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热发电-供热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470364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346493.X

    申请日:2017-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热发电-供热联产系统,包括聚光集热系统、换热系统、发电系统、储热系统和辅助热源,聚光集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蒸汽发生器、导热油系统和汽水回路,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和发电机,导热油系统包括导热油回路,导热油回路依次经过太阳能集热器、蒸汽发生器和换热器,再通过导热油回流管道回到太阳能集热器,汽水回路依次经过换热器、蒸汽发生器和汽轮机,再通过汽水回流管回到换热器,汽轮机连接发电机,汽水回流管还通过管道与储热罐连接,辅助热源与储热罐连接,储热罐连接用户。本实用新型在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同时还能对用户进行供暖,能源利用效率高,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液态金属电池热管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563306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22858381.5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外壳侧板、外壳盖板、液态金属螺旋管道、电池支架、保温内壳、电磁泵、通道衔接头和液态金属散热板,利用电池产生的热量由散热板传至散热通道中的椭圆针肋,液态金属在电磁泵的驱动下流过散热通道对电池进行冷却,并将热量带入保温通道。在冬天由于内外温度差较大,导致电池功率水平大幅下降,保温通道可以将整个系统维持在恒定的工作温度,外界温度发生改变或散热量变化时,通过温度控制系统进行调整磁场的大小,控制液态金属的流速,以达到温控的效果,从而提高电池冬季的工作能力。

    一种无桨叶的风力和光伏双层独立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475441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364510.2

    申请日:2017-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桨叶的风力和光伏双层独立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电池,贴合于风力发电电池的太阳能发电电池,连接于风力发电电池的整流器,连接于整流器和太阳能发电电池的电压转换器,连接于电压转换器的蓄电池。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桨叶的风力和光伏双层独立发电系统,本实用新型将压电材料板和薄膜太阳能光伏板贴合,实现可以利用两种能源进行发电,白天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夜晚以压电材料风力发电为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光热发电的太阳能跟踪集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473418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346437.6

    申请日:2017-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热发电的太阳能跟踪集热装置,包括两个可调节高度的立柱和主轴,主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立柱的顶端,立柱连接动力装置一,主轴的轴向两侧设有多组弧形的反光镜板,主轴的两侧分别设有横梁,横梁通过横梁支架与主轴固定连接;反光镜板通过反光板支架与横梁固定连接,在反光镜面板的焦点位置设置有集热管,集热管通过集热管架与主轴固定连接;在集热管的两端设置有光照强度检测器;主轴下方还设有齿轮条,齿轮条的两端分别与主轴两侧的横梁相连接,立柱上还设有动力装置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能够跟踪太阳高度角,而且能够对太阳进行方位角的跟踪,提高了跟踪效率,且结构简单,节约了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舵机及照明开关无线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844588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23071873.6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舵机及照明开关无线控制系统,利用舵机的旋转来控制照明灯光的开关,用户只需在原有的照明开关上安装本实用新型的舵机,就能够使用智能手机实现对照明灯光开关的智能控制,在大学生宿舍、已经装修完成的家庭等类似不便改造的情况,有较大的应用范围。WIFI无线路由器用于建立一个无线局域网,使智能移动设备和开关控制模块间建立通讯;开关控制模块安装在照明灯光控制面板上,接收来自移动智能设备的指令,完成照明灯光的开启和关闭。利用广泛使用的智能移动设备连接无线局域网实现对照明灯光开关的控制,使用户在无需改造灯光环境的情况下,实现对照明灯光的开关控制,满足用户的智能家居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