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1718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1094053.0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7D491/107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荧光寿命成像揭示内质网修复机制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涉及荧光探针技术领域,结构式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探针,该探针能够同时定位溶酶体和内质网,联合共聚焦成像和FLIM,不仅可以实时定量监测内质网的自噬、损伤程度及修复过程,从而揭示内质网的修复机制;而且发现了甘油三酯在内质网自噬过程中的修复作用,以及甘油三酯可能有部分抑制内质网自噬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3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13744.9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生物应用。所述荧光探针用于活细胞内质网实时成像,是一种非激发光依赖性的橙色荧光碳点。该橙色荧光碳点尺寸小,粒径分布在2.5‑5.5nm,平均粒径约4.0nm。所述橙色荧光碳点中C、N、O的质量含量分别为80%‑81%、5%‑6%、14%‑15%。本发明的荧光探针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在1.2‑1.3之间,亲脂性较好,且具有内质网靶向特异性,抗光漂白性能较强,生物相容性好,对细胞基本没有毒性。因此,本发明的荧光探针用于活细胞内质网结构超分辨成像同时可以观察活细胞有丝分裂时期内质网形态变化,克服了普通内质网探针的光漂白性及细胞毒性等问题,在生物成像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8131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10259.3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定量细胞核内RNA输出的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荧光探针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探针具有吖啶基团,类似于普通核RNA染料通过氢键和π‑π键相互作用达到细胞核的定位及特异性识别RNA的能力;本发明所述AD‑N3一旦遇到核内固有的典型浓度范围为的H2S,‑N3基团立即转化为伯胺,生成氨基吖啶(AD‑NH2),将非发射性的AD‑N3转化为活细胞核RNA的高荧光标记,阻止荧光探针回到细胞核,使实时定量核RNA输出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84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199046.9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7D491/1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荧光探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频率上转换的荧光探针、苯并吡喃鎓盐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来源于花青素等天然材料中的苯并吡喃鎓盐类化合物作母体,引入供电子基团作为供体,进而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D‑π‑A结构的有机小分子,该分子既具有下转换650 nm激发定位线粒体的效果,又具有760 nm激发上转换荧光靶向线粒体的特性,因而可以作为细胞成像中荧光探针。该材料在荧光成像时生物组织的穿透力更强,因此具有较好的荧光成像效果。本发明的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可以稳定合成荧光探针及其核心原料苯并吡喃鎓盐类化合物的相关工艺,因而具备更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048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0790.6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其生物学应用,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合成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于重复;能够实现对活细胞溶酶体实时成像,具有高特异性,定位于细胞溶酶体,对pH以及极性的响应不敏感,抗光漂白能力强,生物相容性高,细胞毒性小,本发明涉及材料合成及生物成像分析技术领域。该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其生物学应用,具有溶酶体靶向特异性,对pH以及极性的响应不敏感,抗光漂白性能较强,生物相容性高,对细胞基本没有毒性。因此本发明的荧光探针特别适用于活细胞溶酶体实时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822228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23165.6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重保护荧光寿命探针、制备方法及监测溶酶体温度应用,探针用硫化锌和二氧化硅壳将荧光团Znx(AgIn)2(1‑x)S2(x=0.8)量子点与周围环境与完全隔离,阻止细胞微环境及生物活性分子与ZnS量子点相互作用,使其荧光寿命仅对环境温度敏感。通过两亲性共嵌段聚合物F127与特定细胞器靶向基团(‑NH2)修饰使其能够进入细胞并富集在溶酶体中,结合荧光寿命成像避免探针浓度的改变影响精确度,动态地绘制活细胞溶酶体的温度分布图。通过荧光寿命成像显微镜观察到溶酶体中的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几乎相同,但在线粒体自噬过程中,溶酶体吞噬线粒体时的温度升高‑6℃。该探针能够精确、实时地跟踪活细胞溶酶体的温度波动,对于深入了解活细胞的代谢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3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79626.4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12Q1/6886 , C12Q1/6813 , C12N15/11 , C09K11/02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miRNA‑21和端粒酶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分析检测技术领域,以AuNPs为载体,在所述载体表面负载miRNA‑21核酸适配体和特异性识别端粒酶的杂交双链DNA,所述杂交双链DNA中的一条DNA单链上含有5′端干上具有缺口的分子信标,所述杂交双链DNA中的另一条DNA单链作为端粒酶引物杂交在分子信标上,所述miRNA‑21核酸适配体与分子信标的5′端分别修饰有不同种类的荧光染料;本发明所述荧光探针可以实现同一肿瘤细胞不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消除了只针对一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造成的假阳性结果,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3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79623.0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12Q1/6886 , C12Q1/6813 , C12N15/11 , C09K11/02 , C09K11/06 , C07D221/14 , C07D3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硫化氢与端粒酶活性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所述荧光探针以AuNPs为载体,在所述载体上链接硫化氢检测功能区与端粒酶检测功能区;本发明所述荧光探针可以对硫化氢的反应活性和端粒酶同时响应,探究硫化氢与端粒酶活性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对细胞内硫化氢和端粒酶的同步可视化监测,揭示硫化氢水平与端粒酶活性之间的关联性:并进一步通过活体成像,探索在应激状态下硫化氢与端粒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37563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42208.3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7D209/8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咔唑‑部花菁结构的pH荧光探针及其制备与应用,涉及pH荧光探针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pH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显示出良好的细胞渗透性、无毒性和优异的抗光漂白性能,能够响应于局部环境变化而改变荧光强度,不仅可用于检测溶液pH,还可用于同时监测线粒体和溶酶体以反映线粒体自噬的状态,根据线粒体自噬中的细胞器状态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线粒体中的荧光强度降低,溶酶体中的荧光强度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894201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11280274.X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线粒体过氧化氢、蛋白和核酸同时超分辨成像的单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荧光探针是一种阳离子喹啉‑乙烯基‑N,N‑二甲基苯胺硼酸酯衍生物。本发明荧光探针可以选择性地进入细胞线粒体并与过氧化氢、蛋白质疏水区域和核酸相互作用,产生用于三通道成像的可区分的荧光光谱。所述三种荧光发射波长较长适用于超分辨成像分析过氧化氢、蛋白和核酸在线粒体中的空间分布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本发明的单分子三通道荧光成像荧光探针克服了同时使用多种荧光探针成像将带来的严重细胞毒性以及荧光探针在细胞内的生物分布和光谱区分的复杂化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