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发生元件、离子发生装置、电气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621182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910160487.9

    申请日:2004-05-10

    Abstract: 一种离子发生机,具有的离子发生元件(10)构成为:至少具有各自1个安装或者印刷在1个电介质(11)上的、用于发生正离子的第1放电部(12)和用于发生负离子的第2放电部(13),第1、第2放电部(12)、(13)将设置在电介质(11)的表面上的第1、第2放电电极(12a)、(13a)与埋设在电介质(11)的内部的第1、第2感应电极(12b)、(13b)分别作为一对并各自形成,在电介质(11)的同一平面上相互分离独立地配置。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发生的离子彼此之间的中和,能够有效地放出正、负两方的离子,能够进一步提高离子发生效率。

    离子发生元件、离子发生装置、电气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791467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480013304.6

    申请日:2004-05-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元件(10)构成为:至少具有各自1个安装或者印刷在1个电介质(11)上的、用于发生正离子的第1放电部(12)和用于发生负离子的第2放电部(13),第1、第2放电部(12)、(13)将设置在电介质(11)的表面上的第1、第2放电电极(12a)、(13a)与埋设在电介质(11)的内部的第1、第2感应电极(12b)、(13b)分别作为一对并各自形成,在电介质(11)的同一平面上相互分离独立地配置。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发生的离子彼此之间的中和,能够有效地放出正、负两方的离子,能够进一步提高离子发生效率。

    放电装置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52938U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20323216.0

    申请日:2015-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T19/04 H01T23/00 H05F3/04

    Abstract: 提供能长期维持正极放电电极和负极放电电极这两者的性能的放电装置。放电装置(100)具备被施加正电压而放电的正极放电电极(11)和被施加负电压而放电的负极放电电极(21)。正极放电电极(11)的外周面和负极放电电极(21)的外周面由不同的材质构成。

    离子发生装置和使用该离子发生装置的电气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3456733U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20467057.3

    申请日:2013-08-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高效产生离子的安全的离子发生装置。在该离子发生装置中,针电极(1、2)的顶端部朝向Z方向在X方向排列并从箱体(10)突出。用保护罩(12)覆盖针电极(1、2)的顶端部,保护罩(12),以从Z方向能看到针电极(1、2)的顶端的方式设有孔(13a、13b),并且以从Y方向能看到针电极(1、2)的方式设有开口部。针电极(1、2)的顶端部以通过孔(13a、13b)看开口部时能够目视到的方式配置在将孔(13a、13b)和开口部直线连接的区域内。因此,能将在针电极(1、2)顶端部产生的离子高效向箱体(10)外释放出。能防止用户与针电极(1、2)的顶端部接触而使手指等受伤。

    离子发生装置和使用其的电气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3277966U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20182650.3

    申请日:2013-04-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使用2根针电极有效地发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发生装置。其具备:发生正离子的第1针电极(1);与第1针电极(1)一并设置、发生负离子的第2针电极(2);搭载第1针电极(1)和第2针电极(2)的基板(6);以及收纳基板(6)的箱体(10),第1针电极(1)和第2针电极(2)的顶端部从箱体(10)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将第1针电极(1)和第2针电极(2)的间隔设为70mm以上,由此能将在针电极(1)、针电极(2)的顶端部发生的离子有效地释放到箱体(10)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