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08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36256.7
申请日:2023-01-07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生物炭吸附性对比试验装置,包括操作主体,所述操作主体包括机箱,所述机箱顶部转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圆周外表面啮合连接有与机箱顶部转动连接的从动轮,本发明涉及生物炭技术领域。该一种微波生物炭吸附性对比试验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例如生物炭吸附能力对比,通常在两组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生物炭,然后向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水,随后采用滴管分别向两组锥形瓶中加入一滴染料,并使用搅拌棒对其进行反复搅拌,最后颜色越浅证明其吸附能力越强,由于滴管采用分段式加入,加入时间并不同步,而且搅拌的次数无法确定,导致生物炭吸附性对比试验数据存在偏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75810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1278230.3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控制臭氧压力的球磨生物炭制备装置及方法,球磨罐放在夹套烧杯内;液氮罐托盘的一端套在支撑杆使其沿着支撑杆滑动;液氮罐放置在液氮罐托盘上;冷凝管固定杆的一端套在支撑杆使其沿着支撑杆滑动,冷凝管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冷凝管固定连接、使冷凝管竖直处于球磨罐的正上方;所述液氮罐经夹套烧杯的夹层与冷凝管的外管连通;臭氧发生器与冷凝管的内管连通;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球磨罐盖、减压放气阀和压力表。本发明能使生物炭处于高压、高浓度臭氧条件下进行研磨改性,从而获得所需吸附性能的改性生物炭;并且使用臭氧作为改性剂,能有效防止制备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894712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11160.2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001 , C02F1/30 , C02F1/32 , C02F1/4672 , C02F1/487 , C02F1/50 , C02F1/5236 , C02F1/5281 , C02F3/30 ,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触媒杀菌装置,触媒杀菌装置包括:触媒杀菌电机、触媒杀菌传动齿轮、凸轮、摇臂、紫外光灯、触媒网、限位板连接臂、限位板、滑道;所述触媒杀菌电机、触媒杀菌传动齿轮、凸轮、摇臂、限位板连接臂、限位板、滑道位于触媒杀菌装置壳体外部,触媒杀菌装置壳体上下贯通、四周镂空结构;位于一侧的触媒杀菌电机与触媒杀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触媒杀菌传动齿轮与凸轮机械连接;在凸轮一端设有摇臂;摇臂另一端设有触媒网,触媒网数量为2个、上下结构,2个触媒网之间固定连接有紫外光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触媒杀菌装置,维护方便,处理效率高,设备结构简单,工作条件不受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082782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610395799.8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脱硫粉煤灰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阳离子水、脂肪醇聚环氧乙烷醚硫酸钠盐、琥珀酸酐、N‑环已基对甲苯磺酰胺、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1‑氨基‑5‑羟基‑4‑[(1‑甲基丙基)氨基]‑8‑硝基‑9,10‑蒽醌、1‑苯氨基‑4‑羟基蒽醌、对甲硫基苯甲醇、金纳米微粒、4,4'‑二氨基三苯甲烷、琥珀酸酐、4,4'‑(3,3'‑二氯联苯‑4,4'双重氮)双(4,5‑二氢‑5‑氧代‑1‑苯基吡唑‑3‑甲酸)二乙酯、苯并三唑‑1‑三(三甲氨基)‑三氟磷酸酯、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α‑溴代萘。该发明优点在于:防止了粘合剂皂化,降低了混合物表面张力,使得混合物之间附着更牢固;该粘合剂具有化学性质稳定、适用广、成型构筑物表面洁净比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8278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95799.8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脱硫粉煤灰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阳离子水、脂肪醇聚环氧乙烷醚硫酸钠盐、琥珀酸酐、N‑环已基对甲苯磺酰胺、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1‑氨基‑5‑羟基‑4‑[(1‑甲基丙基)氨基]‑8‑硝基‑9,10‑蒽醌、1‑苯氨基‑4‑羟基蒽醌、对甲硫基苯甲醇、金纳米微粒、4,4'‑二氨基三苯甲烷、琥珀酸酐、4,4'‑(3,3'‑二氯联苯‑4,4'双重氮)双(4,5‑二氢‑5‑氧代‑1‑苯基吡唑‑3‑甲酸)二乙酯、苯并三唑‑1‑三(三甲氨基)‑三氟磷酸酯、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α‑溴代萘。该发明优点在于:防止了粘合剂皂化,降低了混合物表面张力,使得混合物之间附着更牢固;该粘合剂具有化学性质稳定、适用广、成型构筑物表面洁净比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7211302U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20265367.5
