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40745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843902.5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01B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锆合金管内表面残留氟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首先加热饱和蒸汽产生系统,产生平稳的饱和水蒸汽;同时,加热高温炉,待炉温升高至700—750℃时,将锆合金管固定在两个专用石英玻璃管中间;向锆合金管的内部通入饱和水蒸汽,在700—750℃水解;残留氟水解产生的氟化氢气体冷凝,收集,完成提取。本技术方案中针对Ф6mm×100mm锆合金管的内表面残留氟在700—750℃下高温水解11—15min,在确定的该最佳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条件下,实现残留氟尤其是针对管状样品内表面的准确、完全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785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09783.4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铀液体中铀含量的在线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所述在线测量装置,包括在工艺管道上设置的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上设置有α探测器,α探测器连接有计数器。本发明通过在工艺管道上设置旁路管道,将工艺管道中被监测的含铀液体引入旁路管道,在旁路管道采用α探测器对于238U发出的α射线数量进行测量,通过α射线数量获得铀含量,避免对工艺运行工艺管道的大面积、不安全改动,能够满足实现、在线测量的目的;如此,本发明避免了现有测量方式导致的过程繁琐、时间长、无法实现实时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357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14921.9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08F255/06 , C08F210/14 , C08F2/46 , C08K3/22 , C08K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三元乙丙橡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改性三元乙丙橡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三元乙丙橡胶100份、增塑剂1~5份、硫化剂1~5份、防老剂1~5份、促进剂0.1~1份、助交联剂1~10份、增强剂10~100份、α‑烯烃1‑30份。制备方法包括将三元乙丙橡胶、增塑剂、硫化剂、防老剂、促进剂、助交联剂和增强剂混合后密炼;开炼;热压成型和冷压成型;与α‑烯烃混合,使用γ射线辐照。本发明利用α‑烯烃对EPDM橡胶进行改性,α‑烯烃与EPDM橡胶交联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改善了EPDM橡胶对极端环境的耐受力,达到扩宽EPDM橡胶极端环境下适用范围和延长其服役寿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2821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01271.8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燃料及慢化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沉积材料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沉积材料送入送粉器中;其中沉积材料为金属粉和/或金属燃料粉;将基板放入工作箱内并将基板固定在工作台上,并全程维持在保护气氛中;调节送粉器的送粉速率,开启激光器并开始同步送粉,开始在基材上沉积厚度为20‑100μm的第一沉积层;在成形第一沉积层之后,使第一层沉积层完成渗氢后,再开启激光器并利用送粉器开始同步送粉,在第一层沉积层上沉积厚度为20‑100μm的熔积层;其通过在氢气气氛下进行增材制造,可以实现增材渗氢一体化过程,能自由生产大型/复杂氢化物慢化剂与氢化物燃料,并可自由调整每层慢化剂/燃料的氢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808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728729.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核用锆‑铪异种金属及放电等离子加压烧结连接方法,采用放电等离子加压烧结连接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烧结过程,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本发明由铪金属块、中间层预混合粉以及锆金属块通过放电等离子加压烧结制备而成,能够精确调整中间层预混合粉的原料配比,以及精确调控烧结工艺,从而制备得到具有特定组成和特定组织结构的锆‑铪异种金属,使得制备得到的锆‑铪异种金属具有高的结合强度,同时保留了锆金属的本征性能和铪金属的本征性能,两者结合可实现核反应过程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23310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00087.2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气冷堆包壳用含Al型20Cr25NiNb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该种含Al奥氏体不锈钢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19~22%Cr,25~27%Ni,0.02~0.06%C,0.3~1.0%Nb,0.2~0.4%Si,1.8~2.5%Mo,2~4%Al,P≤0.008%,O≤0.003%,余量为Fe;优选成分添加0.005~0.008%B和0.16~0.27%V;通过添加Al来在氧化铬与金属基体之间生成氧化铝薄膜,提升不锈钢在高温超临界流体环境的耐腐蚀性能;Ni的质量百分数大于Cr的质量百分数,得到奥氏体FCC结构,极大提升了合金在高温超临界流体中的抗蠕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4079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19661.1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V20/69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K9/62 , G06T5/00 , G06T5/30 , G06T7/136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锆合金高温氧化显微组织图片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识别的金相图片;处理得到二值图像;形态学建模、连通域分析去噪;进行氧化膜、比例尺、α相、β相分割;颜色区分α相、β相、氧化膜区域、比例尺,形成输出图像,计算各相面积及面积占比;将待识别的金相图片进行深度学习获得预测金相图片,识别预测金相图片的氧化膜区域、计算氧化膜厚度;将得到的预测金相图片对应到输出图像;输出结果。将图像处理技术与深度学习技术结合,提高图片识别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再现性;且将图片输入到识别系统中即可快速并迅速地获得输出结果,对认识锆合金的氧化规律和高温氧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19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81335.X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17/02 , G01N17/00 , H02G3/22 , H02G3/03 , H02G1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电化学腐蚀实验用导线贯穿件及其组装方法,导线贯穿件包括压紧杆、密封接头、冷却外套和螺纹转接头;冷却外套为中空结构,冷却外套内设置有冷却水腔,冷却外套侧壁上设置有与冷却水腔连通的冷却水管,冷却外套的下端通过螺纹转接头与高压釜密封连接;所述密封接头在压紧杆的作用下被压紧在冷却水腔内,所述密封接头为中空结构,所述密封接头内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贯穿电极导线的导线贯穿通孔;所述压紧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压紧杆的下端与密封接头的顶部接触并压紧密封接头,所述压紧杆的上端与冷却外套的上端密封连接。利用该贯穿件可安全实现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同直径、不同材质导线同时贯穿。
-
公开(公告)号:CN10699042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04399.6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子测量含铀液体中铀含量的方法及其实现装置,解决了现有检测方式存在分析流程长、操作繁琐,不能进行核临界安全在线监测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采用中子源放射的中子穿透管道壁,然后使中子与管道内的含铀液体发生裂变反应,通过中子探测器测量出管道内的中子计数率N测,依据计算模型N测=Φ热σfNUty,计算出管道内的铀含量NU;其中,Φ热为管道内平均中子注量率,σf为微观截面,t为测量时间,y为每次裂变平均释放中子数。本发明具有实现含铀液体中铀浓度的实时、在线测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9012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04562.1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06 , G01N2223/04 , G01N2223/1013 , G01N2223/6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铀液体中铀含量的在线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一个有机玻璃管道,在有机玻璃管道外侧设置有一个屏蔽壳体,在屏蔽壳体内放置有57Co放射源,还包括一个以有机玻璃管道轴线为对称轴与57Co放射源呈对称设置的高纯锗γ探测器,高纯锗γ探测器通过数据线与多道γ能谱仪连接。本发明将被监测工艺管道(点位)含铀液体引入旁路测量系统,以57Co中占比达85.51%的γ射线作为穿透射线,通过有机玻璃管道、含铀溶液对该γ射线的吸收情况,建立铀浓度与计数率的关系模型,实现含铀液体中铀浓度的在线、实时测量;实现核燃料分离、提纯、化工、乏燃料后处理等领域中含铀液体实时、在线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