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
    2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736032U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20254868.9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冷水池和热水池;冷水池通过冷水泵和冷却管向热水池送水,热水池通过热水泵和冷却塔向冷水池回水;冷、热水池二者的底部由连通管相连,连通管的流量小于热水泵的最大流量;冷水池连接有温度传感器,热水泵、冷却塔和温度传感器均耦接于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在冷水池的温度升高时提高热水泵和冷却塔的功率,并在冷水池的温度下降时降低热水泵和冷却塔的功率。该冷却循环水系统可以通过连通管和回水液路这两种途径实现冷、热水池的热交换,连通管和回水液路各自对冷、热水池的换热效果的占比可以动态调整,充分发挥连通管和回水液路的换热能力,保障冷、热水池的作业需求并降低能耗。

    电机结构机壳及耦合电机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883040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1636865.3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结构机壳及耦合电机,涉及机电一体化结构技术领域。电机结构机壳包括壳体,其内设有轴孔和至少两个定子腔室。轴孔和定子腔室均沿壳体的轴向延伸。各定子腔室围绕轴孔设置,各定子腔室外分别环设有冷却通道。相邻定子腔室外的冷却通道沿第一方向彼此串接以连通形成壳体冷却通道,壳体冷却通道首尾两端不相连并分别设有进液端和出液端。各定子腔室中的电机结构分别通过冷却通道中的冷却介质进行冷却,可以达到对每个电机结构的定转子组件进行冷却的效果,冷却介质从壳体冷却通道的进液端进入,依次流经各冷却通道,再从出液端流出,避免存在被遗落而未被冷却的定子腔室。各定子腔室围绕轴孔设置,可使壳体结构紧凑。

    一种外转子电机测试胀紧式连接机构及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3956783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509091.5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转子电机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转子电机测试胀紧式连接机构及测试系统,其中,一种外转子电机测试胀紧式连接机构,包括通过螺栓相连接的过渡法兰和胀紧法兰,所述过渡法兰包括过渡法兰盘及设于所述过渡法兰盘上的过渡法兰轴和过渡法兰环;所述过渡法兰轴设于所述过渡法兰盘的一侧,所述过渡法兰轴用于与扭矩传感器相连接;所述过渡法兰环设于所述过渡法兰盘的另一侧,所述过渡法兰环外套设有所述胀紧法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胀紧式连接机构和测试系统,避免外转子电机直接与扭矩传感器等高精度测试设备直接连接,减小了对扭矩传感器等高精度测试设备的损害,进而提高了测试数据准确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无电解电容的超薄电机驱动器及一体式立式水泵

    公开(公告)号:CN216851296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23305116.0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电解电容的超薄电机驱动器及一体式水泵,包括依次电连接的防浪涌单元、EMI滤波电路、整流单元、DC‑Link滤波单元以及逆变单元;防浪涌单元的输入端与三相输入线连接,逆变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永磁同步电机,DC‑Link滤波单元为高压薄膜电容CB1;EMI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1、差模电容CX1、差模电容CX2、差模电容CX3、差模电容CX4、差模电容CX5、差模电容CX6以及共模电容CY1、共模电容CY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采用高压薄膜电容来代替电解电容以提升驱动器的可靠性,再配合防浪涌单元、EMI滤波电路、整流单元、逆变单元等电路来提高驱动器的性能,从而使得驱动器具有耐高温、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

    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829520U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20472796.5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冷水池、冷却塔、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第一、二冷却管任意一者与冷水池、冷却塔通过管道首尾串联以实现液路循环;冷水池与第一冷却管之间设有主管和增压支管;增压支管并联于主管的中段,增压支管的冷却水出口朝向主管的冷却水入口;冷水池与第二冷却管由管道直接连通。该系统可以针对不同加热炉及其发热部位采取不同的冷却水供应路线,相比于第二冷却管,第一冷却管连接主管和增压支管,可依靠简单结构来增大第一冷却管的入口压力,无需提高整个系统尤其是冷水池的出水压力,还可以避免常规的压力调节阀因长期作业而导致精度下降、故障等问题,保障系统的冷却效果。

    循环供水系统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206383U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21683266.1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水系统技术领域,公开循环供水系统,循环供水系统包括供水主管和回水主管,供水主管沿水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供水支管,多根供水支管与多台加热炉一一对应连接,供水主管的首端连接有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向供水主管提供冷却水;回水主管沿水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回水支管,多根回水支管与多台加热炉一一对应连接,回水主管的末端连接冷却系统,位于供水主管上游第一根的供水支管与位于回水主管上游第一根的回水支管连接同一加热炉,位于供水主管下游最后一根的供水支管与位于回水主管下游最后一根的回水支管连接同一加热炉。本实用新型的循环供水系统能够降低首末两端位置的加热炉压力差的差值,降低能耗。

    一种电机供电系统和电机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17115943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20352909.3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供电系统和电机机组。一种电机供电系统包括电源模块和逆变模块;电源模块包括三相电输入端和直流电输出端,三相电输入端用于接收网侧的电源输入;直流电输出端包括正母线输出端和负母线输出端,逆变模块包括正母线接收端和负母线接收端,正母线输出端和正母线接收端电连接,负母线输出端与负母线接收端电连接;电源模块用于将网侧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至逆变模块;逆变模块还包括驱动输出端,逆变模块的驱动输出端与电机电连接,用于将直流电逆变成可变频率的交流电为电机提供能量。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省去现场布线的复杂性和电缆成本,节省电机驱动器内部空间和成本,由于体积更小,方便结构一体式散热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