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棒材高效率高通量连铸连轧系统与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65986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69588.8

    申请日:2020-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钛合金棒材高效率高通量连铸连轧系统与工艺,包括进料机构、熔炼室、分流室、分流机构、多通道结晶机构、下拉机构、接料机构、输送带以及轧制机构。熔炼室,设置有水冷铜炉床,通过等离子枪对原料加热熔炼形成金属液体;金属液体导入分流室并分流至多通道结晶机构;多通道结晶机构具有与分流口一一对应的多个结晶器;接料机构设置在多通道结晶机构下方,并具有与结晶器一一对应的接料管,并通过翻转后打开接料管,将钛合金坯棒滑动至输送带上;输送带将钛合金坯棒输送至轧制机构中,进行连续轧制成型;结晶器为水冷铜结晶器,结晶器之间等间隔地竖向排列,并且在每个结晶器的外表面设置有热障材料涂层。

    钛合金拉丝处理设备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4921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880544.4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拉丝处理设备,包括安装板、电机座、电机、连接筒、转动辊、锁紧装置和吸气装置,所述的安装板的右端通过销轴安装有电机座,电机座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与连接筒的右端相连,连接筒的外壁套设有转动辊,连接筒的左端位于锁紧装置上,锁紧装置安装在安装板上,安装板的左端安装有吸气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钛合金拉丝后,钛合金的表面仍残留有润滑油,且润滑油上黏附有一定的料屑,人们通常手持吸油毡对钛合金表面进行手动擦拭,擦拭较为麻烦的同时,由于拉丝后的钛合金为磨砂表面,人工擦拭后仍有一定量的料屑与润滑油留在磨砂表面上,且手动擦拭可能会出现漏擦的问题。

    基于3D打印壳体的腐蚀环境试验系统以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3035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01763.6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腐蚀环境实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壳体的腐蚀环境试验系统以及试验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根据待测工件的形状设计为预定形状的结构,所述壳体上设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多个插孔以及至少一个工件插入口;其中,待测试工件从所述工件插入口连接到所述壳体,并使待测试工件的测试部位暴露在由待测试工件和壳体所构成的密封测试空间内。本发明通过打印形成的壳体能适应的包覆在待测试工件测试部位的外围,为测试部位提供封闭的腐蚀测试环境,同时能让部分结构暴露在外,以便于施加压应力,封闭系统的电化学测试更为稳定,不会出现腐蚀离子产物的浓度上升。

    用于海洋工程大尺寸钛合金的双轴蠕变测试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91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098745.5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海洋工程大尺寸钛合金的双轴蠕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支撑架、两组施压部件、第一液压控制系统、第二液压控制系统和空压机,其中,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沿X向对称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三液压缸和所述第四液压缸沿Y向对称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两组X向和Y向分布的施压部件,能够同时进行双轴拉力或压力蠕变测试,且采用液压系统对待测样品施压,压力稳定并且能够长时间施加压力,实验过程采用机械引伸计和激光位移计记录四个方向上的独立应变,并通过在待测样品中心增设应变片阵列,分析待测样品整体协调变形,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海工混凝土耐蚀钛合金网结构的制备工艺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02107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0582648.X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海工混凝土耐蚀钛合金网结构的制备工艺与系统,包括送丝器、接丝板、驱动器以及焊接系统。送丝器用于将钛合金丝材送至接丝板;驱动器设置在送丝通道的末端,接丝板设置在驱动器上,驱动接丝板在驱动器表面的X‑Y方向运动以及转动;接丝板具有基底以及从基底向上形成的阵列式槽位,阵列式槽位沿着基底的高度方向至少包括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层槽位和沿着第二方向的第二层槽位,驱动器按照逐条、逐层铺设的方式控制移动和/或转动接丝板以在接丝板上形成至少两层交叉的网状结构的钛合金丝材;焊接系统用于在所述钛合金丝材的交叉位置进行点焊。本发明可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海洋工程用钛合金网生产工艺,提高效率。

    具有纳米片层结构的多孔Fe催化基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2149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05762.X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纳米片层结构的多孔Fe催化基体材料,所述多孔Fe催化基体材料呈纳米片层结构,包括孔道和金属韧带,孔道和金属韧带相互嵌套,孔道之间相互贯通形成连续的多孔结构,其中,所述多孔Fe催化基体材料包含97‑99%的α‑Fe相。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纳米片层结构的多孔Fe催化基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多孔Fe催化基体材料具有纳米片层结构及其内相互嵌套的孔道和金属韧带组成的双模式结构,增强了材料的分散性和比表面积,有效避免了纳米颗粒的团聚,并为降解反应提供了更多的附着点,加快了反应速度,且避免了负载存在的负载量低及纳米铁不能进入孔道而导致的反应效果差的问题。

    基于(111)面取向富集的超细纳米多孔银SERS基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599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947065.2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111)面取向富集的超细纳米多孔银SERS基底材料,所述超细纳米多孔银材料的孔道和金属韧带相互连接,形成三维连续的纳米多孔结构;所述金属韧带具有有序的晶格条纹;所述金属韧带上的晶格条纹的晶格间距为0.237nm;所述超细纳米多孔银材料的对应于ε‑AgZn3相的衍射峰全部消失,且在38.1°和81.6°有对应于fcc‑Ag的(111)和(222)晶面的衍射峰;所述超细纳米多孔银材料具有(111)面取向富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111)面取向富集的超细纳米多孔银SERS基底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超细纳米多孔银材料具有(111)面取向富集,其吸附分子能力更强,从而对SERS具有更强的化学增强作用。

    海工混凝土耐蚀钛合金网结构的制备工艺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0210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82648.X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海工混凝土耐蚀钛合金网结构的制备工艺与系统,包括送丝器、接丝板、驱动器以及焊接系统。送丝器用于将钛合金丝材送至接丝板;驱动器设置在送丝通道的末端,接丝板设置在驱动器上,驱动接丝板在驱动器表面的X-Y方向运动以及转动;接丝板具有基底以及从基底向上形成的阵列式槽位,阵列式槽位沿着基底的高度方向至少包括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层槽位和沿着第二方向的第二层槽位,驱动器按照逐条、逐层铺设的方式控制移动和/转动接丝板以在接丝板上形成至少两层交叉的网状结构的钛合金丝材;焊接系统用于在所述钛合金丝材的交叉位置进行点焊。本发明可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海洋工程用钛合金网生产工艺,提高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