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143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17498.5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N3/045 , G06Q30/02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能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能系统的电力能源需求动态管理方法及装置。管理方法包括:沿配电线路构建多个用电用户结构树;分别获取各个用电用户结构树对应的目标神经网络模型;当配电线路新增用电用户时,选取与新增用电用户结构树相似度最大的原有用电用户结构树所对应的目标神经网络模型对新增用电用户的能耗进行预测,获取第一能耗预测数据;当配电线路新增用电设备时,基于新增用电设备子节点对新增用电设备的原有用电用户的能耗进行预测,获取第二能耗预测数据;根据第一能耗预测数据、第二能耗预测数据对配电线路的能源进行调配管理。本发明能够科学地管理和监测能源需求,为能源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134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403168.2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能耦合系统的潮流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能源管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天然气网络模型、供热网络模型、电力网络模型和耦合设备模型;根据天然气网络模型、供热网络模型、电力网络模型和耦合设备模型,得到多能耦合系统的稳态模型;根据多能耦合系统的稳态模型,得到多能耦合系统的非线性代数方程;根据非线性代数方程和连续牛顿法,得到多能耦合系统的五阶精度解和四阶精度解;根据五阶精度解和四阶精度解,得到多能耦合系统的潮流。通过多模型参与计算提高了潮流计算精度,同时连续牛顿法改善了多能耦合系统的潮流计算的收敛性,提高了运算速度,为多能耦合系统规划、可靠性评估、运行调度等提供精准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01275.6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连续牛顿法的多能系统潮流控制方法,多能系统潮流控制方法包括:测量得到天然气系统内多个第一参数,并建立天然气系统模型;测量得到供热网络系统内的多个第二参数,并根据建立供热网络模型;测量得到电力网络系统内的多个第三参数,并建立电力网络模型;测量得到电气热系统内耦合设备的多个第四参数,并建立电气热系统的耦合设备模型;根据天然气系统模型、供热网络模型、电力网络模型和电气热系统的耦合设备模型建立电气热多能系统稳态非线性代数模型,并使用Dormand⪻(4)格式求解得到第一结果,实现电气热多能系统稳态潮流的鲁棒解算,进而实现对多能系统的最优控制。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电气热多能系统稳态潮流的鲁棒解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69881.4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新能源的区域电网的源网荷储协同调节方法,所述协同调节方法具体为:获取区域电网的历史运行数据,确定区域电网的运行场景集;调取每个运行场景对应的储能设备的历史储能数据以及历史负荷数据,分别确定每个运行场景下储能设备和新能源的电网调节参与度以及储能设备的调节潜力,分别对区域电网的运行数据以及新能源出力进行预测,确定未来每个时间段内区域电网的运行场景,根据对应的储能设备和新能源的电网调节参与度以及储能设备的调节潜力,结合新能源出力预测结果制定未来每个时间段内储能设备和新能源参与电网运行的调节方案。本发明能够调整新能源和储能设备参与电网运行的策略,提高区域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87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86251.3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甬城配电网建设分公司
Inventor: 王州波 , 娄一艇 , 李琪 , 崔林宁 , 黄俊惠 , 翁格平 , 马丽军 , 江涵 , 翁秉宇 , 蔡振华 , 任娇蓉 , 杨建立 , 叶木生 , 韩寅峰 , 刁永锴 , 郑瑞云 , 孙晨航 , 张之桢 , 彭亮 , 竺海波 , 王凯 , 陈晗文 , 秦昊 , 谢涌 , 徐琪森 , 顾芝瑕 , 黄俊 , 陈磊 , 张俊 , 杜铮 , 朱启东 , 丁武 , 李晨辉
IPC: H02J3/06 , H02J3/46 , G06N3/12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全要素资源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网系统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电网中各个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将电网中各个设备作为图节点,构建图节点之间的连接边,基于图节点和连接边构建电网对应的电网拓扑图,结合图节点的节点特性以及连接边对应的线路特性确定图节点对应的节点权重以及连接边对应的边权重,根据电网的电气参数,确定电网拓扑图的潮流方程;根据潮流方程,确定电网中多条线路的功率耗损构建耗损目标函数,根据电网中各个设备对应的成本信息构建成本目标函数,结合第一约束条件以及第二约束条件,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对耗损目标函数以及成本目标函数进行求解,确定电网对应的协调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711429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71651.4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流调控方法,所述调控方法具体为:对每个能源子系统当前的需求响应潜力进行评估;获取综合能源系统内能源子系统间的流通关系和能源转换效率,根据能源子系统之间的流通关系和能源转换效率确定能源流通路径以及各能源子系统对应的能流梯度等级;根据综合能源系统的历史负荷信息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负荷进行预测,根据综合能源系统的负荷预测结果、各能源子系统的能流梯度等级以及对应的需求响应潜力的评估结果制定能流调控方案,并根据能流调控方案进行能源流通调控。