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5216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798200.6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磁扫描的CRS温控固结系统及方法,属于海洋岩土工程领域。该系统包括连续加荷装置、固结室、温度控制装置、计算机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和核磁共振扫描装置。本发明应用加热制冷器和微型循环泵进行控温;采用耐高温的有机玻璃制作固结室,可以在固结过程中进行核磁共振扫描,观察固结过程中土的微观结构变化;并且采用两个半圆形限位块结合限制加压杆的位移,避免了在核磁扫描时,土体回弹对扫描结果以及后续试验造成影响;有机玻璃材料的使用还有利于在固结过程中观察固结室内,有利于试验的进行。本发明采用恒应变速率固结方法,大大提高了固结试验的速度;本发明还可以探究温度对固结试验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00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798213.3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软土抗剪强度及孔压因子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属于海洋岩土工程领域。该系统包括微型全流触探仪、加载平台、温控高压釜、水深模拟系统、温控系统和剪切模量测试系统。本发明利用水深模拟系统及温控系统模拟深海低温高压环境,并利用微型全流触探仪、弯曲元晶片测试土体的抗剪强度及剪切模量,具有对深海环境还原度高、系统综合性强、指标可量化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79836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11112123.9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相淤泥复合固化剂,按质量分数计,海相淤泥复合固化剂由以下原料组成,各原料组分占海相淤泥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水泥8%‑15%,硅灰5%‑10%,草木灰10%‑20%,NaOH:0.5%‑1.5%。本发明通过利用废料硅灰和草木灰具有很好的吸水性的特点,更有效的降低了海相淤泥的含水率;且草木灰的水溶液显碱性,可以和NaOH同时增加固化淤泥的pH值,更加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来达到最佳的固化效果。可以解决水泥用量大、耗能多、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多的问题,并且可以实现节约资源和废物利用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181488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77995.0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无锚框模块和增强分类器的单阶段目标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嵌入无锚框模块;设计解耦控制方法;训练增强分类器,本发明的模型命名为增强YOLOv3,它是在YOLOv3的基础上建立的。为了解决YOLOv3召回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合方法,将无锚框模块与YOLO预测分支相结合,以生成更稳健的预测。本发明提出了一个增强分类器,利用多个级联分类器逐步提取冗余边界框,增强分类器可以避免某些关键边界框在后处理之前被排除,同时抑制错误检测。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解耦方法来处理定位不准确问题,并提出了一个特征增强模块来构造更稳健的特征表示。
-
公开(公告)号:CN108413876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10111918.1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海洋岩土锚试验中的定位测量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拉线定位测量方法误差大、位移传感器不满足试验要求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不直接测量锚的位移,而是把锚磁化产生磁场,将光纤粘在磁致伸缩材料上,并将磁致伸缩材料固定,在锚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测量光纤即磁致伸缩材料的应变来推算磁致伸缩材料处的磁场强度,然后由磁场强度公式来计算磁致伸缩材料与锚之间的距离,从而对锚定位。与现有测量技术相比,解决了传感器无法在土中测量及无线传感器安装在锚上测量的误差。能够对海洋岩土试验中锚轨迹进行精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77964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87533.8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水压自承特性的复合型海底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领域。针对传统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难以满足复杂地质条件下长距离水下隧道的施工建设要求、抗震性能差、易发生突水事故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先盾构后顶管的组合式长距离海底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在盾构界面与二次顶管空隙填充柔性防水、抗震材料,并将水引入围岩内侧,利用海水连通式自平衡特性加强围岩承载能力。给出了利用水压自平衡提升围岩支护效果的算法,并提出了刚性壳-弹簧阻尼-接触面的抗震结构模型。与现有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相比,解决了传统长距离海底隧道易透水、难施工、抗震能力差的问题。是一种适合复杂海况、地质条件的新型海底隧道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55509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910014491.8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E02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海洋土全流触探系统及测试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领域。采用轴长比为0.4的椭圆截面探头进一步降低探头阻力系数引起的测试误差,并给出了探头阻力系数、阻力系数误差与轴长比的线性关系;将光纤光栅布置于探杆外壁,替代传统压感传感器,在循环贯入过程中测试探头端部阻力及侧向摩阻力;基于全流理论利用土塑性力学的极限分析法,从理论上给出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算法,并结合探头、探杆的几何形式比给出了对应的算法;在椭圆探头布设孔压传感器,测试贯入过程中孔压变化;与现有测试技术相比,降低了由探头阻力系数难以控制引起的测量误差,优化了海洋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测试方法,能够对海洋软土的抗剪强度进行精准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27983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112123.9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相淤泥复合固化剂,按质量分数计,海相淤泥复合固化剂由以下原料组成,各原料组分占海相淤泥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水泥8%-15%,硅灰5%-10%,草木灰10%-20%,NaOH:0.5%-1.5%。本发明通过利用废料硅灰和草木灰具有很好的吸水性的特点,更有效的降低了海相淤泥的含水率;且草木灰的水溶液显碱性,可以和NaOH同时增加固化淤泥的pH值,更加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来达到最佳的固化效果。可以解决水泥用量大、耗能多、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多的问题,并且可以实现节约资源和废物利用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87719.6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营造深水环境的桩土相互作用模型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海洋岩土工程领域。该试验装置包括模型主筒、制样增容筒、加载试验筒、模型承重底座、模型加载顶盖、供水供气系统和加载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本发明通过不锈钢模型筒与法兰盘结合,实现密封以及承受高水压与气压作用,完成深海沉积物形成以及深水环境模拟;通过加载试验筒中的反力支撑系统实现桩基的位移控制;通过加载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控制横向加载系统和轴向加载系统施加水平动荷载和轴向静荷载,完成土体扰动对桩基承载力影响的研究;综合土压力计与孔压传感器测量数据,确定桩基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承载力变化规律以及桩周土的强弱时变演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34145.3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观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投弃式深海浅层土体强度长期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搭载于海床式勘探设备、船舶、潜艇或者飞机,进行投弃式安装。该装置包括外壳、探头、三级贯入机构、传输组件、存储组件和配重块部分。可开展船载式、潜艇载式或机载式发射贯入试验,也可通过海床式勘探设备开展静压贯入试验。可通过间歇式三级贯入,长期监测深海浅层土体的贯入强度,进而计算不排水抗剪强度。本发明装置使用灵活、操作简便、探测效率较高、硬件成本较低,是对高精度原位测试仪器的重要补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