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电价和电力增值业务影响的用电方式引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7041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0829534.5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电价和电力增值业务影响的用电方式引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户在基准电价时的预测负荷;根据实时电价计算模型和所述预测负荷计算实时电价;根据所述预测负荷、实时电价对用户负荷量的影响以及实时电价对电力增值业务运行方式的影响预测用户的实际负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实时电价和电力增值业务影响的用电方式引导方法,以实时电价为手段,计入电力增值服务影响,引导用户自主做出用电时间和方式的安排和调整,从而达到理想负荷水平;以满足、匹配用户用能需求、用能特征为原则制定用户电能有序引导策略,引导用户合理有效的购电行为。

    一种基于能量共享机制的优化调度方法、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14694.1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共享机制的优化调度方法、设备和介质,将参与该能源共享机制的主体分为园区运营商和配网运营商两类,设计包含日前阶段和实时阶段的能源共享机制,并且考虑园区与配电网间的能源共享,确定出园区和配电网的实时运行策略,考虑园区联络线功率的灵活可调特性,建立园区灵活可调容量评估模型和园区灵活可调容量报价模型,考虑配电网的网架约束、可再生能源的预测误差和园区灵活可调资源的量价信息,建立配电网的实时优化调度模型,基于配电网购买园区灵活可调资源的数量,建立园区实时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园区向配电网共享园区的灵活可调容量抑制配电网中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减小预测误差导致的切负荷和弃风弃光的发生。

    基于类不平衡处理的用能获取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29362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82942.9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类不平衡处理的用能获取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用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用能数据分析不充分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首先使用数据类不平衡处理方法对用户的用能数据进行了处理,完善了用户数据在深层次分析中因数据自身带来的缺陷,用以帮助电网对用户的多种用能情况进行充分分析;接着,建立用户用能指标体系,从年、月、日三个维度对完善后的用户用能数据进行多维度、多角度分析,充分挖掘用户用能属性,帮助完成各类用户用能类别的探究;最后,建立用户多层级用能属性模型,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用户用能属性具象化,帮助用户自身及多方主体通过用户用能属性对用户的用能情况有进一步深度的了解。

    一种综合能源园区能源协调优化运行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0590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15442.X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园区能源协调优化运行方法及系统,首先搭建了能源聚合商与能源供应商、用户集群的交易关系,并构建了能源聚合商和用户集群的优化模型。接着基于主从博弈建立了以园区能源聚合商为上层领导者、园区用户集群为下层跟随者的双层优化模型。最后提出了利用子群优化算法的博弈均衡解求解流程,经过反复迭代即可搜寻到模型均衡解。本发明可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量,综合提升市场各参与主体的利益,相比于用户直接与能源供应商直接交易,提高了能源聚合商的收益,同时降低了用户的综合用能成本,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新能源的就地消纳量,降低弃光量,满足双碳要求。

    一种基于主元降维和间隙统计的负荷聚类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985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21327.3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元降维和间隙统计的负荷聚类方法,涉及电力负荷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S1:获取海量用户原始电力负荷数据B;S2:对数据B做主成分分析,得到数据C;S3:对数据C做间隙统计计算,得到离散度和间隙值数据D;S4:根据数据D计算聚类个数,对所述聚类个数做判断,若聚类个数≥2时,则带入聚类算法进行聚类,获得聚类结果,否则结束步骤,通过对智能电表获得的海量负荷数据进行降维,能够减少运算的复杂度;同时方法能够获得降维数据后的最优聚类数,并通过离散度对数与聚类个数n的曲线关系,实现聚类数效果的可视化,本方法能够避免聚类算法的随机性,提高聚类速度和准确性。

    一种用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0832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09607.2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系统,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包括可相互进行能量转化的电能回路、气能回路以及热能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电能回路、所述气能回路或者所述热能回路的设备状态;所述控制模块,内置优化调度模型,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状态和所述优化调度模型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作用于相应的设备,使得所述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系统,通过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内的能量进行分析和调配,实现能量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一种孤岛微电网群能量调度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7684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133636.2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孤岛微电网群能量调度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灵活性需求参数和灵活性供给参数,根据灵活性需求参数和灵活性供给参数获建立灵活性不足风险指标;S2:基于多代理系统,建立微电网-集群双层能量管理架构;S3:在步骤S2建立的微电网-集群双层能量管理架构基础上,引入步骤S1建立的灵活性不足风险指标,以运行成本最低、灵活性不足风险最小以及灵活性资源调用成本最小为微电网自治运行目标构建孤岛微电网群能量调度模型。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不同利益主体组成的微电网群系统的协同运行及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对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将够构建的模型用于能量调度时能够实现经济效益足最大化。

    一种基于共享经济理念的储能资源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682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010862710.0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享经济理念的储能资源匹配方法,包括:构建以云储能平台为核心的云储能商业模式主体结构及云储能商业模式主体结构的运行流程;分析主体结构中的储能资源盈余用户的市场行为,建立储能闲置量决策模型;分析主体结构中的储能资源需求用户的市场行为,建立储能需求量决策模型;结合用户的储能闲置量决策模型和储能需求量决策模型,构建云储能平台的储能匹配机制与辅助定价机制,为储能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支持。本发明通过建立以云储能平台为核心的商业模式,综合考虑各参与主体的经济利益与市场行为,将储能资源盈余用户的闲置储能资源使用权转移给储能资源需求用户,使得储能资源利用率提升的同时创造额外的经济效益。

    一种基于源荷匹配度的多综合能源社区能源调度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6225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38806.X

    申请日:2021-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源荷匹配度的多综合能源社区能源调度系统及方法,包括管理中心和多个综合能源社区,各综合能源社区之间、综合能源社区与管理中心之间开展电能交互和信息交互,管理中心依据源荷匹配策略使各综合能源社区之间进行电能交互系统供需平衡;当各综合能源社区之间进行电能交互仍无法满足负荷需求时,管理中心从电网购电;管理中心建立匹配指标,实现同一时段中缺额的社区和盈余的社区之间的快速对接,排除因交互能量少而传输损耗占比高的社区,减少了信息的流通;以单个综合能源社区调度成本及多综合能源社区交互成本共同最小化为目标,求解的优化调度结果可以有效降低综合能源社区总运行成本,并且实现各主体在追求最大利益的同时兼顾主体间的效益均衡。

    一种高比例清洁能源接入下的输电网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7965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710901448.4

    申请日:2017-09-28

    Inventor: 王晞 雷斌 张全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例清洁能源接入下的输电网规划方法,其通过建立并求解双层规划模型,而得到使上、下两层规划模型相对最优的规划方案;由于上层规划模型,以待建线路、待建灵活性机组和灵活性资源调用量为变量,以规划总投资、网架灵活性指标为目标函数进行决策,决策结果通过系统导纳矩阵传递给下层规划模型,而下层规划模型通过不同模拟场景的运行检验,以待建灵活性机组容量与灵活性调用量为变量,优化灵活性指标和灵活性机组配置,并通过灵活性资源的调用总量和待建可调机组建设容量返回给上层规划模型,从而影响上层规划模型的可变参数。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反映了电力系统接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还能够适应较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