e)处是与所述堤栏(5)的所述发光层(6)侧的下端缘(5d)一致的形状或与所述堤栏(5)的底面(5a)接触的形状,且与所述发光层(6)的侧面(6b)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