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工程设计成果的三维会审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8740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810658360.9

    申请日:2018-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电站工程设计成果的三维会审方法和系统,用于对变电站进行三维模型设计和会审展示,包括:从变电站二维设计图纸上采集设计要素;对二维设计图纸的设计要素进行要素过滤优化;选取过滤优化后的设计要素,通过三维建模软件生成变电站三维模型;对变电站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和三维图纸校审,得到三维设计初图;对生成的三维设计初图进行图像渲染,得到变电站会审三维设计图纸;进行变电站会审三维设计图纸的出图和展示。本方法和系统针对目前二维图纸表达设计意图和工程构造不清晰不直观可阅读性差的缺点,采用三维设计模型和图纸结合的会审技术,直观展示三维设计模型,为变电站工程设计成果的三维会审提供便利。

    一种变电站工程临建布置三维模拟设计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1749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810658287.5

    申请日:2018-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电站工程临建布置三维模拟设计方法和系统,用于对变电站工程进行临建布置的三维显示,包括:从变电站二维设计图纸上采集设计要素;对设计要素进行要素过滤优化;选取过滤优化后的设计要素,通过三维建模软件生成变电站三维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将临建设施数据输入三维模型,并与变电站工程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对三维模型进行合理性检查,直至检查合理,得到并展示变电站工程临建布置三维设计模型。本方法和系统将三维模拟技术真正用于变电站建设项目全过程临建规划设计,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从投标阶段到施工阶段的现场布置设计,解决传统设计方法绘制慢、不直观、调整多的缺点,避免施工后的环保、消防及安全隐患。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气设备运行数据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257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04142.5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气设备运行数据分类方法,属于电网数据服务领域,涉及BP神经网络模型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电气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分类模型搭建模块以及数据分类模型应用模块。其中,电气设备数据采集模块主要是将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和整合,并将获取的数据传输至模型建立模块;分类模型搭建模块主要是将数据进行训练,确定和修正模型参数,形成数据分类模型,以便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数据分类模型应用模块则是将已经建立的模型运用于实际运行过程中,来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本方法具有可靠性高、运用能力强以及预测能力好等优点,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电网设备运行数据的各个分类场景中,例如正常、异常以及无效数据的分类等方面。

    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成果辅助线路工程竣工验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8056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810605685.0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一种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成果辅助线路工程竣工验收的方法,包括采用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输出造价工具,结合电力建设工程土建专业的算量规则和电气安装、输电线路专业的提资信息需求,形成计算规则库、清单定额匹配库以及造价信息提资标准;采用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利用激光雷达扫描生成点云数据,对线路走廊地形进行三维实景建模;通过对比将激光雷达三维线路模型进行转换,叠加到三维设计成果;研究线路走廊内地物与导线的安全距离的检测计算,分析线路走廊内的净空距离、交叉跨越检查项目,确定输电线路工程是否满足验收要求。本发明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辅助线路验收检查,为输电线路的验收提供更快速、高效和科学的手段。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余土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0046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1581229.3

    申请日:2018-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方处理方法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余土处理方法。在杆塔基础布置测点,获取测点的高程值,计算出杆塔基础施工现场的三维数值高程模型,通过获取的高程值计算杆塔基础施工现场的地形坡度值,基于地形坡度值识别施工现场的塔位类别,通过三维数值高程模型计算杆塔基础施工过程中无法自行消纳的土方即弃土,根据塔位类别和弃土量选取相应的余土处理方案。本发明采用的余土处理方案能够精确估算开挖产生的余土量、施工能够自行回填的消纳量以及最后无法回填的弃土量,通过与地形坡度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完全对应地形结构的余土处理方案,能够最大程度的契合杆塔基础所处地形地貌,减少了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