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111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25338.6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火电机组多工况深度调峰下非等间隔分段优化调度方法,通过引入决策变量将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下的多工况非连续、非线性、非凸成本函数转换为非分段线性方程组形式,实现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的调度求解。将所建立多工况深度调峰模型转换为非分段函数的基础上,求解各工况最优功率区间分段长度,使得线性逼近结果更精确。对多工况成本函数线性化后,考虑系统运行目标和相关约束,建立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求解。本申请通过确定多工况深度调峰模型的最优分段策略,采用非等间隔分段线性化方法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转换求解,能够在得到调度策略的同时提升求解策略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042337.2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基于面积平衡经验模态分解的储能平抑风电波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输入信号初始化;预测一段时间内的风电功率数据PW(t),将原始风电功率PW(t)表示为初始输入信号x(t);步骤2,计算本征模态函数;对输入信号x(t)进行计算,以得到本征模态函数;步骤3,面积平衡修正;针对步骤2计算得到的本征模态函数ci(t)进行面积平衡修正,使得ci(t)的上下面积近似平衡;步骤4,计算残余分量;步骤5,功率调节指令的计算与下发。本发明通过平衡本征模态函数的上下面积,避免了储能系统在平抑风电波动的过程中因电量持续增加或减小而导致的储能电量越限现象的产生,从而有效提升储能在平抑风电波动方面的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190303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91525.5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光伏并网制氢的三电平DC‑AC逆变器,包括: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用于将光伏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钳位电路,连接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用于将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电压进行钳位,其中,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并联,并分别连接到光伏直流电源;三电平转换电路,连接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用于将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输出的交流电升压并转换为三电平交流电,其中,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串联;并网控制电路,用于将三电平转换电路输出的三电平交流电与制氢电网连接。本发明增益高,可以抑制漏电流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88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86987.0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VSG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本发明方法以微电网电压稳定,频率稳定和功率均分为目标,采用了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策略,构建了基于DDPG算法的微电网二次控制智能体,并对微电网离线训练和在线控制以实现目标。该方法改进了传统多VSG微电网控制的局限性,可以实现在微电网负荷突变等大扰动环境下,减少电压和频率偏差,提高微电网稳定性,同时使分布式电源功率均发,减少分布式电源功率出力不平衡造成的负担。该方法被应用到多VSG微电网中,提升了微电网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88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686987.0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VSG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本发明方法以微电网电压稳定,频率稳定和功率均分为目标,采用了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策略,构建了基于DDPG算法的微电网二次控制智能体,并对微电网离线训练和在线控制以实现目标。该方法改进了传统多VSG微电网控制的局限性,可以实现在微电网负荷突变等大扰动环境下,减少电压和频率偏差,提高微电网稳定性,同时使分布式电源功率均发,减少分布式电源功率出力不平衡造成的负担。该方法被应用到多VSG微电网中,提升了微电网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440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950456.9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G05D2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温度设定值和主电源开关联合控制的空调用能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空调负荷的热力学特性模型;步骤2:温度设定值控制和主电源开关控制策略;步骤3:恒温控制修正模型;步骤4:线性化的恒温控制模型;步骤5:空调负荷用能优化模型;步骤6:优化求解。该技术方案为了得到针对实际空调的用能优化结果,选择离散的温度设定值和主电源开‑关状态作为决策变量,建立基于温度设定值和主电源开‑关联合控制的空调用能优化模型并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可以对实际空调进行控制的优化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22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1556675.0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开关型柔性负荷恢复过程潜力的频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设计控制系统总体架构;第二步,设计控制中心参数计算模块;第三步,设计分散控制模块;第四步,设计开关负荷集群。该控制策略由慢恢复过程和快恢复过程组成。提出的控制方法可利用快恢复过程中的柔性负荷来实现其平稳恢复的目的。因此,慢恢复过程中的柔性负荷可以进入快恢复过程来提供频率调节服务。该方法实现了柔性负荷的平稳恢复,大大降低了负荷的总调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5925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277278.8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F24F11/86 , F24F11/56 , F24F11/64 , F24F14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温度设定值离散调整的空调负荷频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设计控制系统总体架构;第二步,设计广播控制信号调制模块;第三步,设计广播控制信号解调模块;该方案提出了一种双层广播控制方法。在考虑最小温度调节量为1℃的条件下,通过把1℃的温度调节信号转换为广播概率控制信号,来实现空调负荷的功率的连续调节;将空调分为六种状态,引入优先级机制,温度设定点已经调整的空调更有优先权恢复到其原始设定点,大大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通过对空调的双层广播控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频率控制方法,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频率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440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50456.9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G05D2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温度设定值和主电源开关联合控制的空调用能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空调负荷的热力学特性模型;步骤2:温度设定值控制和主电源开关控制策略;步骤3:恒温控制修正模型;步骤4:线性化的恒温控制模型;步骤5:空调负荷用能优化模型;步骤6:优化求解。该技术方案为了得到针对实际空调的用能优化结果,选择离散的温度设定值和主电源开‑关状态作为决策变量,建立基于温度设定值和主电源开‑关联合控制的空调用能优化模型并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可以对实际空调进行控制的优化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