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2389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32644.0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利用高活性单线态氧氧化除藻的水处理方法,它涉及除藻方法。本发明要解决预氧化(氯气和臭氧)除藻方法中需外加设备、操作复杂、易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等问题。本发明的除藻方法为:将固体漂白粉和无机固体过氧化物加入到含藻水中,搅拌,依次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即可。本发明除藻方法中漂白粉提供的次氯酸根离子与过氧化物溶于水后释放的过氧化氢迅速反应,生成高活性单线态氧,可迅速杀死藻细胞,使藻类灭活、达到除藻的目的。作为固体试剂可以直接投加使用,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操作简单易行,运输、储存方便,不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可以在水厂进行大规模应用,更适用于藻类大规模爆发时的应急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145948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044797.1
申请日:2011-0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01/20
Abstract: 一种原位产生纳米二氧化锰吸附除Tl+和/或Cd2+的水处理方法,涉及含铊和/或镉的水源水的水处理方法。解决现有针对受铊和/或镉污染的水源水的水处理技术工艺复杂、运行成本高,并且铊和/或镉的去除效率低的问题。向含Tl+和/或Cd2+的水中投加高锰酸盐和硫代硫酸钠,搅拌得混合溶液,再加入混凝剂,再常规水处理即可。本发明利用高锰酸盐与硫代硫酸钠反应原位产生纳米二氧化锰,其比表面积大、电负性高、易于沉淀分离,能够有效吸附去除水中低浓度的Tl+和/或Cd2+,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去除效率高、工艺简单、操作灵活方便、不改变水厂原有处理工艺及运行成本低优点,可用于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597114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910071651.9
申请日:2009-03-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利用多相催化剂强化芬顿工艺氧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了Fenton工艺氧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Fenton工艺氧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存在Fenton反应氧化能力的效率低、Fenton试剂自身消耗羟基自由基且氧化降解不完全的问题。本发明一种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一、预处理;二、向填装多相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加入铁离子和H2O2溶液;三、固液分离;即完成对水中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本发明另一种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一、预处理;二、向填装多相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充氧、加入铁离子和H2O2溶液;三、好氧生物处理;四、固液分离;即完成对水中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本发明两种氧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具有效率高、降解完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95363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57274.8
申请日:2011-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9/04
Abstract: 高锰酸盐预氧化与气浮联用除藻的水处理方法,涉及一种除藻的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气浮除藻工艺存在形成的浮渣层比较松散,微气泡不稳定易破碎,产生落渣现象,影响气浮出水水质,浮渣层散发异味的问题。方法:一、将高锰酸盐投加至含藻水源水中进行预氧化,控制高锰酸盐预氧化时间;二、然后向高锰酸盐预氧化后的水中投加混凝剂,经混凝、气浮、过滤、消毒,即完成高锰酸盐预氧化与气浮联用除藻。本发明高锰酸盐预氧化与气浮联用除藻的水处理方法具有形成的浮渣层密实稳定、浮渣层无异味、藻类灭活效率高的特点,藻类灭活率达到70%~90%。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247891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31276.X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载锰多相催化剂及利用其催化过硫酸盐产生高活性五价锰的水处理方法,涉及用于水处理方法催化剂及其处理方法。解决现有均相氧化剂五价锰在氧化除污染的过程中存在锰离子二次污染,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本发明催化剂是二价锰离子与络合剂复合负载至活性炭上;将待处理水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再加入过硫酸盐氧化处理即可。本发明催化剂二价锰离子固定至活性炭上,利用其进行催化过硫酸盐水处理过程中,产生五价锰氧化剂不会随水体流走,不会产生锰离子二次污染,可重复利用。原位产生的五价锰氧化能力强,与有机物反应速度快,能迅速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不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比单独采用过硫酸盐进行氧化的处理效果提高70%~90%。
