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钢板-混凝土结构板式连接件

    公开(公告)号:CN10981190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23873.1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一种双钢板-混凝土结构板式连接件,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板式连接件,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连接件与钢板的焊接工作复杂,导致焊缝强度低,在结构服役过程中可能出现连接件与钢板脱离的情况,以及混凝土与钢板交界处材料黏合作用弱,出现界面滑移,降低整体性的问题,它包括两个钢板,它还包括结构连接组件,结构连接组件包括多个结构连接件,结构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板;每个连接板连接板上加工有条形豁口,两个连接板通过两个条形豁口交叉设置,两个钢板相对设置,多个结构连接件安装在两个钢板之间,且结构连接件上每个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钢板固定连接,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一种可拆卸式装配空间网格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7476429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0842403.4

    申请日:2017-09-18

    Abstract: 一种可拆卸式装配空间网格节点,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网格节点,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H型杆件空间网格节点无法应用于标准化程度高的可拆卸式建筑,且同一节点对不同截面尺寸的杆件和安装方向适应性低的问题,它包括钢柱体、两个中间耳板组件、两个H型钢杆、四个插件、四个侧耳板、四个卡扣和六个螺栓,钢柱体包括内环体、外环体和两个连接块,两个中间耳板组件分别通过一个螺栓相对安装在钢柱体上,四个插件均布设置在钢柱体上,每个插件位于一个中间耳板组件和一个连接块之间,且每个插件通过一个螺栓安装在钢柱体上,每个中间耳板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耳板,且两个侧耳板与H型钢杆固定连接,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

    一种高性能煅烧硅藻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0329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93013.8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煅烧硅藻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硅藻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硅藻土混凝土中硅藻土未经高温煅烧,未能充分发挥其火山灰活性,从而不利于强度的提高,同时现有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不利于环保的问题,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850℃高温煅烧,步骤二:粉磨,步骤三:配比,步骤四:混合搅拌,以煅烧硅藻土为主要原料的高性能混凝土,硅藻土中SiO2的百分含量为92.470、Al2O3的百分含量为2.015、Na2O的百分含量为2.362、Fe2O3的百分含量为1.274、Cl的百分含量为0.824、MgO的百分含量为0.138、其它杂质的百分含量为0.917。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制造领域。

    一种片状材料缠绕式高温拉伸试验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7860650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072161.1

    申请日:2017-11-03

    Abstract: 一种片状材料缠绕式高温拉伸试验夹具,它涉及一种拉伸试验夹具。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建筑结构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试验存在无法测出拉伸过程中真实长度变化及常温拉伸试验夹具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上夹具体、下夹具体和试件,上夹具体的上端和下夹具体的下端均与拉伸试验机连接,上夹具体的下端和下夹具体的上端之间通过试件连接。本发明针对建筑膜材这类片状材料的高温拉伸试验时设计出了一种尺寸合理,简易、可靠,能有效完成高温拉伸试验的夹具。主要解决了片状材料在夹持端的有效夹持和夹具尺寸匹配问题。本发明用于片状材料拉伸试验。

    万向微调式可装配空间网格节点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986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51339.4

    申请日:2016-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1903

    Abstract: 万向微调式可装配空间网格节点及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空间网格节点及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万向微调式可装配空间网格节点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网格节点无法实现同一节点对不同杆件截面尺寸和安装方向的适应性,且标准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主环件、多个带楞垫块和多个连接单元,多个带楞垫块沿主环件的圆周方向套装在主环件上,每个带楞垫块分别通过一个所述连接单元与一个H型钢杆件连接。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万向无级差装配式空间网格节点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894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51338.X

    申请日:2016-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1903

    Abstract: 万向无级差装配式空间网格节点及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空间网格节点及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万向无级差装配式空间网格节点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节点无法适应多种构件截面尺寸、安装角度等变化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主环件、多个外壁带有螺纹的管套、多个扣件和多个连接组件,外壁带有螺纹的管套套装在主环件上,扣件与外壁带有螺纹的套管连接,通过紧固件将扣件与管套连接为一体,扣件通过连接组件与H型钢杆件连接。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大跨度充气式预应力张弦桁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0831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92166.2

    申请日:2014-08-11

    Abstract: 大跨度充气式预应力张弦桁架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涉及大跨度充气式预应力张弦桁架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张弦桁架结构中需考虑撑杆稳定性能且现场施工效率低、纯充气式结构承载力低的问题。大跨度充气式预应力张弦桁架由桁架、主拉索、低内压充气气囊和垫板组成;施工方法:根据建筑及结构设计,工厂制造桁架杆件、主拉索、垫板,裁剪气囊;其次,施工现场完成桁架拼装,完成桁架和垫板、低内压充气气囊、主拉索三部分相互之间的连接;对低内压气囊充气至设计内压,完成预应力的建立;最后,吊装就位,安装固定。本发明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及临时性桥梁、临时性建筑等。

    内含钢筋骨架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1917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10565690.7

    申请日:2010-11-30

    Abstract: 内含钢筋骨架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脆性明显,承载力较低、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及造价偏高的问题。节点的外侧单片槽型钢模与内侧单片槽型钢模相扣装;外侧单片槽型钢模与内侧单片槽型钢模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装有钢筋骨架,高强混凝土浇筑在空腔内;施工方法为绑扎成型钢筋骨架;在钢筋骨架的外侧和内侧支设外侧单片槽型钢模和内侧单片槽型钢模;沿外侧单片槽型钢模和内侧单片槽型钢模接缝对缝满焊;在钢板模的空腔内浇筑高强混凝土。本发明适用于两相交立面的一立面上的两交叉斜柱与另一立面上的两交叉斜柱在端部汇交可形成空间汇交节点。

    内含钢筋骨架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1917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65690.7

    申请日:2010-11-30

    Abstract: 内含钢筋骨架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脆性明显,承载力较低、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及造价偏高的问题。节点的外侧单片槽型钢模与内侧单片槽型钢模相扣装;外侧单片槽型钢模与内侧单片槽型钢模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装有钢筋骨架,高强混凝土浇筑在空腔内;施工方法为绑扎成型钢筋骨架;在钢筋骨架的外侧和内侧支设外侧单片槽型钢模和内侧单片槽型钢模;沿外侧单片槽型钢模和内侧单片槽型钢模接缝对缝满焊;在钢板模的空腔内浇筑高强混凝土。本发明适用于两相交立面的一立面上的两交叉斜柱与另一立面上的两交叉斜柱在端部汇交可形成空间汇交节点。

    采用弹簧约束的通用型缆索张拉承力装置、缆索张紧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58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16334.4

    申请日:2023-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弹簧约束的通用型缆索张拉承力装置、缆索张紧装置及施工方法,涉及钢结构施工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施工所使用的承力架通用性差,预应力施工时需要施工人员根据所张拉钢索现场加工承力构件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上盖板、下盖板、槽形板、弹簧和锚杯夹,所述上下盖板相对设置,中间设置有槽形板,槽形板凹面设置有弹簧和锚杯夹;弹簧一端与槽形板连接,另一端与锚杯夹连接;若干槽形板、弹簧和锚杯夹配合对锚杯进行夹持。本发明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张弦结构钢索,通用性良好,避免了依靠经验设计承力架而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减少施工人员工作量,减少材料消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