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5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74725.2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321 , G06F18/20 , G06N5/04 , G06N7/01 , H02J3/2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5G基站备用储能的主动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供电节点的可靠性指标和5G基站的通信负载特性,获取5G基站备用储能电量评估结果;获取配电网历史数据,构建初始数据矩阵,采用变分贝叶斯高斯混合模型对初始数据矩阵进行聚类分析,构建配电网的典型日场景集;建立考虑5G基站备用储能的主动配电网扩展规划模型;将主动配电网扩展规划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并求解,同时得到最优的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案和5G基站备用储能的模拟运行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充分利用5G基站的备用储能资源,实现主动配电网更精确可靠的扩展规划,在降低配电网规划成本的同时也能减少通信网络运营商的用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49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33694.9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元协同的配电网主动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通过设置智能软开关装置和储能装置,将智能软开关装置连接在配电系统多条交流馈线的末端,实现多条交流馈线之间的柔性互联,形成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网,对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调节;将储能装置连接在智能软开关装置上,与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交流馈线建立本地通信,辅助智能软开关装置对配电网的有功功率进行能量管理。本发明在有功‑无功联合调控的基础上,通过主动管理和协调控制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在不依赖馈线间通信的条件下,实现柔性互联系统在不同工况下互联馈线的电压越限治理以及系统对DG的有效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3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60616.X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工业用户用电可调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用电可调能力评估方法,包括:基于典型水泥工业生产流程,建立水泥工业用户工艺流与能量流等效模型;建立水泥工业用户用电可调能力评估模型,以水泥工业用户用电可调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基于水泥工业用户工艺流与能量流的等效模型,考虑工序调节、工序耦合、物料储备库容量、生产计划以及多能源转换与利用,建立水泥工业用户用电可调能力评估模型的约束条件。本发明可实现水泥工业用户用电可调能力的有效评估,提升水泥工业用户参与面向电网的需求响应互动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789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676163.7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06 , H02J3/00 , H02J3/14 , H02J3/38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源‑网‑荷协同的连锁故障阻断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考虑元件故障级联演化的时空特性,建立过载主导型连锁故障仿真模型,生成故障链,并计算停电风险指标;考虑系统故障反应能力及应对性价比,计算时间‑风险综合重要度指标,确定阻断控制策略在故障发展中的最佳投入位置;在源、网、荷侧分别考虑燃气机组爬坡快速性、灵活的网络拓扑切换特性和负荷分级特性,构建基于源‑网‑荷联合调整的阻断控制模型,并求解,获得最优阻断控制策略;基于最佳投入位置和最优阻断控制策略对输电网进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有效缓解连锁故障的停电风险,显著提高阻断控制的经济性与可靠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1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82472.1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111/08 , G06F113/04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运行风险的柔性配电网随机扩展规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柔性配电网不确定性因素概率分布模型;基于所述柔性配电网不确定性因素概率分布模型,引入条件风险价值理论,构建柔性配电网弃能切负荷条件风险约束;构建柔性配电网两阶段随机扩展规划模型,该柔性配电网两阶段随机扩展规划模型的目标为年综合费用最小,约束条件包括所述柔性配电网弃能切负荷条件风险约束;对所述柔性配电网两阶段随机扩展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佳规划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柔性配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降低切负荷风险,发挥多端智能软开关的潮流调节能力,同时在经济性和抗风险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3294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36404.5
申请日:2021-04-22
IPC: G06F30/18 , G06F30/25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N3/00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14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供需互动和风险管理的城镇多能网络规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规划的新型城镇能源互联网的网络特征,构建与该新型城镇能源互联网对应的基础模型;基于所述基础模型和条件风险价值理论建立城镇多能网络规划双层模型,对所述城镇多能网络规划双层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佳规划方案;所述城镇多能网络规划双层模型中,外层以包含运行成本条件风险价值的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基于改进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对所述外层进行求解,内层以运行成本条件风险价值最小为目标,基于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对所述内层进行求解,外层与内层间优化结果相互迭代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保证城镇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且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45192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381573.2
申请日:2016-06-01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微电网的经济性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库模块、输入模块、成本效益模块、经济性分析模块和输出模块;输入模块从数据库模块获取数据库相关数据信息,同时获取外部输入数据;成本效益模块首先从输入模块获取数据库相关数据信息以及外部输入数据,然后计算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成本效益,最后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成本效益发送至经济性分析模块;经济性分析模块根据不同利益者的成本效益分别对微电网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并将经济性结果发送至输出模块;输出模块包括经济性分析结果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微电网经济性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分析结果精度高、整合性强、紧密结合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6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236005.4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H02J3/00 , H02J3/14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交通流的柔性互联配电网电动汽车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交通流影响下的含多种电动汽车接入模式的电动汽车时空调控模型;以所述电动汽车时空调控模型作为交通流影响下的含多种电动汽车接入模式的电动汽车时空调控约束,考虑包含智能软开关功率调节的调控手段,建立考虑交通流的柔性互联配电网电动汽车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将柔性互联配电网电动汽车承载能力计算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采用融合顺序边界收紧算法与渐紧线性切割算法的嵌套收紧松弛算法求解所述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得到交通流影响下柔性互联配电网能够承载的电动汽车最大数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性高、计算高效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89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051111.5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F18/214 , G06F18/2433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设备脆弱度特性的能源站弹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能源站预设参数,计及地震灾害下设备脆弱度特性,建立能源站故障模型,生成地震灾害下能源站故障状态集;基于能源站故障状态集,利用改进分层能源集线器模型建立能源站最优负荷削减模型,得到地震灾害后能源站不同故障状态的最优负荷削减结果;基于所述能源站不同故障状态的最优负荷削减结果,计算能源站性能量化值和地震灾害下能源站弹性评估指标,基于所述能源站弹性评估指标辨识能源站在系统和元件层面的薄弱环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有效评估地震灾害前后能源站弹性性能变化,进而准确辨识能源站在系统和元件两个层面的薄弱环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3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860616.X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工业用户用电可调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用电可调能力评估方法,包括:基于典型水泥工业生产流程,建立水泥工业用户工艺流与能量流等效模型;建立水泥工业用户用电可调能力评估模型,以水泥工业用户用电可调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基于水泥工业用户工艺流与能量流的等效模型,考虑工序调节、工序耦合、物料储备库容量、生产计划以及多能源转换与利用,建立水泥工业用户用电可调能力评估模型的约束条件。本发明可实现水泥工业用户用电可调能力的有效评估,提升水泥工业用户参与面向电网的需求响应互动调节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