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0293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15195.0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483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一种SnO2/C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碳纤维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法,以SiO2为造孔剂,与PAN、PVP混合进行静电纺丝,形成复合纤维。经高温煅烧碳化后,得到的氮掺杂多孔碳纤维与一定比例的SnCl4?5H2O与尿素混合,利用微波法制备得到SnO2/C纤维。制成的SnO2/C纤维直径在1mm,内部是SiO2除去后的空心结构。采用本发明制备的SnO2/C纤维,不仅表面分布均一,而且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36987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91221.1
申请日:2014-05-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以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以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作为聚苯胺的载体,在0℃环境温度条件下聚合得到稳定的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再在酸性条件下引入二氧化锰得到二氧化锰/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呈管状结构,在管体上附着有粒径为30~40nm的聚苯胺。该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电极显示出理想的电容性质,该复合材料制备简便易行,在超级电容器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112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97527.X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钛‑硫化锰复合抑菌材料、其制备方法即抑菌方法,将乙酸锰四水合物溶于碳化钛分散液中,再加入L‑半胱氨酸溶液搅拌均匀后进行水热反应,离心分离沉淀物并烘干,可得到碳化钛‑硫化锰复合物。将该材料均匀分散于无菌水中,将一定浓度的碳化钛‑硫化锰复合材料分别置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EP管中,并选用808nm的近红外激光对其照射,在培养箱过夜后分析细菌存活率。本发明加入碳化钛是为了利用其优异的光热性能高效抑菌,同时利用碳化钛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光热转化效率,进而获得了更好的抑菌性能,对革兰氏阴性、阳性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45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65333.4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0M173/02 , C10N5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二氧化硅离子液体层状液晶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由石墨烯、二氧化硅、离子液体(C16mimNTf2)、Triton X-100和水组成,其质量比为(1.75-10.5):(5-25):(90-200):(400-600):(250-450)。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二氧化硅离子液体层状液晶外观上像润滑脂,剪切作用下呈现润滑油的特性,作为润滑油具有自约束特性,作为润滑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702937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215195.0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SnO2/C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碳纤维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法,以SiO2为造孔剂,与PAN、PVP混合进行静电纺丝,形成复合纤维。经高温煅烧碳化后,得到的氮掺杂多孔碳纤维与一定比例的SnCl4•5H2O与尿素混合,利用微波法制备得到SnO2/C纤维。制成的SnO2/C纤维直径在1 mm,内部是SiO2除去后的空心结构。采用本发明制备的SnO2/C纤维,不仅表面分布均一,而且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752074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190423.9
申请日:2015-04-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一种氧化钼/碳小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或电极材料的生产技术领域,利用介孔碳小球为载体,钼酸铵为钼源,首先将碳小球分散在钼酸铵水溶液中,用HCl将混合溶液酸化,然后用微波法合成六方相氧化钼/碳小球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氮气氛围中煅烧,可以转变为正交相氧化钼/碳小球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微波法一步合成氧化钼/碳小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反应周期短,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有着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353460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40014.X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23/745 , C07C15/14 , C07C1/32
Abstract: 一种负载于铝表面的铜、铁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以廉价、易得并且易回收的金属铝为载体,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金属铜与铁负载,通过在弱碱性环境中腐蚀形成大比表面积,从而可提高催化剂活性,高效催化反应。这种负载于铝表面的铜、铁复合催化剂具有廉价易制备、低毒、易回收等优点,适合应用于制药工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