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45504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710169475.7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6/9536 , G06Q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移动轨迹相似度比较的隐私保护方法,流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完成在不同单位时间段内用户在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区域的移动轨迹的收集和数据量化,采用矩阵的方式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表征用户的位置变化和移动轨迹;然后引入隐私保护服务器实现隐私保护,方法是基于用户移动轨迹矩阵,可以分析用户A和用户B在位置变化上的相似度,相似度大的用户可以认为在同一社群。但是位置轨迹对用户而言是隐私数据,然后设计如何在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完成相似度比较,并最终对比出不同用户之间移动轨迹的相似度。本发明对用户的位置移动轨迹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行量化,构建出能够实现轻量级隐私保护的轨迹矩阵,降低了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55038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610633182.5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数据融合方法。数据融合技术可以达到降低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和提高数据收集效率的目的。然而传统的数据融合方法虽然提供了较好的安全性,但能量消耗和通信开销较大,不适合能量有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本发明设计了一类特殊的节点:可信第三方节点,这类节点拥有较大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它用来处理普通节点的隐私数据并提供完整性验证。该方法简单实用,易于部署,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传统的安全数据融合相比,本发明通过矩阵分解和数据分片等轻量级方案既能提供很好的数据隐私性和完整性保护,又具有能耗低、计算复杂度低和通信开销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44784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410166275.2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大规模云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协同监控方法,以服务器相互感知、彼此监视的方式来替代集中式架构的监控模式,提升服务器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减轻监控服务器的监控负担,消除性能瓶颈和单点失效风险。发明给出了协同监控机制模型及功能组件,以及数据服务器加入系统时、单个数据服务器失效时、成片数据服务器失效时协同监控机制的工作步骤。本发明应用在大规模的云数据中心中,系统响应时间明显少于集中式监控机制的响应时间,有效实现了负载均衡,具有很低的更新开销,且无论数据服务器发生离散失效还是在服务器成片失效的情况下,均能够有效的将全部的失效服务器检测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0625503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33182.5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数据融合方法。数据融合技术可以达到降低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和提高数据收集效率的目的。然而传统的数据融合方法虽然提供了较好的安全性,但能量消耗和通信开销较大,不适合能量有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本发明设计了一类特殊的节点:可信第三方节点,这类节点拥有较大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它用来处理普通节点的隐私数据并提供完整性验证。该方法简单实用,易于部署,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传统的安全数据融合相比,本发明通过矩阵分解和数据分片等轻量级方案既能提供很好的数据隐私性和完整性保护,又具有能耗低、计算复杂度低和通信开销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107420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34114.3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超宽带对称环-振子组合天线,属于微波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在介电常数为2-20范围内的介质基板上分别设计结构相同、反对称布置的顶层辐射单元与底层辐射单元,顶层、底层辐射单元均由对跖半环路辐射单元、多边形振子单元组成;通过金属化过孔将顶层对跖半环路辐射单元和底层对跖半环路辐射单元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对称环,与对称振子组合成完整的天线单元。本发明的组合天线采用平衡馈电方式,有近似的单向端射波束,适用于“点对点”的宽带通信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制作成本低廉等优点,并且对安装场合不敏感,可以直接与差分结构的射频电路集成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215863958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524907.X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边缘智能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IPC: F24F11/32 , F24F11/64 , F24F11/70 , F24F11/88 , F24F11/89 , F24F110/30 , F24F12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医院回风口智能监测及报警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模块、热敏电阻恒温风速仪模块、回风口控制与通信模块、回风口报警模块及导线,所述激光测距仪模块、回风口报警模块安装固定在回风口中央顶部外侧,所述热敏电阻恒温风速仪模块、回风口控制与通信模块安装固定在风道内侧。激光测距仪模块可以实时监测人或物体与回风口之间的距离,并根据遮挡回风口时长做出智能判决,热敏电阻恒温风速仪模块可以实时监测风道内空气的流速,激光测距和风道测风速的双重保障可以有效维持回风口正常工作,从而达到提升空气流通效率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集成度高、装置体积小、监测灵敏度高、信息实时传输的特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