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集稀疏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多频带信号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33008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36127.2

    申请日:2016-04-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M7/30

    Abstract: 基于聚集稀疏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多频带信号重构方法,涉及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是为解决从Xampling框架下经过调制宽带转换器采样,通过连续‑有限模块转化后的未知稀疏度的多观测值向量中恢复出原始多频带信号的问题。由于信号处理过程中的许多模拟信号满足多频带信号模型,本发明对于将压缩感知理论运用于模拟信号有很大作用。本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无限观测值向量问题转化成单观测值向量问题。实现方法是将测量值列矢量化,将观测矩阵通过克罗内克积进行扩展,运用两者及信号稀疏度估计原信号的支撑集,最终重构信号,估计支撑集的过程中运用了正则化思想。

    多观测值向量稀疏度自适应压缩采样匹配追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177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41861.X

    申请日:2015-11-04

    Abstract: 多观测值向量稀疏度自适应压缩采样匹配追踪方法,涉及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是为解决从Xampling框架下经过调制宽带转换器采样,通过连续-有限模块转化后的未知稀疏度的多观测值向量中恢复出原始多频带信号的问题提出的。本发明首先对信号的稀疏度进行自适应估计。然后通过反复迭代用给定的步长因子对稀疏度进行更新,使之逐渐逼近信号实际稀疏度,同时通过回溯思想和最小均方准则修正支撑集,直到残差小于设定阈值时,停止迭代。最后利用求出的完整支撑集通过伪逆运算重构出原始的多频带信号。本发明可实现基于压缩感知的模拟多频带信号重构。

    基于能量与协方差检测的分步频谱感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5583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81882.5

    申请日:2015-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H04W72/082

    Abstract: 基于能量与协方差检测的分步频谱感知方法,涉及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能量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性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在认知用户端首先进行能量检测,如果检测到主用户正在使用授权频谱,则认知用户选择缄默,如果能量检测判决结果为频谱空穴,则需要进行二次检测,即协方差检测,如果协方差检测的判决结果仍是授权频谱未被使用,则认知用户可以占用授权频谱进行通信。本发明较好的综合了能量检测与协方差检测优势,即当信道情况较好时,采用简单易行的能量检测进行频谱感知,当信噪比较低时,利用协方差检测的良好统计特性进行二次检测,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基于迭代攻击检测的联合压缩频谱感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6847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50327.X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基于迭代攻击检测的联合压缩频谱感知方法,涉及宽带认知无线电的智能通信领域。它是为了提高频谱感知的可靠性。本发明以PUEA存在的宽带CR网络为对象,并以认知无线电用户利用压缩感知理论降低信号的采样率及认知无线电用户可将感知结果报告给融合中心为前提,融合中心利用来自各认知无线电用户的感知报告估计主用户发射信号功率和路径损失参数,根据估计误差得到测量剩余值。在迭代攻击检测中,通过比较测量剩余值发现和去除受到模仿主用户攻击影响的异常感知报告,合并剩余报告得到可靠的联合频谱感知结果。本发明适用于宽带认知无线电的智能通信场合。

    信道误差F-范数有界模型下MIMO干扰对齐无线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905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50794.5

    申请日:2013-04-26

    Abstract: 信道误差F-范数有界模型下MIMO干扰对齐无线通信方法,涉及一种信号无线通信方法。它是为了解决现有干扰对齐方法在发送端信道状态存在误差时网络吞吐量显著下降的问题。其方法是:建立F-范数(Frobenius范数)有界的信道误差模型,并给出两种基于MMSE的发送编码矩阵和接收解码矩阵的获得准则,然后求取MIMO系统中k个用户的MSE值;对于MIMO系统中的第k个用户,采用极小极大总MSE准则和极小极大用户MSE准则求取编码矩阵和解码矩阵;根据获得的编码矩阵和解码矩阵进行无线信号传输,完成基于MMSE的MIMO干扰对齐无线通信。本发明适用于无线通信。

    一种分层协作联合频谱感知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8802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80539.3

    申请日:2012-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认知无线电通信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狄利克雷过程的多层分布式联合频谱感知方法来实现动态频谱感知,通过对多个分层中心的次用户采集的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寻找出最优的感知信息。采用的狄利克雷过程实现数据自动分组,贝叶斯模型估计出每个组内一个共享的超参数以及相应的发散概率,采用标准Viterbi算法获得超参数,并将该超参数与判决门限值进行比较来获得最终频谱判决结果,来确定信道是否可用。设计充分考虑了压缩感知数据的空间分集信息,减少了单个次用户对压缩感知数据的不确定性,从而归一化均方误差性能较好,该算法能有效挖掘各分层中心压缩感知数据信息,获得更高正确检测概率和较小虚警概率,提高频谱感知性能。

    一种协同通信中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5675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136940.8

    申请日:2008-08-15

    Abstract: 一种协同通信中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它涉及一种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法,以解决现有协同通信中选择中继节点方法存在的当中继申请较多时碰撞严重导致中继用户无法产生的问题。源节点周围的节点向基站转发源节点的协同通信请求,空闲节点忽略该协同通信请求;基站选择通信质量较好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并为中继节点分配中继信道;中继节点将源节点的信息向基站转发;选择符合信号质量要求的节点作为备选中继节点;当中继节点检测到源节点信号质量下降时,更换中继节点;基站根据接收质量决定继续中继或停止中继。本发明选择源节点周围正在与基站进行通信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不需要大量空闲用户发出中继请求,避免了碰撞的产生,使中继过程顺利完成。

    基于移动自组网的多媒体分布式指挥调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62652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64264.8

    申请日:2008-04-09

    Abstract: 基于移动自组网的多媒体分布式指挥调度系统,它涉及的是通信技术中移动网络多跳通信和多媒体流传输方法的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采用现有的传统的集群式的指挥调度系统所带来的只能进行语音传递和指挥系统不能灵活、快速移动等问题。该系统由多个同样配置的移动终端组成,这些终端可以快速、自发组织,形成移动自组网;各个移动终端通过多跳路由来实现多媒体流的传输;可以通过向各个移动终端输入控制指令从而达到对其他终端进行指挥调度的目的。在这种分布式组网方式中,允许指挥者或是移动终端在无基础通信设施的环境中进行无缝的互连互通;该系统支持单播、多播等传播方式,本系统的终端具有对等性,所以本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电压控制自适应天线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52400A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200510009754.4

    申请日:2005-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通信用自适应天线。电压控制自适应天线由N个天线阵元和一个电波波束反射器10组成,10设置在天线阵元的侧面,天线阵元由引向器1、可变介质层体2、第一天线振子3、第二天线振子4、上电极5、下电极6和可调压直流电源7组成,3和4固定在2的朝向10的侧表面上,1固定在2的背向10的侧表面上,5固定在2的顶部,6固定在2的底部,7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5和6,2中5和6连线方向的压电常数大于垂直其连线方向的压电常数。7向2施加电场,改变2的介电常数,从而使得电波通过介质的相位特性发生变化,最终改变了合成波束的方向。延时的控制不再需要数据存储,控制上非常容易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