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7789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92846.8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一种生物炭复合金属有机框架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生物炭的成本高,对磷酸盐的吸附效率低,选择性差和不方便回收的问题。方法:一、制备固体粉末A;二、制备BC/n‑LDH粉末;三、制备混合溶液;四、水热反应,得到生物炭复合金属有机框架吸附材料。一种生物炭复合金属有机框架吸附材料用于吸附废水中的磷酸盐。本发明制备的生物炭复合金属有机框架吸附材料对磷酸盐的吸附量可达25.87mg g‑1。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生物炭复合金属有机框架吸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491999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800034.9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一种镧改性活性炭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生物质材料吸附技术领域。它要解决现有镧改性吸附磷酸盐的材料存在吸附效率低、选择性低及回收率低的问题。方法:一、将六水合氯化镧与活性炭混合,加水搅拌得混合溶液A;二、将混合溶液A分散在丙三醇中,制备混合溶液B;三、混合溶液B进行水热反应,产物经离心、洗涤后冷冻干燥。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活性炭形态保持良好,负载的La纳米粒子在活性炭表面形成氧空位增大材料表面的活性位点,利用两种组分的协同作用及La对磷酸盐的特定亲和力来改善提高磷酸盐的吸附效能,且该材料在较大pH范围内表现了良好的磷酸盐吸附性能和选择性,且再生率高。本发明材料适用于吸附污水中的磷酸盐。
-
公开(公告)号:CN113112496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82449.6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的亚像素轴类零件尺寸测量方法,涉及一种尺寸测量方法。视觉系统标定,获得内外参数和相互位置关系;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结合灰度直方图对伽马校正算法进行改进,实现伽马值的自动选取;完成边缘检测,采用Canny算子边缘检测方法记录像素级边缘位置;基于邻域的边缘连接,对图像所有边缘像素点进行检查完成边缘连接;基于轮廓跟踪的区域提取,采用具有拓扑结构分析能力的轮廓跟踪算法将二值图像转化成轮廓描述;基于自适应阈值的亚像素边缘检测,将图像区域划分进行边缘检测,自适应选取亚像素边缘检测的阈值;尺寸计算,对直线夹角尺寸进行求解。精度和效率更高,节省人力,对测量环境的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58675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1072150.3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12R1/20
Abstract: 一株二恶烷降解菌D2及其应用,它涉及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恶烷降解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二恶烷降解菌为Xanthobacter autotrophicus,即自养黄色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4610。该菌株对二恶烷具有高效的降解能力和较高的耐受限度,且能在高浓度的二恶烷环境内保持其降解速度。在水体中,该菌株可以二恶烷为唯一碳源生长,能耐受超过2000mg/L的二恶烷,并可以在30℃的条件下将水体中不高于耐受浓度的二恶烷降解至检测限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11048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51923.0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微生物絮凝剂去除水中四环素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用微生物絮凝剂去除水中四环素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传统处理方法中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为一、向四环素水中加入微生物絮凝剂和助凝剂,得混合溶液;其中,微生物絮凝剂与四环素水的体积比为3:100;助凝剂与四环素水的体积比为9:10000;二、调节混合溶液pH值后放入摇床,摇培后,取出静置5min后过滤,测液相。本发明的方法去除四环素的去除率可达70~80%。
-
公开(公告)号:CN10472651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66492.6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方法,涉及一种絮凝剂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絮凝剂生产方法周期长,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差的问题。方法:一、挑取不动杆菌接种到富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活化的菌液,接种到产絮培养基中;二、发酵培养,得发酵液;三、将发酵液离心收集菌体沉淀,加入细菌裂解液,超声波破碎,离心收集上清,加入CTAB,静置离心,收集沉淀物,加入无水乙醇和丙酮,离心收集上清,加入乙醇,离心收集沉淀,清洗沉淀,此沉淀即为微生物絮凝剂。本发明方法的生产周期短,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好。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952767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0153552.7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IPC: C12N1/20 , C12N1/02 , C02F3/34 , C12R1/38 , C02F101/38
Abstract: 一株Pseudomonas psychrophila HA-4低温磺胺甲基异恶唑降解菌,属于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是一株低温假单胞菌属菌株,于2012年3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CGMCC No.5944,是从哈市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中的污泥低温分离得到,该菌株可以以磺胺甲基异恶唑为唯一碳、氮及能源生长,其细胞液体培养可以降解磺胺甲基异恶唑,能够应用于城市污水中磺胺甲基异恶唑的生物降解,该菌株在低温条件下对初始浓度为100mg/L的磺胺甲基异恶唑去除率达到35.34%。
-
公开(公告)号:CN102827787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153193.5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反硝化聚磷菌蜡样芽孢杆菌属H-hrb01杆菌,属于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经鉴定属于蜡状芽孢杆菌属,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2年3月27日,保藏号为CGMCCNO.5939,蜡样芽孢杆菌属菌株H-hrb01能以多种有机物为碳源,具有良好的反硝化除磷效能,可用于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将菌株H-hrb01进行活化培养后,投加到人工废水中混合后进入SBR生物强化装置,反应器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未投加菌株的对照系统,对污水中COD、氨氮和可溶性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90%,97.70%和96.25%。
-
公开(公告)号:CN102690765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139980.4
申请日:2012-05-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IPC: C12N1/20 , C12N1/02 , C02F3/34 , C12R1/38 , C02F101/16
Abstract: 一株Pseudomonaspsychrophila Den-03低温好氧反硝化细菌,属于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技术领域,菌株适宜在中性(pH7.2)的培养介质中生长,生长温度为10℃,无鞭毛,细胞为黄白色,好氧,接触酶阳性,氧化酶阳性,可进行反硝化作用,能够以硝态氮为能源生长,经筛选获得的该菌株解决了北方低温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生产效率低、提升冬季脱氮效率等问题,其对低温生活污水中的TN去除率达到74%,在保证脱氮效率稳定的前提下,提高了冬季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脱氮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能耗,对于实现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600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37053.3
申请日:2012-09-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IPC: C12N1/20 , C12N1/02 , C02F1/52 , C12R1/22 , C02F101/38
Abstract: 一株高效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它涉及城市给水、污水处理过程中痕量污染物的去除,解决了生物絮凝剂产量低、人工调控性差及处理底物单一的问题,筛选方法是取哈尔滨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驯化富集生物菌群,摇瓶稀释培养、平板划线、分离和纯化生物菌种,通过多次重复三区划线,得到纯种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KlebsiellaSp.,该菌株对城市生活污水中的痕量污染物去除率达到67.82%,本发明提高了城市污水中痕量污染物的去除率、降低了生产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