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1318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136017.4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跨度自成型式悬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地基上安装基础。将多个绞支座的一端安装在基础上;将多个锚锭埋置在基础上。将配重体的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绞支座的另一端上,从而通过绞支座与地基相连接。将液压千斤顶安装在配重体的另一端的底部。对配重体进行细部施工。将液压千斤顶加压,从而使得配重体被顶起并且绕着绞支座旋转。将多根主拉索的一端锚固在第一配重体的一端的上部,另一端锚固在第二配重体的一端的上部。将多根稳定索的一端连接至相对应的锚锭,另一端连接至配重体的另一端的底部。将液压千斤顶减压直至液压千斤顶不再受到配重体的压力并拆除液压千斤顶,从而使配重体复位并拉紧主拉索和稳定索。
-
公开(公告)号:CN10909828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136019.3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4B1/3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大跨度自成型式悬索结构单元,用于安装在预设的地基上从而组合形成具有大跨度结构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绞支座,每个绞支座的一端安装在地基上,包含多对成对安装的第一绞支座和第二绞支座;配重体,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绞支座的另一端上,从而通过绞支座与地基相连接,包含成对安装的第一配重体和第二配重体;多根主拉索,每个主拉索的一端连接至第一配重体的上部,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配重体的上部;至少一根稳定索,一端安装在配重体的另一端的底部;至少一个锚锭,与稳定索相对应的埋置在地基上,稳定索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锚锭。
-
公开(公告)号:CN10898499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136240.9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数值模拟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目标地块的气候数据、水文数据和地形数据。根据气候数据、水文数据和地形数据建立目标地块的物理模型。将物理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离散成计算网格模型。构建Markov模型对计算网格模型进行迭代计算,从而得到每个目标地块的物理变量。将目标地块划分为多个地块单元,从而得到每个地块单元的单元物理变量。对单元物理变量与景观植物的生长所需的环境变量进行匹配,从而得到单元物理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匹配度,再根据匹配度的高低从而得到每个地块单元的地块评分,进一步根据地块评分的高低从植物库中选择适宜每个地块单元种植的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778289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017198.4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速流线可视化的建筑设计方法。本发明可以改善建筑周围的风热环境,提高校园舒适度,降低供暖制冷能耗。通过一些计算机的智能操作,就可以得出风速流线在不同高度的风速矢量分布图,以此来得出风速流线可视化的建筑设计方法。通过这些得到的风速矢量分布图,可以直观的观察其分布情况。本发明以我国南方地区的一所中学为例,通过探究其校区改造后的风环境情况,使用风速流线可视化的建筑设计方法。以此来对风速流线进行最大限度得调查和研究,更好的了解风速流线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以便捷于建筑设计,推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公开(公告)号:CN103761391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028489.3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建筑能量平衡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房子进行分析、产生能量、消耗能量、平衡生产量和消费的方式来提高建筑能量平衡。建筑提供了一个安全,实用,方便,舒适,愉快的生活;其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策略,有助于其市场推广;举行能量平衡的比赛,一队满分的产生房子所需要的尽可能多的能量,从而实现了零净能源消耗,通过平衡生产量和消费完成;通过能量平衡控制仪的使用,控制室内的能量,使其处在一个恒定的状态下,提高建筑的能量平衡。到了21世纪时,中国能源短缺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只有通过提高建筑能量平衡的设计方法的使用,以此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至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
公开(公告)号:CN10379162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060923.6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节能热水的设计方法,属于太阳能技术应用、建筑节能设计领域。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分布范围广且相对均匀。本专利通过控制热水量的方式实施节能热水,在10分钟或更少时间内,提供56.8升的热水43.3℃。我国燃料资源储藏以煤比较丰富,但人均拥有量较低,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深化节能热水利用是解决建筑高能耗问题以及节约能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本专利则是同时通过控制时间、控制热水量、控制温度的方式以达到节能热水的作用,是节能热水系统的一次重要革新。响应了国际节能减排的口号,并以身作则,亲身示范,对节能事业起到了带头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78289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17198.4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速流线可视化的建筑设计方法。本发明可以改善建筑周围的风热环境,提高校园舒适度,降低供暖制冷能耗。通过一些计算机的智能操作,就可以得出风速流线在不同高度的风速矢量分布图,以此来得出风速流线可视化的建筑设计方法。通过这些得到的风速矢量分布图,可以直观的观察其分布情况。本发明以我国南方地区的一所中学为例,通过探究其校区改造后的风环境情况,使用风速流线可视化的建筑设计方法。以此来对风速流线进行最大限度得调查和研究,更好的了解风速流线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以便捷于建筑设计,推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公开(公告)号:CN103761391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28489.3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建筑能量平衡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房子进行分析、产生能量、消耗能量、平衡生产量和消费的方式来提高建筑能量平衡。建筑提供了一个安全,实用,方便,舒适,愉快的生活;其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策略,有助于其市场推广;举行能量平衡的比赛,一队满分的产生房子所需要的尽可能多的能量,从而实现了零净能源消耗,通过平衡生产量和消费完成;通过能量平衡控制仪的使用,控制室内的能量,使其处在一个恒定的状态下,提高建筑的能量平衡。到了21世纪时,中国能源短缺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只有通过提高建筑能量平衡的设计方法的使用,以此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至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
公开(公告)号:CN101301467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36429.0
申请日:2008-04-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BMP-7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疗技术领域。通过动物模型及体外细胞实验,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离实验动物的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发现,BMP-7可以抑制细胞中TGF-β1的信号通道蛋白Smad 1/3的活性,并抑制TGF-β1的表达。动物实验结果表明,BMP-7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38165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1136009.X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4B1/3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大跨度自成型式预拉悬挑结构单元,用于安装在预设的地基上从而组合形成具有大跨度结构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绞支座,一端安装在地基上;主杆件,为具有中空腔的中空管件,底端安装在前绞支座的另一端上,从而通过前绞支座与地基相连接;后绞支座,与前绞支座成对安装,一端安装在地基上;配重体,一端的底部安装在后绞支座另一端上,从而通过后绞支座与所基相连接;多根稳定索,一端安装在配重体的另一端的底部;至少一个地锚,与稳定索相对应的埋置在地基上,稳定索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地锚;主拉索,穿过中空腔,一端通过锚固装置安装在配重体的一端的上部,另一端通过端头固定装置连接至主杆件的顶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