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6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44833.4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nventor: 王晓冰 , 李伟 , 魏宽民 , 宋宝同 , 王方敏 , 马晓阳 , 朱占巍 , 顼佳宇 , 顾靖达 , 苏宁 , 李笑彤 , 王思涵 , 向常圆 , 赵泽良 , 刘欣怡 , 李瑾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电网的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微电网中包括的多个组件,构建目标微电网模型;基于目标微电网模型,对微电网中的多个平衡点执行分岔操作,得到分岔结果;基于分岔结果,获取目标微电网模型的状态空间结果;基于分岔结果以及状态空间结果,确定微电网的信号稳定性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进行微电网的信号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均为线性化的方法,缺少与系统动态过程的联系,仅能用于小信号稳定性的评估,却无法提供运维人员更加关注的系统振荡与失稳机理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5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31535.1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nventor: 宋宝同 , 顼佳宇 , 顾靖达 , 王方敏 , 王晓冰 , 白小会 , 张利 , 鞠力 , 武琦 , 苏宁 , 李笑彤 , 刘满圆 , 杜志环 , 张翠婷 , 向常圆 , 赵泽良 , 李瑾一 , 臧天磊 , 龚锐 , 童小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的储能配置策略的获取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的负荷数据、配电网的配电网系统的目标参数数据,以及配电网的新能源电源数据;基于目标参数数据,确定配电网系统的潮流数据,其中,潮流数据用于表征电力在配电网中的流动情况;基于潮流数据,将负荷数据、目标参数数据和新能源电源数据输入至配电网的储能配置模型中进行分析,得到配电网的目标储能配置策略,其中,储能配置模型为通过配电网的历史负荷数据、配电网系统的历史目标参数数据和配电网的历史新能源电源数据构建,目标储能配置策略用于配置配电网的储能资源。本发明解决了无法有效获取提升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的储能配置策略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419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53499.1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F18/2415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承载力分层分级概率评估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配电网对应的多个设备各自对应的历史运行数据;根据多个设备各自对应的历史运行数据,确定多个设备各自对应的静态光伏承载力评估结果;根据多个设备各自对应的静态光伏承载力评估结果,确定多个设备各自对应的光伏承载力概率评估结果与光伏承载力薄弱环节分级评估结果;基于多个设备各自对应的光伏承载力概率评估结果与光伏承载力薄弱环节分级评估结果,确定目标区域配电网的光伏承载力分层分级概率评估结果。本发明解决了无法对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承载力进行概率评估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分布式光伏和配电网协调发展提供参考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507391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80944.5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点评价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拓扑图和第二拓扑图,其中,第一拓扑图包括电力网的第一节点和第一节点间的第一连接关系,第二拓扑图包括电力通信网的第二节点和第二节点间的第二连接关系,电力网和电力通信网对应;根据第一拓扑图和第二拓扑图,生成耦合拓扑图,其中,耦合拓扑图包括第三节点,每个第三节点分别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二节点;根据耦合拓扑图,对第三节点分别对应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依存关系进行评价。本发明解决了对电网的节点缺乏科学的评估方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6200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44511.2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压配电网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中压主干网,包括至少一个变电站和至少一个开关站,以开关站为中心,采用双花瓣接线和双环网接线中任意一种接线模式;中压分支网,包括至少一个配电室和至少一个开关站,以配电室为负荷节点,采用直配式双射接线、双环网接线、级联式双射网接线中任意一种接线模式;控制设备,用于依据所在地理范围内的配电室容量,匹配得到变电站的出线所串带的开关站的数量。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主要基于用户负荷和用户重要等级确定,当该地区有新的负荷增长需要接入电网,通常根据就近开关站与变电站剩余间隔数考虑接入方案,无法形成多联络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0020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1536206.8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nventor: 李笑彤 , 王方敏 , 吕风波 , 齐步洋 , 贡晓旭 , 王坤芳 , 宋宝同 , 张宏宇 , 鞠力 , 席嫣娜 , 刘新萌 , 王晓冰 , 苏宁 , 宝海龙 , 梁英哲 , 王思涵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站储能的配置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充电站的样本数据;基于充电站的样本数据,采用约束条件对储能电池进行配置,生成储能电池的配置模型,其中,约束条件包括:充放电能量守恒、充放电功率约束、荷电状态约束、配电容量约束和电池容量约束。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采用充电站单一典型负荷数据来配置储能容量造成的配置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00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36206.8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nventor: 李笑彤 , 王方敏 , 吕风波 , 齐步洋 , 贡晓旭 , 王坤芳 , 宋宝同 , 张宏宇 , 鞠力 , 席嫣娜 , 刘新萌 , 王晓冰 , 苏宁 , 宝海龙 , 梁英哲 , 王思涵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站储能的配置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充电站的样本数据;基于充电站的样本数据,采用约束条件对储能电池进行配置,生成储能电池的配置模型,其中,约束条件包括:充放电能量守恒、充放电功率约束、荷电状态约束、配电容量约束和电池容量约束。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采用充电站单一典型负荷数据来配置储能容量造成的配置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9329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419845.3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协调多主体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分别建立配电网中的各主体的模型,其中,主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分布式风电、分布式光伏、柔性负荷、储能系统;建立用户的需求评估模型,其中,需求评估模型是根据用户的历史用电数据评估得到的;从用户的需求评估模型中获获取用户的用电需求;根据各主体的模型以及用户的用电需求进行调度,以调整用户的供电量。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现有的多代理协调运行技术,并未对配电网中的各类负荷进行分析,没有考虑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造成的后期在对负荷进行调控的时候,不符合实际情况,使电力用户的用电满意度降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7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02158.8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46 , H02J3/00 , H02J3/06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协同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网的历史运行数据,其中,上述历史运行数据包括:能耗生成数据、目标电网出力数据和电气负荷数据;基于上述历史运行数据确定风电出力场景和电气负荷场景;基于上述历史运行数据确定基础能耗模型和额外能耗模型;基于上述风电出力场景、上述电气负荷场景、上述基础能耗模型和上述额外能耗模型,构建双层优化调度模型;采用上述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完成电网协同调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网能源浪费严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8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593525.X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压新型配电网的供配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中压新型配电网的供配电系统包括:分布于供电负荷两侧的多个交流供电端、联络开关和多个直流供电电路,其中,多个交流供电端,用于分别为供电负荷中的多个交流负荷单元和多个直流负荷单元供电;多个直流供电电路,用于将多个交流供电端输出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为多个直流负荷单元供电;联络开关,用于在多个交流供电端中第一侧的交流供电端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切换到多个交流供电端中第二侧的交流供电端,为供电负荷供电,以及在多个直流供电电路中第一侧的直流供电电路故障的情况下,切换多个交流供电端中第二侧的交流供电端为供电负荷供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