-
公开(公告)号:CN102145948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44797.1
申请日:2011-0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01/20
Abstract: 一种原位产生纳米二氧化锰吸附除Tl+和/或Cd2+的水处理方法,涉及含铊和/或镉的水源水的水处理方法。解决现有针对受铊和/或镉污染的水源水的水处理技术工艺复杂、运行成本高,并且铊和/或镉的去除效率低的问题。向含Tl+和/或Cd2+的水中投加高锰酸盐和硫代硫酸钠,搅拌得混合溶液,再加入混凝剂,再常规水处理即可。本发明利用高锰酸盐与硫代硫酸钠反应原位产生纳米二氧化锰,其比表面积大、电负性高、易于沉淀分离,能够有效吸附去除水中低浓度的Tl+和/或Cd2+,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去除效率高、工艺简单、操作灵活方便、不改变水厂原有处理工艺及运行成本低优点,可用于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14594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44791.4
申请日:2011-0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01/20
Abstract: 一种原位产生纳米铁锰氧化物除Tl+和/或Cd2+的水处理方法,涉及含铊和/或镉的水源水的水处理方法。解决现有针对受铊和/或镉污染水源水的水处理技术工艺复杂、运行成本高,且铊和/或镉的去除效率低的问题。向含Tl+和/或Cd2+的水中投加高锰酸盐和亚铁盐,搅拌得混合溶液,再投加混凝剂,再经常规水处理即可。本发明利用高锰酸盐与亚铁盐反应原位产生纳米氢氧化铁和二氧化锰氧化物复合吸附剂,其比表面积大、电负性高、易于沉淀分离,能够有效吸附去除Tl+和/或Cd2+,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具去除效率高、工艺简单、操作灵活方便、不改变水厂原有处理工艺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329949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785791.8
申请日:2015-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G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9/00
Abstract: 一种利用单线态氧原位制备高铁酸盐的方法,涉及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强碱和催化剂丙酮酸混合,加入氧化剂过氧化物(过一硫酸盐、过碳酸盐),搅拌均匀,迅速加入铁盐,搅拌,制得紫黑色高铁酸盐溶液。本发明中丙酮酸催化过氧化物产生双环氧中间体,双环氧中间体进一步与过氧化物反应产生单线态氧和丙酮酸,生成的丙酮酸继续催化过氧化物,在反应中起循环催化的作用,生成的高活性单线态氧将铁盐氧化为高铁酸盐,同时丙酮酸又起到络合作用,使高铁酸盐溶液的稳定性增强,达到制备目的。本发明中催化剂丙酮酸和氧化剂过氧化物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制备过程操作简单、安全,高铁酸盐溶液产率高、稳定性好,非常适于现用现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236699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85793.7
申请日:2015-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单线态氧破解污泥的方法,它涉及污泥的破解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将催化剂丙酮酸和氧化剂过氧化物(过一硫酸盐、过碳酸盐)加入到待破解污泥中,搅拌,反应,将破解后污泥的上清液打回至曝气池,剩余污泥再进行脱水等处理,即完成。本发明中丙酮酸催化过氧化物产生双环氧中间体,双环氧中间体进一步与过氧化物反应产生单线态氧和丙酮酸,生成的丙酮酸继续催化过氧化物,在反应中起循环催化的作用,产生的高活性单线态氧,能够破坏污泥絮体结构,释放结合水,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本发明的特点:污泥处理效果好,不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可为污水处理提供所需碳源,催化剂丙酮酸和氧化剂过氧化物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8782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33053.2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单线态氧溶气气浮除污染的水处理方法,它涉及分离与氧化除污染为一体的多功能水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气浮工艺难于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为:将过一硫酸盐溶液加入到溶气气浮工艺的回流水中,进入压力溶气罐后形成含有过一硫酸盐的加压溶气水,通过释放器释放形成的空化作用可以产生大量含有高活性单线态氧的微气泡,水中固体颗粒物和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与微气泡通过粘附作用一起上浮,同时微气泡中的单线态氧作用于粘附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离,共同除污染。本发明的水处理技术去除有机污染物效率高,不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运行成本低,可以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过程中进行大规模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