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1658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52937.1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排水预处理衔接装置,排水预处理衔接装置包括引水渠箱、格栅、入流渠箱、跌流箱、过流管道以及沉砂池;引水渠箱具有可供水流进入的进水口及可供水流流出的出水口,入流渠箱的进水口与引水渠箱的出水口连通,引水渠箱用于将水流引流至入流渠箱中;入流渠箱内设置有用于对进入入流渠箱中的水流进行过滤的格栅;跌流箱的进水口与入流渠箱的出水口连通,跌流箱的出水口与过流管道的进口连通,过流管道的出口与沉砂池的进水口连通;过流管道为自跌流箱的出水口向沉砂池的进水口弯折成的蛇形结构,且过流管道的弯折处为弧形,过流管道的弯折处形成的夹角大于90°,以使经过流管道流过的水流流态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5861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671756.9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深层排水隧道系统排水泵站,包括前水池以及部分设于前水池内的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栅状导流墙、水泵吸水管、水泵、挡板以及压水板;栅状导流墙设于前水池内且栅状导流墙的一侧与前水池的内壁连接,栅状导流墙具有多个与前水池连通的空腔;水泵吸水管的进水口伸入空腔内,水泵吸水管的出水口与水泵连通;挡板设于栅状导流墙远离前水池的内壁的一侧;压水板的一端连接于挡板的底部,另一端朝向水泵吸水管倾斜,以使得压水板的朝向前水池底壁的一面与前水池的底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从而对前水池的水流进行导流,使得前水池内的水流经导流通道导流至进水口,避免在水泵吸水管的进水口处或者挡板周围形成漩涡,影响水泵的运行效率及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48981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75110.0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排水排涝的水位确定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地面线和管道水头损失,得到水力坡度线;根据水力坡度线,确定排放口最大允许水位;根据排放口最大允许水位,确定排涝水位。通过本发明确定的排涝水位,能实现上下游排水排涝顺利衔接,提高城市的排水排涝标准。本发明作为一种应用于排水排涝的水位确定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可广泛应用于排水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40430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24962.7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沉池中回收碳源颗粒的系统,包括自动监测装置、自动控制装置和至少一块设置在所述初沉池中的可旋式挡板;自动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初沉池中的污水数据,并将污水数据发送至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污水数据包括污水的流速和污水携带的污染物颗粒粒径;自动控制装置基于接收到的污水的数据控制至少一块可旋式挡板改变旋转角度从而改变污水中碳源颗粒的运动轨迹。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初沉池内不同的污水的流速以及不同的污水携带的污染物颗粒的粒径的流动状态进行调控,从而改变污水中碳源颗粒的原本沉降的运动轨迹,使碳源颗粒的下降动量降低,可随污水流出初沉池,达到回收碳源颗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38496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535525.8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沉淀池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沉淀池包括:池本体(10)、进水管(20)、刮泥装置(30)、挡板装置(40)以及自动控制系统(50),挡板装置(40)设置于容纳腔(11)内,并位于刮泥装置(30)上方,挡板装置(40)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部件(41)、传动组件(42)以及若干挡板(43),驱动部件(41)设置于池本体(10)的内壁上,驱动部件(41)能够通过传动组件(42)驱动若干挡板(43)转动;自动控制系统(50)与驱动部件(41)电连接,用于控制驱动部件(41)工作。容纳腔内水流经过挡板时,挡板的阻碍改变了进水水流的流态,增加了水流在容纳腔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11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159759.4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1433 , G01N1/30 , G01N1/34 , G01N1/40 , G01N15/01 , G01N15/1492 , G06V10/764 , G06T17/00 , G06V20/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藻类计数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测水样以及水样元数据;将待测水样转移至一体化全封闭外壳的智能染色容器中,通过精密计量泵进行进样体积控制处理,得到样品原始体积数据;根据水样元数据以及样品原始体积数据通过染料配置模块进行染色动力学稳定分析,得到最佳染色稳定化时间参数。本发明通过全自动化、智能化的藻类计数过程,大大减少了人为操作引入的误差,提高了计数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通过高分辨率图像采集、藻细胞图像分类和智能识别模型训练等技术,扩大了计数样本量,获得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藻类计数结果,提高了藻类计数的准确性、高效性和智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0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48410.0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9D1/00 , C09D18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絮凝池池壁的抗污染超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以含氢硅油(PMHS)和富含表面羟基的纳米SiO2作为主要成分制备得到超疏水涂层溶液,通过空气喷涂技术将其涂覆在絮凝池池壁的混凝土块表面,以构建抗污染超疏水絮凝池池壁。PMHS主链带有的大量活性Si‑H键,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和纳米SiO2及混凝土块表面丰富的羟基基团发生脱氢反应,将PMHS表面的超疏水基团‑CH3定向接枝在SiO2及混凝土块表面,利用含氢硅油表面‑CH3的超疏水特性在絮凝池池壁表面构建超疏水层。总的来说,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来源丰富,无毒且价格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157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38623.6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罩滤池组合式水处理装置及方法。该移动罩滤池组合式水处理装置包括:移动罩,移动罩包括多个伞面;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沿第一连接杆的轴向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伞面的内侧面铰接;滑动杆,每个伞面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滑动杆;第一超声发生机构,每根滑动杆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超声发生机构,多个第一超声发生机构沿滑动杆的轴向方向依次分布;第二超声发生机构,第二超声发生机构位于伞面的内侧,且用于与第一连接杆连接。本发明有利于简化反冲洗设备的结构,降低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57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34525.X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长地下结构的防水伸缩缝结构,包括地下伸缩缝,所述地下伸缩缝的内壁对称安装有钢板,所述钢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一号限位钢柱。钢板之间发生移动时,一号连接板对橡胶圈进行挤压,二号连接板对橡胶板进行挤压,由于一号限位钢柱和二号限位钢柱分别在一号限位槽和二号限位槽内留有余量,一号限位钢柱和二号限位钢柱分别对一号限位胶圈和二号限位胶圈进行挤压,安装在一号连接板顶部和底部的橡胶板有效的减小了缝隙,并且起到缓冲抗压的效果,梯形块在梯形槽内移动,使得一号连接板与二号连接板之间不存在缝隙,并且其堆叠型结构解决了存在受力薄弱的问题,钢板的两侧不易翘起,避免了影响伸缩缝的防水性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5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134525.X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长地下结构的防水伸缩缝结构,包括地下伸缩缝,所述地下伸缩缝的内壁对称安装有钢板,所述钢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一号限位钢柱。钢板之间发生移动时,一号连接板对橡胶圈进行挤压,二号连接板对橡胶板进行挤压,由于一号限位钢柱和二号限位钢柱分别在一号限位槽和二号限位槽内留有余量,一号限位钢柱和二号限位钢柱分别对一号限位胶圈和二号限位胶圈进行挤压,安装在一号连接板顶部和底部的橡胶板有效的减小了缝隙,并且起到缓冲抗压的效果,梯形块在梯形槽内移动,使得一号连接板与二号连接板之间不存在缝隙,并且其堆叠型结构解决了存在受力薄弱的问题,钢板的两侧不易翘起,避免了影响伸缩缝的防水性的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