本发明能够在满足负荷需求的同时考虑到能源转换所带来的损耗,使得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流调控更加合理,保障综合能源系统的供需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71142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71244.3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用户侧需求响应方法,所述用户侧需求响应方法具体为:对用户侧产业进行产业集群划分,确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灵活性负荷资源;基于能源类型对灵活性负荷资源进行分类,对每种灵活性负荷进行关联性分析并确定每种灵活性负荷的需求响应机制,以此整合灵活性负荷资源的需求响应资源;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用户侧的用能数据和供能侧的供能数据满足用户侧需求响应的触发条件时,根据整合后的需求响应资源进行用户侧需求响应。本发明能够根据灵活性负荷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对应的需求响应机制整合需求响应资源,以此进行用户侧需求响应,使得用户侧需求响应能够更加符合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实际用能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48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318680.7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甬城配电网建设分公司
Inventor: 蔡振华 , 孙圳 , 韩寅峰 , 翁格平 , 王州波 , 李琪 , 娄一艇 , 郑瑞云 , 任娇蓉 , 翁秉宇 , 黄俊惠 , 叶木生 , 刁永锴 , 孙晨航 , 张之桢 , 崔林宁 , 陈晗文 , 彭亮 , 竺海波 , 王凯 , 秦昊 , 顾芝瑕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2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碳排放强度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网控制技术领域;配电网碳排放强度预测方法包括:获取节点对应用户的历史用电数据,进而得到用户对应的用电特征;根据用电特征,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用户行为模型;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得到每个用户的当前用电数据,将用户的当前用电数据输入用户对应的用户行为模型,得到用户在预设未来时间段的未来用电数据,进而得到用户在预设未来时间段的碳排放强度;根据每个节点对应的用户在预设未来时间段的碳排放强度,得到配电网在预设未来时间段的碳排放强度。本发明基于每个节点的对应用户的碳排放强度,实现对配电网的碳排放强度的精准预测,提高了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5709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14964.7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浙江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5/02 , G06N20/00 , G06F9/5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边端协同的电力系统运行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力系统的当前运行数据;采用云端下发的训练好的智能体对所述当前运行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当前时刻的当前控制策略;其中,所述训练好的智能体采用与孪生仿真体交互得到的经验数据通过SAC算法训练得到,所述孪生仿真体是通过对现有电力系统中电网设备的实际原型状态数据在状态空间中进行数字孪生仿真得到的;根据所述当前控制策略控制终端动作。本发明将通过SAC算法训练得到的智能体应用到目标电力系统生成控制策略,无需针对目标电力系统单独训练模型,减轻了模型训练的工作量,并且提高了电力系统上线运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90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89258.8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系统的多能预测及调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园区的电网多源数据;根据电网多源数据将园区分级为多个级别的用电片区、预测各个用电片区的用电负荷以及预测园区的新能源出力,其中,用电片区包括第一级别用电片区,新能源出力包括风电站以及光伏电站出力;根据新能源出力构建多个多能供电组合方案,其中,各多能供电组合方案至少包括预设单位的风电与光伏发电的组合;根据用电负荷将多能供电组合方案分别与各个用电片区进行供电调度匹配,包括,将多个多能供电组合方案分配至第一级别用电片区,以同时向第一级别用电片区进行供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提高电网供电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