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938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52793.1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 中南民族大学
IPC: H02J3/36 , H02M7/5387 , H02M7/48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直流配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背靠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弱电网低电压治理方法。在弱电网配电系统中,配电线路距离长,导致线路阻抗大。当其用户用电时,用户电压下降明显。在本发明中,弱电网交流母线将交流电输送到配电网侧的MMC。此时MMC工作在整流模式,输出端直流电压高于原交流电压。MMC将在原有交流线配送直流电至用户端的MMC。此MMC工作在逆变模式,将直流母线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送给用户。最终,通过背靠背MMC提高弱电网配电线路上的电压,解决弱电网用户电压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52627.7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储充电站经济运行费用和负荷方差优化的方法,在基于对充电站内的最大光伏发电功率以及站内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功率的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同时建立充电站经济运行费用和负荷方差的目标函数组成的双目标模型,然后利用LSTM算法和GA‑BP算法对光伏发电功率和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功率准确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NSGA‑II算法对双目标模型求解。本发明基于在完整优化周期对站内最大光伏发电功率和电动汽车需求功率的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对目标函数计算,即优化充电站周期内系统经济运行费用和负荷方差,此项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光储充电站系统控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66178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20632.3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8 , G06F16/215 , G06N3/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网台区电压曲线相似性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台区相关数据的获取,所述台区相关数据包括:变电站、10kV线路与台区的正确对应关系、台区名称、台区地址码、台区出口电压数据;B、基于步骤A获取的台区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C、根据步骤B预处理后的数据,生成训练数据;D、根据步骤C生成的训练数据,基于神经网络训练得到台区电压曲线相似性的确定模型。本发明所提的配网台区电压曲线相似性的判断方法,可实现台区电压曲线相似性的准确判断,为台区线变关系校验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89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04740.X
申请日:2025-04-02
Applicant: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科技创新项目的进度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项目周期管理技术领域,获取科技创新项目的共享资源调度信息,在共享资源调度信息中提取各个进度周期的资源调度数据;通过对应的资源调度数据分别确定各个进度周期的数据溯源度,根据对应的数据溯源度和进度周期产生的项目科技创新信息确定各个进度周期的周期效益系数;获取调度竞争数据,使用调度竞争数据构建共享资源的竞争分配域,依据各个周期效益系数对竞争分配域进行效益扰动,得到扰动分配序列;基于扰动分配序列对科技创新项目中各个进度周期的共享资源分配进行调整,本申请可以解决进度周期优先级冲突的问题,从而有效分配共享资源,以提高科技创新项目中的资源分配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4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95180.X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应急供电恢复方法,包括:建立台区应急供电恢复系统;建立基于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微应用框架,包括通用源网荷储接入APP和源网荷储协同应急恢复APP;通用源网荷储接入APP基于统一的通讯协议框架、采用可配置的物模型以及可扩展的通讯协议插件技术,实现各类端设备统一接入;源网荷储协同应急恢复APP基于台区智能融合终端边缘计算,采用自动化切换控制策略,实现在不同紧急情况下,配电台区内源荷储之间的并离网快速切换和协同,最大限度保障关键负荷的可靠供电。本发明通过协调配电网内电源侧、网络侧、负荷侧以及储能侧,大幅提高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缩短上级电源失电恢复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3424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25979.4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无人机自主巡检的异构地面支撑网络部署方法,包括:基于地面节点、天线及改造费用三部分,构建无人机地面支撑网络的建设成本估算模型;基于建设成本估算模型,根据无人机空地通信传输时延、地面网络节点部署位置两个约束条件,面向无人机地面支撑网络建设成本最小化目标构建问题模型;针对所构建的问题模型,采用团覆盖率最大化的节点搜索算法进行问题求解,实现对给定无人机巡检任务覆盖区域条件下的无人机自主巡检地面支撑网络的部署设计。本发明可解决针对给定巡检任务覆盖区域条件下,无人机地面支撑网络的建设和部署难题,实现了对网络节点部署位置的自动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759568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261416.3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 , 湖北中恒善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长距离低压供电问题串联型治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整流模块、逆变模块、储能电池模块、控制系统专用模块、通讯模块及旁路开关;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串联后接在交流配电网及用户侧之间;储能电池模块与整流模块、逆变模块之间的直流母线相连;控制系统专用模块与整流模块、逆变模块、储能电池模块及旁路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旁路开关接在交流配电网及用户侧之间。本发明针对偏远弱联电网长距离低压单户独立供电场景这一典型用电场景,以串联方式接入用户侧前端,实现用户侧与线路侧的隔离,通过最优能量控制策略,开展微网供电技术研究,降低供电成本,满足线路末端用户用电需求,解决目前农网中存在的缺电、限电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060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83653.7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现场快速置换六氟化硫/氮气混合绝缘气体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六氟化硫气体回收装置、六氟化硫/氮气混合气体充补气装置、高精度压力表;六氟化硫气体回收装置、六氟化硫/氮气混合气体充补气装置分别通过管路与GIS气室取气口相连接,连接管路上装有高精度压力表;六氟化硫/氮气混合气体充补气装置与GIS气室取气口连接管路有电磁阀V1,由电磁阀V1控制气体流动状态;六氟化硫气体回收装置与GIS气室取气口连接管路有电磁阀V2,由电磁阀V2控制气体流动状态。本发明可减少现场将GIS气室内纯六氟化硫气体更换为六氟化硫/氮气混合气体所用时间,大幅度提升现场工作效率,具有原理科学、操作方便、气体置换效率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5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1383736.8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偏远弱联电网电压问题的并联型综合治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通讯模块、控制系统专用模块、整流逆变模块与储能电池模块为核心,针对多支路辐射型架构供电场景,以并联的方式接入弱联电网台区各关键节点,通过最优能量控制策略,以保障节点电压正常,降低供电成本,满足低电压台区用户用电需求,能够极大地提升偏远地区弱联电网电能质量,提高用电可靠性,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用户用电需求,有效解决目前弱联电网中存在的缺电、限电等电能质量痛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5956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61416.3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 , 湖北中恒善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长距离低压供电问题串联型治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整流模块、逆变模块、储能电池模块、控制系统专用模块、通讯模块及旁路开关;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串联后接在交流配电网及用户侧之间;储能电池模块与整流模块、逆变模块之间的直流母线相连;控制系统专用模块与整流模块、逆变模块、储能电池模块及旁路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旁路开关接在交流配电网及用户侧之间。本发明针对偏远弱联电网长距离低压单户独立供电场景这一典型用电场景,以串联方式接入用户侧前端,实现用户侧与线路侧的隔离,通过最优能量控制策略,开展微网供电技术研究,降低供电成本,满足线路末端用户用电需求,解决目前农网中存在的缺电、限电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