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736C
公开(公告)日:2004-06-30
申请号:CN00117296.4
申请日:2000-08-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23C2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2/13
Abstract: 一种钢铁冷变形加工的磷化液锌离子、镁离子、钠离子、磷酸根离子、硝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等组成;钢铁冷变形加工的磷化工艺包括待处理工件酸洗水洗,磷化,风干,皂化,自然干燥步骤;本发明通过添加镁离子、钠离子等成磷酸盐结晶的阳离子使生成的磷化膜更适合冷变形加工,添加硫酸根离子使或的磷化膜易于连续拔管;本发明的磷化工艺所形成的涂层相当于一个“润剂”,不易在成型加工中被除去。
-
公开(公告)号:CN11028027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35475.0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01J27/06 , B01J37/02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石墨烯/碘氧化铋/石墨烯夹心结构光催化剂,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把滴涂法以及浸渍法相结合,建立一种制备石墨烯/碘氧化铋/石墨烯复合薄膜的新方法,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回收方便。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碘氧化铋上、下表面均匀与石墨烯紧密结合,光响应范围增大,催化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266063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228929.5
申请日:2013-06-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位絮凝分离微藻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向培养有微藻的培养液中加入酸液,调节pH值至酸性,使微藻絮凝沉降,静置分层后,分离上清液,得到分离后培养液及微藻。分离后微藻培养液通过碱液中和、调节后,循环用于培养微藻。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试剂来源广泛、成本廉价、效率高、能耗小、30min沉降分离率达到90%以上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83673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013665.1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壳聚糖和脱氧胆酸进行酰胺化反应形成共聚物壳聚糖-脱氧胆酸,壳聚糖-脱氧胆酸和甲醛形成希夫碱中间体后与聚乙二醇反应,得到的壳聚糖-脱氧胆酸-聚乙二醇与叶酸发生酰胺化反应而制备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利用肿瘤细胞表面叶酸受体高表达而正常组织很少有叶酸受体过分表达的特点,接有叶酸分子的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与肿瘤细胞有更强的亲和力,克服了普通纳米粒功能较单一的缺点。制备的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能够很好的避开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在体内长期循环而不被清除,主动靶向修饰能够更好的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减少了药物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472009A
公开(公告)日:2004-02-04
申请号:CN03139669.0
申请日:2003-07-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丙烯一步选择氧化生产丙烯酸的方法,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由磷钼系杂多化合物和载体组成,所述磷钼系杂多化合物的通式为:PMoaVbTecAsdM1eM2fOx,所述催化剂用于丙烯一步选择氧化生产丙烯酸的方法包括丙烯和氧气或空气、氮气的原料气混合物在杂多化合物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选择氧化反应;本发明简化了流程,节省了投资,降低了生产费用,使取代两步生产丙烯酸的方法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43435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11109098.X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低聚物絮凝微藻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向培养有微藻的培养液中加入低聚物,搅拌使微藻絮凝沉降,静置分层后,分离上层清液,得到絮凝后的培养液和微藻;所述的低聚物指氨基硅烷偶联剂醇溶液水解得到的混合低聚物。本发明方法通过往微藻培养液中加入低聚物,通过低聚物中的质子化氨基与微藻细胞表面由于羟基或硫酸根等集团而带的负电荷发生作用,达到消除细胞间表面斥力的效果,打破微藻在培养液中的平衡状态,同时,由于低聚物的空间位阻作用,使微藻细胞相互桥接而发生团聚沉降,从而达到絮凝采收的效果,采收效率可达90%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分离采收微藻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04771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64294.7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烟气絮凝微藻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向培养有微藻的培养液中通入含二氧化硫烟气至产生微藻团聚絮体,静置,去除上层清液,得到絮凝后微藻;所述微藻指淡水微藻。本发明通过往微藻培养液中持续通入燃煤厂烟气,通过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水合物与微藻表面分泌的胞外多糖有机物作用,使得这些带有负电荷的胞外多糖有机物与二氧化硫水合物以及由此产生的游离氢离子结合,消除细胞间表面斥力的效果,打破微藻在培养液中的平衡状态,达到使微藻细胞发生团聚沉降的效果,采收效率达到90%以上。该方法操作简易、分离效率高,成本几乎为零,可应用于分离微藻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083723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020814.7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原/纳米纤维素皮肤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的胶原为基因载体材料,通过控制生长因子的种类和负载量,将可表达促血管化的生长因子负载在的明胶微球上;将该微球与胶原/纳米微晶纤维素组织工程皮肤支架复合,利用生长因子对创面细胞进行原位转染,实现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可控持续分泌,促进皮肤再生材料的血管化,获得具有良好再生修复效果的皮肤再生材料。本发明为创伤、烧伤等深度皮肤缺损和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提供了性能良好的皮肤替代物,可以显著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瘢痕的增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本发明到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100109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31905.0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万古霉素/明胶微球的丝素蛋白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10~50mg/ml万古霉素溶液加到明胶微球中,于4~25℃放置过夜后冷冻干燥,得到万古霉素/明胶微球复合物;然后将万古霉素/明胶微球复合物加入2~10wt%丝素蛋白溶液中,搅拌均匀,冷冻干燥,得到负载万古霉素/明胶微球的丝素蛋白复合支架;将万古霉素与明胶微球复合后负载在丝素蛋白多孔支架上,能达到缓释药物、延长药效的作用,降低了万古霉素对人体的伤害,抗菌效果明显。制备得到的丝素蛋白支架孔隙率为75~95%,孔径为50~200μm。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可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886063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56539.1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L15/32 , A61L15/28 , A61L27/48 , A61L27/60 , A61L31/12 , A61K8/02 , A61K8/64 , A61K8/73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胶原复合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组织工程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取硫酸降解纤维素的方法制得纳米微晶纤维素取纤维素(CNCs);配制CNCs溶液和胶原溶液,将两种进行物理混合;然后将混合液倒入模具中,成型后即得到CNCs增强胶原复合基质。本发明所获得的CNCs增强的胶原复合基质,克服了现有胶原材料机械强度差,亲水性差的问题,可应用于伤口敷料、组织诱导再生膜、软组织补片、组织工程皮肤和面膜等领域。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工艺简单可行,重复性好,适合于不同需求的CNCs增强胶原复合基质的工业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