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9147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62316.0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离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立卫星的制动帆离轨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帆存储装置、驱动装置、展开装置和锁紧装置;帆存储装置中存储薄膜帆;展开装置包括四根带状弹性桅杆和桅杆中心轴,带状弹性桅杆的延伸段和薄膜帆连接,带状弹性桅杆的固定端缠绕在桅杆中心轴上;缠绕的四根带状弹性桅杆展开,从而带动与其连接的薄膜帆展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展开装置中带状弹性桅杆的展开;锁紧装置用于锁紧状态时展开装置的锁紧。本发明提供的离轨装置,适用于运行于中低轨道的立方星的离轨,解决了部分立方星在完成任务后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离轨从而成为空间碎片影响其他卫星正常工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30436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0432340.4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立方星分离装置的控制与遥测电路,包括工作电路、备份电路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的前端连接火箭控制与遥测电缆,所述接口电路的后端与工作电路和备份电路连接,所述接口电路包括第一连接器COM1、与所述第一连接器COM1连接的第一干簧管K1和第二干簧管K2,所述第一连接器COM1包括1‑9号引脚,其中2号引脚和7号引脚分别接第一干簧管K1的两端,1号引脚和6号引脚分别接第二干簧管K2的两端,4号引脚和5号引脚与工作电路连接,8号引脚和9号引脚与备份电路连接。本发明控制电路与遥测电路均采用双备份设计,任何一路工作都可以保证卫星正常弹出且给火箭正确的遥测信号,相比于其他卫星分离方案,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46957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55958.4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方星电池阵用可自锁合页,包括活动页、限位块、大扭簧、长轴、小扭簧、短轴和固定页,活动页与立方星的内侧展开阵固定连接,固定页与立方星的体装阵固定连接,限位块的一端的端面为一斜面,小扭簧套设于短轴的中部,活动页的中部具有一凹槽,凹槽的上下内槽面均为斜面,大扭簧套设于长轴的中部,在合页锁合状态下限位块被活动页压合在固定页上,在展开状态下活动页能够围绕长轴转至与固定页呈90°的状态,同时限位块能够围绕短轴旋转直至限位块的一端的端面斜面抵靠于凹槽的上内槽面从而将活动页与固定页锁定在呈90°的状态。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运行稳定可靠,能够使内侧展开阵相对于体装阵稳定地锁定在展开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45683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55959.9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5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帆板对日定向驱动系统及其对日定向方法,系统包括第一合页、第二合页、滑环、电机、太阳能展开阵和对日定向检测系统,电机的输出轴与滑环的转子的内端固定连接,滑环的转子的外端与第二合页固定连接,第一合页与第二合页铰接,太阳能展开阵与第一合页固定连接,对日定向检测系统设置于太阳能展开阵上,其能够检测出太阳光线是否与太阳能展开阵的轴向垂面平行,若太阳光线不与太阳能展开阵的轴向垂面平行,电机驱动所述太阳能展开阵围绕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直至太阳光线与太阳能展开阵的轴向垂面平行。该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出太阳能展开阵是否处于接收太阳光的最佳位置并进行对日定向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039541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597583.3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姿轨控一体化微型冷气推进系统,包括储气箱、缓压箱、压力传感器、隔离阀、进气阀、出气管接头、五个电磁阀、控制单元、顶部喷口、四个侧向喷口;储气箱上设有进气阀和出气管接头;出气管接头通过隔离阀与缓压箱相连;缓压箱固定在储气箱上;缓压箱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缓压箱上设有六个管接头,分别与隔离阀、五个电磁阀相连;五个电磁阀分别与顶部喷口和四个侧向喷口相连;顶部喷口、四个侧向喷口分别设置在储气箱顶部和四侧;顶部喷口喷射方向向上,四个侧向喷口喷向向下,且四个侧向喷口喷向与顶部喷口喷向夹角均为75°;压力传感器、隔离阀、五个电磁阀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卫星姿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07347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1001412.2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星载计算机可靠性验证的故障注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卫星轨道参数计算单粒子翻转率,生成单粒子翻转故障注入表;步骤2、建立星载计算机模型和故障注入器,故障注入器加载步骤1生成的单粒子翻转故障注入表,并按照故障注入表中的内容,对星载计算机模型进行故障注入;步骤3、建立故障观察器,对步骤2故障注入后的各模块的状态和输出进行跟踪;步骤4、建立日志文件,将故障注入表、步骤3故障观察器所跟踪的各模块值及相应运行结果保存于日志文件中;清空模型寄存器及内存值,等待下一次仿真开始。本发明方法的注入过程可控性强,星载计算机模型和故障注入模型双线程并行,可通过终端方便地控制和监测仿真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778377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610725844.1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1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TOS嵌入式远程在线升级函数方法。基站控制端读取二进制烧写文件中待升级的函数机器码部分,打包成若干个数据帧,向工作端发送升级指令;工作端接向基站控制端发送就绪应答帧;基站控制端通过无线电磁波将数据帧发送给工作端;工作端校验通过后将其写入待升级函数所处的FLASH的区块,并判断数据是否全部写入,若未全部写入,则向基站控制端发送数据帧请求帧;若全部写入,恢复该区块中的其他内容,刷新特定的RAM区并向基站控制端发送升级完毕应答帧,根据待升级函数是否被调用,选择继续运行或重启工作端;基站控制端若接收到数据请求帧,则向基站发送相应的数据帧;若收到升级完毕应答帧,则完成升级流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53950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777669.5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B64G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方体卫星离轨装置,包括锁紧装置、存储机构、安装面板、锥形弹簧、展开机构和薄膜帆,锁紧装置固定在安装面板的顶面,存储机构固定在安装面板的底面,锥形弹簧、展开机构和薄膜帆均设置在存储机构内,锥形弹簧直径大的一端与安装面板固连,直径小的一端与展开机构固连,薄膜帆系在展开机构上;通过顶部安装面板将其固连在卫星底部,从而不占用星内空间。在收到地面指令后,锁紧装置释放展开机构内的中心轴,缠绕于中心轴的带状弹性桅杆通过释放自身存储的弹性势能带动固定在桅杆上的薄膜帆展开。本发明利用展开薄膜帆来增大立方星飞行方向上的截面积,提高立方星所受到的大气阻力,从而加速立方星快速脱离轨道。
-
公开(公告)号:CN10736809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715711.0
申请日:2017-08-2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5D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8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化立方星姿控系统平台,包括姿控计算机、姿控模块板、PC104、磁强计、动量轮、磁棒、陀螺仪和动量轮支架。本发明将姿控系统所有姿态确定与姿态控制模块集成到两块电路板上,仅占用立方星二分之一个单元的空间。由磁强计和陀螺仪进行双矢量定姿,由磁棒和偏置动量轮进行三轴稳定控制。本发明具有高集成化、高姿态确定与控制精度、占用空间小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359674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749342.7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H02J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63 , H02J2007/0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立方星的电源母线电路,所述第一P-MOS管Q1和第二P-MOS管Q2并联,第一P-MOS管Q1的S极和第二P-MOS管Q2的S极相连后再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P-MOS管Q3的S极、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一P-MOS管Q1的G极和第二P-MOS管Q2的G极相连后再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三P-MOS管Q3的D极、第二陶瓷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一P-MOS管Q1的D极和第二P-MOS管Q2的D极相连后再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三钽电容C3的正极端、第四钽电容C4的正极端相连。本发明具有体积小、功能集成度高、能量损失小的特点,解决了立方星地面测试后的断电、入轨后自主上电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