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能源电站低电压穿越测试系统的过电压计算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504448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510304413.3

    申请日:2015-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站低电压穿越测试系统的过电压计算模型,包括光伏发电单元、光伏电站变压器单元、电抗器单元、电容器单元、开关单元、输电线路单元和短路发生单元;开关单元和电抗器单元依次连接于光伏发电单元和光伏电站变压器单元之间,电容器单元连接于开关单元和电抗器单元之间后接地;短路发生单元与开关单元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电站低电压穿越测试系统的过电压计算模型,结合开关切断感性负荷时截流值,并考虑低电压穿越主回路的拓扑、主回路的杂散电容,完成低电压穿越测试系统的过电压计算模型设计,从而通过仿真工具,实现过电压幅值计算,并为低电压穿越测试系统的绝缘设计提供参考。

    一种光伏组件户外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5947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227175.6

    申请日:2017-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5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户外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光伏组件通过与其对应的IV在线测试仪与光伏组件对应的微型逆变器连接光伏组件对应的微型逆变器和光伏组件对应的电能计量装置连接;气象数据采集装置与第一规约转换器连接;光伏组件对应的可调支架控制器与第二规约转换器连接;光伏组件对应的电能计量装置与第三规约转换器连接;交换机分别与第一规约转换器、第二规约转换器、第三规约转换器连接;交换机与上位测试机连接;电能计量装置依次连接交流汇流箱和电网;实现光伏组件户外性能长期监测,测试数据自动获取,包括组件表面温度、组件I-V特性、辐照度以及累计发电量等,实现组件发电状态的长期可靠性在线测试。

    一种光伏电站无功支撑能力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9510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305893.5

    申请日:2015-0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无功支撑能力评估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光伏电站的无功支撑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步骤2、采集对光伏电站进行评估需要的测试数据;步骤3、对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各评估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步骤4、分析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综合灰色关联度;步骤5、构建综合灰色关联度的量化评分函数,依据量化评分函数评估光伏电站的无功支撑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伏电站无功支撑能力评估方法,可以有效评估出各类光伏电站的无功支撑能力,解决当前光伏电站无功支撑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不够全面,各评价指标权重股指选择依赖于主观性经验等问题,形成综合的光伏电站无功支撑能力评估体系和方法。

    一种基于全天空图像特征的地表辐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8711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410742475.8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全天空图像特征的地表辐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全天空图像特征;步骤2:依据大气层外太阳辐射值I0和地表辐射值Ig的历史数据,计算大气层外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辐射衰减率γ;步骤3:构建全天空图像特征和辐射衰减率γ的多元回归模型;步骤4:依据多元回归模型和大气层外太阳辐射值I0得到地表辐射预测值I'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全天空图像特征的地表辐射计算方法,基于辐射衰减率历史数据和全天空图像特征历史数据,构建二者的多元回归模型,并用最小二乘法计算该模型的最优解系数,使得工程应用时无需配置参数,在已知t时刻的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值I0(t)和辐射衰减率预测值γ'(t)的情况下,准确得出该t时刻的地表辐射预测值I'g(t)。

    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9186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510415268.6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包括步骤1:依据储能变流器的控制策略建立储能变流器模型;步骤2:对储能变流器开展实验室型式试验,得到储能变流器的实际测试数据;步骤3:对储能变流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储能变流器模型的仿真数据;步骤4:对仿真数据和实际测试数据进行区间划分;步骤5:计算各区间内仿真数据与实际测试数据的试验数据误差,依据试验数据误差和误差阈值对储能变流器模型进行验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能够有效评价储能变流器模型的准确性,可用于含储能变流器的新能源发电并网性能评价,满足规模化新能源发电低电压穿越等并网性能评价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