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40413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0209296.1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林 , 刘宏君 , 江翼 , 赵坤 , 赵子根 , 胡胜男 , 冯振新 , 刘正阳 , 杜振波 , 陈钊 , 张静 , 房体友 , 周竹君 , 周正钦 , 侯亮 , 冯亮 , 李荣昌 , 乔克 , 李敏姝
IPC: H04L12/24
Abstract: 一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通讯链路故障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解析SCD文件,获取GOOSE/SV虚回路信息,进而获取发送端设备,接收端板卡,端口信息;解析SPCD文件,获取过程层网络信息,形成每段路径Path的集合;解析上送的断链告警信息,通过发送端设备,接收端板卡,端口信息和网络拓扑结构中的Path集合获取虚回路的发送端板卡和端口,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端口,路径集合;结合装置当前通讯状态计算端口故障概率;按照故障概率的高低,依次排查相应的设备。该方法简单、可靠、有效、将有助于快速定位通信故障点,保证二次回路的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12203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342817.7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带电运检辅助分析方法,根据变电站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带电运检策略,也可以由带电运检人员指定带电运检策略,然后根据带电运检策略调度多种传感器的使用,在低故障率情况下使用较少传感器进行带电运检,在高故障率情况下使用所有传感器带电运检,既提高带电运检效率,也节省传感器资源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6893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610312300.2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应用于变电设备一体化运维检修的智能运检系统,它包括智能运检盒子、检测仪器、移动控制设备和服务器;所述智能运检盒子的数据输入端与检测仪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移动控制设备通过802.11协议与智能运检盒子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服务器通过3G/4G网络与智能运检盒子进行实时数据传输。本发明通过构建变电设备运检现场侧和中心侧的互通体系的“中转智能体”,可利用移动互联实现现场数据的规范化,工作的规范化,为变电设备的运维检修现场工作规范提供支撑和指导,并具有一定数据分析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24147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1423780.5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张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在线监测大数据分布模型构建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变压器在线监测大数据;将变压器在线监测大数据进行等间距分组;用分组端点数据代替变压器在线监测大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分组端点数据的初始分布模型参数;将初始分布模型参数作为初值,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计算变压器在线监测大数据的最终分布模型参数。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对变压器在线监测大数据进行分布模型构建时,由于数据量过大,而造成的分布模型参数计算异常及计算时间冗长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8033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64272.4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S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功率可监测激光供能装置,同时公开了一种功率可监测激光供能装置的监测方法;包括激光模块、准直耦合器、传导光纤和光伏模块,所述传导光纤的输出端上设有激光分束器,激光分束器的输出端A与光伏模块相对设置;还包括功率探测模块和能量管理模块,功率探测模块与激光分束器的输出端B相对设置,能量管理模块分别连接功率探测模块和光伏模块;本发明结构合理,通过分束器将激光的1%输出功率提供给功率探测模块,再根据算法获得激光的损耗从而计算出光伏模块的实时功率,同时将功率探测模块采集的信号发送给能量管理模块进行参考对比,能量管理模块对激光供能装置进行实时功率调节,从而提高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08575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271067.9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带电实时运检装置兼容性接口适配设备及方法,用于连接不同接口类型的传感器,包括CPLD、输出地址选择器、数据选择器、电源线、地线、S1信号线、S2信号线、S3信号线和S4信号线;所述电源线和地线为传感器供电,通过所述CPLD实现接口之间的握手协议识别,用于判别接口类型和传感器的供电要求,从而通过输出地址选择器能选择器选择数字信号的输出,实现握手信号的接口适配。通过本发明使运检人员可根据运检任务要求选配不同的传感器,不用考虑传感器的接口形式,可直接进行插拔的兼容性接口设计以及可扩展的无线接口。
-
公开(公告)号:CN10612731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38460.1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善因子与经济性的电力设备维修策略选择方法,对于每个改造方案中电力设备各维修与改造项的改造对象,确定其改善因子k,计算维修策略中每一年的预防性维修费用CPM、纠正性维修费用CCM和电能损失CLP,计算维修策略的经济性指标净现值NPV和收益投资比B/I。根据经济性指标,从各方案中选出最优的维修策略。本发明通过建立经济性评价模型,从变电站电力设备的多个不同维修方案选出综合最优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207250955U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20335146.0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林 , 冯亮 , 江翼 , 赵坤 , 胡胜男 , 冯振新 , 刘正阳 , 皮本熙 , 房体友 , 周竹君 , 周正钦 , 王鑫 , 周文 , 张亮 , 侯亮 , 刘宏君 , 李荣昌 , 乔克 , 李敏姝
Abstract: 一种预制舱模块化机柜结构,涉及预制舱内模块化二次屏柜优化结构。预制舱模块化机柜结构,屏柜(1)固定在舱体(3)预留的屏柜槽钢(31)上,舱内地板与舱体底部间预留走线空间,不设底座,屏柜(1)之间联通,屏柜(1)的面板之间设有柜间挡板(2),舱门为折叠门,屏内、屏间接线端(5)为航空插头模式。本实用新型按照“一体化设计,框架式装配、功能区划分”的模块化设计理念,采用舱体与框架、设备的一体化设计模式,打破原有屏柜隔离的束缚,实现预制舱与二次设备有机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206162656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0427141.6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应用于变电设备一体化运维检修的智能运检系统,它包括智能运检盒子、检测仪器、移动控制设备和服务器;所述智能运检盒子的数据输入端与检测仪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移动控制设备通过802.11协议与智能运检盒子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服务器通过3G/4G网络与智能运检盒子进行实时数据传输。本实用新型通过构建变电设备运检现场侧和中心侧的互通体系的“中转智能体”,可利用移动互联实现现场数据的规范化,工作的规范化,为变电设备的运维检修现场工作规范提供支撑和指导,并具有一定数据分析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6805322U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20335166.8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林 , 侯林 , 江翼 , 赵坤 , 胡胜男 , 冯振新 , 刘正阳 , 罗传仙 , 徐进霞 , 朱诗沁 , 谷凯凯 , 曹旭 , 李梦齐 , 林亚 , 刘宏君 , 侯亮 , 冯亮 , 李荣昌 , 乔克 , 赵亮 , 张烨
IPC: G05D23/20
Abstract: 一种预制舱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空调(1)、加热器(2)、通风扇组(3)和温度控制装置(4),温度控制装置(4)包括温度控制单元(41)、温湿度监控用传感器(42),温湿度监控用传感器(42)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温度控制单元(41);空调(1)安装在舱内屏前走道正上方,三等分位置布置两台空调,空调控制器(11)控制端连接至温度控制单元(41);加热器(2)安装在舱内下部,加热器控制器(21)的控制端连接至温度控制单元(41);通风扇组(3)包括进风单元(31)、出风单元(32)、过滤网,通风扇组控制器(33)的控制端连接至温度控制单元(41)。本实用新型减轻空调长时间运行压力,延长空调使用寿命,保障舱内温度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