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纤维新型高效宽频金属吸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857155Y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520046598.4

    申请日:2005-1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声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纤维新型高效宽频金属吸声装置。由面板、侧板、顶板、底板、微穿孔板、背板组成,面板、背板、侧板、顶板、底板相连组成箱体,微穿孔板嵌于两块侧板间,将箱体分隔成二个空间,形成前、后空腔,微穿孔板上分布有微孔,微孔所占面积为微穿孔板面积的0.1%~5%,其孔径小于2.0mm。面板采用合金泡沫金属材料或铝纤维材料,背板采用钢板或铝板。前、后空腔的厚度可据实际情况调节,使用时只要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需要吸声处理的场所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薄形轻便,吸声性能优越,吸声系数大于0.6的吸声频带宽度接近4个倍频程,适用面广,易清洗、耐高温,并具有优越的耐候性,可完全回收利用,避免二次污染,具有优越的环保功能。

    三维多腔微穿孔周期超宽频带吸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852304U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20163924.7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维多腔微穿孔周期超宽频带吸声结构。由微穿孔面板、周期结构的平行排列横断面、周期结构的平行排列纵端面、单元底板相连形成在两个正交方向上周期排列的封闭腔体,数量大于2个,优选3个或4个,最大深度为最小深度的1.5~5倍。微穿孔面板上分布有所占面积为面板面积的0.2%~5%的微孔,微孔孔径为0.2~1.2mm,单元宽度和长度均不超过0.15m。使用时只要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需要吸声处理的场所,固定在壁面上即可。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加工简便,薄形轻便,吸声性能优良,吸声系数在2.5KHz内大于0.8的吸声频带宽度可达2~3个倍频程,低频吸声系数不低于0.8,峰值接近1.0,吸声性能平坦,适用面广,易清洗、耐高温,并具有优越的耐侯性,可完全回收利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两维伪随机序列微穿孔超宽频带吸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512628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511955.9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维伪随机序列微穿孔超宽频带吸声结构。由微穿孔面板、单元隔板、单元底板、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后端面相连形成深度比按伪随机序列分布的若干封闭腔体,腔体个数为伪随机序列的长度。微穿孔面板上分布有所占面积为面板面积的0.3%~4%的微孔,微孔孔径为0.2~1.2mm。使用时只要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需要吸声处理的场所,固定在壁面上即可。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加工简便,薄形轻便,吸声性能优良,吸声系数在2KHz内大于0.8的吸声频带宽度可达3个倍频程,吸声系数待遇0.6的吸声频带宽度可达4个倍频程,峰值接近1.0,吸声性能平坦,适用面广,易清洗、耐高温,并具有优越的耐侯性,可完全回收利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表面构型及声阻抗双周期突变微穿孔超宽频带吸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552954U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21509497.5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面构型及声阻抗双周期突变微穿孔超宽频带吸声结构。由微穿孔面板、单元隔板、单元底板、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后端面相连形成周期排列的封闭腔体,由两种深度腔体周期变化,较大深度为较小深度的1.5~3.5倍。微穿孔面板上分布有所占面积为面板面积的0.3%~3.5%的微孔,微孔孔径为0.2~1.2mm,单元宽度不超过0.2m。使用时只要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需要吸声处理的场所,固定在壁面上即可。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加工简便,薄形轻便,吸声性能优良,吸声系数在2.5KHz内大于0.8的吸声频带宽度可达3个倍频程,峰值接近1.0,吸声性能平坦,适用面广,易清洗、耐高温,并具有优越的耐侯性,可完全回收利用,具有优越的环保功能。

    双声阻抗周期微穿孔超宽频带吸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489464U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21510870.9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声阻抗周期微穿孔超宽频带吸声结构。由微穿孔面板、单元隔板、单元底板、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后端面相连形成周期排列的封闭腔体,由两种深度腔体周期变化,较大深度为较小深度的1.5~4.5倍。微穿孔面板上分布有所占面积为面板面积的0.5%~4%的微孔,微孔孔径为0.3~1.2mm,单元宽度不超过0.2m。使用时只要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需要吸声处理的场所,固定在壁面上即可。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加工简便,薄形轻便,吸声性能优良,吸声系数在2.5KHz内大于0.8的吸声频带宽度可达3个倍频程,峰值接近1.0,吸声性能平坦,适用面广,易清洗、耐高温,并具有优越的耐侯性,可完全回收利用,无任何内填纤维材料,完全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问题,具有优越的环保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三维双声阻抗微穿孔周期超宽频带表面平齐吸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512950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511328.5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维双声阻抗微穿孔周期超宽频带表面平齐吸声结构。由微穿孔面板、单元纵隔板、单元横隔板、单元底板、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后端面相连形成在两个正交方向上周期排列的封闭腔体,由两种深度腔体周期变化,较大深度为较小深度的1.5~4.5倍。微穿孔面板上分布有所占面积为面板面积的0.3%-4%的微孔,微孔孔径为0.3~1.2mm,单元宽度和长度均不超过0.15m。使用时只要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需要吸声处理的场所,固定在壁面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加工简便,薄形轻便,吸声性能优良,吸声系数在2.5KHz内大于0.8的吸声频带宽度可达2~3个倍频程,吸声系数不低于0.6的吸声频带可接近3个倍频程,峰值接近1.0,易清洗、耐高温,具有优越的耐侯性,完全回收利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薄形全采光高效自然通风隔声窗

    公开(公告)号:CN2839532Y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520046599.9

    申请日:2005-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声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形全采光高效自然通风隔声窗。由内、外窗横框、内、外窗竖框、外窗横条、外窗竖条、进风口、出风口、消声片、条形通道组成,外窗横条垂直嵌于外窗竖框之间,外窗竖条有2-8根,分别嵌于外窗横框外窗横条、外窗横条与外窗横框之间,将外窗分隔成2-8个窗扇空间;内窗竖条有1-4根,分别嵌于内窗横框与内窗横框之间,将内窗分隔成1-4个窗扇空间;内窗的外框固定于外窗的外框一侧上部,外窗上部右侧的窗扇空间作为进风口,内窗、外窗的连接底板上的条形通道作为出风口;两内窗横框上设有凹槽,消声片嵌于凹槽内。使用时,进风口处的窗扇向外开启,空气自进风口进入,通过消声通道由出风口至室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隔声量高,通风效果好,对采光、景观无影响,消声通道的微穿孔消声片易于更换清洗,窗体厚度小,适用于大多数建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