申请日:2017-03-19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水联合冲洗的具有节水功能的马桶,主要包括:马桶体、密封圈、放气阀、加压球;密封圈置于马桶盖内,马桶盖上开设有放气阀,加压球与桶体相连。密封圈置于马桶盖内,马桶盖上开设有放气阀,加压球与桶体相连。冲水时,通过向封闭桶内加压,实现空气和水联合冲洗。冲洗完后,等桶体内的压力自然降低,将马桶盖打开,或者开启放气阀,将马桶盖打开二次使用。具有节约用水,不易堵塞,成本低,结构简单,干净卫生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2076578U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20616122.2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式微波制备复合生物炭的装置,涉及微波生物炭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制备单元、立板单元,以及封箱板,还包括升降单元及搅拌单元;升降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立板单元内部的两个固定杆,以及套设在固定杆外表面的用于连接固定封箱板的滑动块,搅拌单元包括设置在制备单元内部的封罐板,以及穿设在封罐板底部中心处的用于搅拌制备复合生物炭的转轴。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搅拌式微波制备复合生物炭的装置,该结构能够自动调节高度,方便进行封闭制备,无需人力操作,能够在搅拌微波制备复合生物炭的过程中,能够对石英罐的内壁进行清刮作业,保证制备原料的充分混合,提高了复合生物炭的制备质量,避免了原料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217829131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1735162.6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构筑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构筑物自动清理装置,包括调节池本体,所述调节池本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污水管,所述调节池本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两个过滤架,两个所述过滤架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内部均通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每个橡胶套可以将对过滤架表面的损坏,同时每个支撑架的上段为U形,有效防止遮挡两个上升的过滤架,当两个过滤架在向下移动时,调节池本体底部的杂物会受力向上漂浮,当两个过滤架移动到调节池本体底部后,杂物再次沉淀到过滤架上,提高过滤架对杂物积攒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10341803U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20913502.1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阶梯式黑臭河道生态护坡,治理坡道顶面设置有催化组件,阶梯槽顶面一侧铰接有泡沫塑料板,安装板顶面均匀开设有催化槽,网笼内部放置有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块,引流坡道顶面设置有引流组件,多孔板顶面铺设有卵石层,隔离槽一侧固定安装有金属滤网,本实用新型泡沫塑料板浮于污水表面,当污水与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块接触时,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块会催化并加速污水内的物质的分解,且水面上升时,其他的泡沫塑料板浮起,保证分解效果,治理效果较好,种植筒替换方便,对美化河道的效果较好,雨水从河道顶端流下时,泥沙等杂物被挡下,雨水会透过卵石层和多孔板,通过引流渠流走,减少进入河道内的雨水。
-
公开(公告)号:CN206240320U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21288156.5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分选处理中腐败气体净化塔式装置,包括:净化气体出口,腐败气体净化装置,三级踏板,二级踏板,一级踏板,进气管,腐败气体吸收罩,进水管,进水管阀门,出水管,出水管阀门,水位线感应器,火星感应器,水压泵,循环水输送管,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分选处理中腐败气体净化塔式装置,该装置通过使用水压泵和循环水输送管,重复利用塔内水体,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其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该设备具有易于操作,维修方便,能够广泛的投入市场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