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0171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795674.0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法的电能质量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包括确定各个电能质量指标顺序,基于层次分析法完成各指标主观权重的分析,运用专家调查法获得各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客观权重,运用变异系数法按照各指标在电能质量观测值变异程度对权重进行赋值,采用模糊算法考虑全部因素对电能质呈的好坏影响程度进行评价,求得综合权重。通过结合主观赋权的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调查法,客观赋权的熵权法与变异系数法,建立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评估模型对权重进行优化处理,得到模型最优权重,采用模型进行电能质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65245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270075.7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酒店能耗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单位面积能耗和第一单位房间能耗,第一单位面积能耗为所有酒店的单位面积能耗的均值,第一单位房间能耗为所有酒店的单位房间能耗的均值;获取第二单位面积能耗和第二单位房间能耗,第二单位面积能耗为待管理酒店的单位面积能耗,第二单位房间能耗为待管理酒店的单位房间能耗;根据第一单位面积能耗、第二单位面积能耗、第一单位房间能耗和第二单位房间能耗,控制待管理酒店能耗。本发明还公开的相应的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有效控制待管理酒店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63457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269372.X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垃圾分类场景的供需互动电厂提效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获取用户的垃圾分类投放信息;第二终端获取垃圾发电厂的电厂提效收益信息;服务器基于电厂提效收益信息确定电费补偿基数;服务器基于垃圾分类投放信息确定设定分类用户,设定分类用户为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大于预设值的用户;服务器基于电费补偿基数,向设定分类用户补偿电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用户的垃圾分类投放信息和垃圾发电厂的电厂提效收益信息,自动向设定分类用户补偿电费,以降低促进居民用户准确实施垃圾分类所需的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67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11515473.X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就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二阶锥优化的考虑分布式新能源加入下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的求解方法,为达到所述目的,基于分布式新能源选址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建立模型的目标函数后对目标函数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目标函数加以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改变后通过计算得出系统的最大供电能力。采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建立了TSC模型,通过最终的模型确定配电网的可靠性,并且可以以此为依据对配电网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0109416.0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针对高渗透新能源的储能容量及运行策略配置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网侧的配置技术领域。所述配置方法包括:获取预定区域的供电出力曲线以及用户负荷功率曲线;根据所述供电出力曲线和用户负荷功率曲线确定平衡功率曲线;根据所述平衡功率曲线确定对应的平衡功率频域曲线;获取所述预定区域的可调峰供电以及储能设备的响应速度特征;根据所述响应速度特征对所述平衡功率频域曲线进行分割,以得到多个周期段的周期频域曲线;根据所述周期频域曲线获取储能设备的运行策略。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该配置方法及系统由于同时结合了供电、用电以及储能设备的特征,使得配置的运行策略更加合理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22531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57078.8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翾 , 刘箭 , 王源涛 , 王凯 , 叶轩 , 刘兴业 , 孔锋峰 , 周国华 , 汤霄 , 霍凯龙 , 许瑞 , 徐小业 , 於岳祥 , 沈海江 , 史碧航 , 胡岩冰 , 赵淑威 , 殷建波 , 漏亦楠
IPC: G05B19/418 , G06F18/22 , G06F18/23213 , G06F18/243 , G06F18/27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985 , G06N7/02 , G06N5/01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设备运行模组的参数配置优化方法和系统,通过分层次管理法对柔性设备中的运行模组进行层级划分,形成多层级运行模组结构;采集各层级运行模组的历史运行相关数据确定其性能评价阈值、运行状态阈值和配置参数敏感度;通过实时监控各层级运行模组的运行状态和性能评价数据,在超过阈值时生成配置参数表,并分析其运行状态与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提取并计算配置参数表中配置参数的重要度,生成配置参数集;对各层级运行模组进行敏感度分组并构建其配置参数调整量与性能间的映射关系,生成渐进式调整规则以对配置参数集进行优化,实现对柔性设备中运行模组配置参数的精细化调节,以提高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381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34413.7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境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探测装置获取多种环境监测数据,探测装置包括多种环境监测传感器;将多种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给云服务平台,云服务平台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基于每种环境监测数据的设定区间范围确定异常数据;根据异常数据,触发相应的调节装置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调节;云服务平台获取用户在人机交互界面手动调整环境控制参数的调整行为数据,根据调整行为数据对所述环境监测数据的设定区间范围进行动态调整。本申请使环境控制更加精准和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92672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11388115.4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6/904 , G06F16/29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基于热力图像的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得到的设备参数分别获取各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以及当前运行数据;得到训练后表征变电站各设备老化趋势的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向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中导入各设备的当前运行数据,得到输出结果;根据输出结果结合各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绘制表征不同预测年限以及对应故障类型的热力图像。基于变电站中设备的运行数据对每台设备可能发生故障进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推测,确定每台设备可能发生故障的具体年限,并将当前区域内全部设备可能发生故障的年限以热力图这一方式进行直观呈现,便于快速确定需要进行维修的设备,从而尽可能降低实际发生故障带来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5052.X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调峰的温敏负荷灵活性挖掘方法。该方法是构建一天中各时段的各温敏负荷灵活性运行可行域,将各温敏负荷灵活性运行可行域投影至预测的尖峰负荷时段得到低维灵活性运行可行域。使用低维灵活性运行可行域的系数矩阵计算各温敏负荷距离,将大量异构温敏负荷聚类为K个温敏负荷集群。对每个集群计算温敏负荷的低维平均可行域,对其进行仿射变换得到每个集群的运行灵活性描述,对所有集群进行尖峰负荷时段的优化调度得到各集群的用电曲线,通过仿射变换得到各温敏负荷于尖峰负荷时段的削减负荷曲线,从而实现调峰。提升了大量异构温敏负荷的尖峰负荷时段可调节能力,为电力系统尖峰负荷削减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27377.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能源消费侧碳排放量的方法和系统,消费侧碳排放包括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产生直接碳排放的领域包括大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和电力领域,在各领域内,根据各类能源消耗在本领域能源消耗的占比、各领域内各行业产值、单位能耗及各类能源碳排放影响因子,计算各类别能源碳排放量,获得各领域所有类别能源产生的直接碳排放量;根据外购电力计算使用外购电力产生的间接碳排放量,从能源产生途径准确量化能源碳排放量。本申请能够快速分析及量化评估低碳城市能源消费侧各相关领域碳排放数值,为能源消耗侧碳排放量提供精确计算依据,提高低碳城市评估的精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