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9225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10764689.5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K9/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中草图数据集的交互式类别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学习过程,对已标注草图数据集进行多特征提取,特征空间度量学习,计算距离度量函数。选择过程,如果判断草图数据集中不存在未标注草图,则结束,得到最终结果。否则,根据度量学习结果,对待标注草图数据集进行特征空间构造,层次化聚类,并选择最优样本子集。在线标注,用户对最优样本子集中的草图进行交互确认,对确认的样本进行类别标注,并更新已标注草图数据集。剩余的非同类草图,将保持未标注状态,并更新待标注草图数据集。进而不断循环上述过程,直到用户完成所有草图标注,获得最终标注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392253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64689.5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K9/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中草图数据集的交互式类别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学习过程,对已标注草图数据集进行多特征提取,特征空间度量学习,计算距离度量函数。选择过程,如果判断草图数据集中不存在未标注草图,则结束,得到最终结果。否则,根据度量学习结果,对待标注草图数据集进行特征空间构造,层次化聚类,并选择最优样本子集。在线标注,用户对最优样本子集中的草图进行交互确认,对确认的样本进行类别标注,并更新已标注草图数据集。剩余的非同类草图,将保持未标注状态,并更新待标注草图数据集。进而不断循环上述过程,直到用户完成所有草图标注,获得最终标注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609956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009515.9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中的人体运动编辑方法,支持用户对视频中人体运动进行编辑以得到包含新的人体运动的视频,具体包括人体姿态分析、姿态数据编辑、图像形变三个步骤:首先采用基于免疫进化的层次化姿态分析方法,通过全局姿态优化、姿态序列平滑、局部姿态优化计算得到输入视频中的人体运动的姿态数据;其次采用草绘交互方式编辑上述计算得到的人体运动的姿态数据,生成新的人体运动的姿态数据;最后,采用模型驱动的移动最小二乘图像形变方法对输入视频的每一帧图像进行形变,生成包含新的人体运动的视频。本发明能实现对视频中人体运动的编辑得到包含新的人体运动的视频,在电影后期制作、广告设计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33788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75210.6
申请日:2010-05-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手绘草图的三维人体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草图解析:将人体草图分解为骨架笔画集Ss、轮廓笔画集Sp以及线索笔画集Sc;步骤二,模型特征提取:在预定义的人体网格模型MH上进行人体骨架结构抽取;步骤三,深度恢复:在二维人体姿态的基础上,根据骨架结构识别对线索笔画集进行线索判定的结果及人体骨架结构计算三维人体姿态;步骤四,三维重建:根据三维形变参数对四肢及躯干网格模型的截面轮廓特征进行形变。本发明利用手绘草图绘制人体正视图骨架和轮廓,并直接生成三维网格模型,符合动画角色设计师的平面绘制习惯,简化了人体建模流程,大大减少了用户进行人体建模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09892190U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20107664.6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位测定隧道破碎带渗透系数装置的回转系统,包括切削钻头,所述切削钻头的外侧套设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内部安装有与之相配合的中心管,且所述中心管的一端与所述切削钻头连接,所述中心管的另一端与反扭系统连接,所述中心管的内部一端安装有霍尔元件,所述中心管的外侧绕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侧套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外管,且所述外管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反扭系统的外侧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识别和无级调控回转系统的转速和扭矩,利用霍尔元件,不仅成功避免了对光纤监测系统的干扰,还保证了对转速和扭矩的精准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09761452U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20053337.7
申请日:2019-0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取热能的隧道衬砌结构,包括热能砌块(4),所述热能砌块(4)安装在所述隧道壁上;包括混泥土加固砌块(5)、高密度聚乙烯管路(6)、钢筋笼(7)以及砌块留空区(8);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管路(6)缠绕在所述钢筋笼(7)上,所述钢筋笼(7)嵌入所述混泥土加固砌块(5)内;所述砌块留空区(8)设置在两块所述热能砌块(4)的连接处,两个所述热能砌块(4)的高密度聚乙烯管路(6)的接口处在所述砌块留空区(8)通过管道活接头(11)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隧道衬砌的热能砌块结构将隧道内的热量利用起来,不仅能降低热隧道通风冷却系统的运营成本,而且还能使城市地铁隧道为地热开采提供巨大的潜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640160U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20107732.9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定位特定裂隙面的多功能双栓塞装置,包括,伸缩导水管、伸缩导气管、摄影测量探头、传导光纤以及若干个导水孔、导气孔和气囊,所述伸缩导水管和所述伸缩导气管的表面上部与下部之间均套设有与外部测试的孔壁相接处的所述气囊,其中,所述伸缩导水管的表面上且位于一组气囊之间开有若干个镂空式的所述导水孔,所述伸缩导气管的表面上部与下部且均位于所述气囊内开设有若干个镂空式的所述导气孔,位于上部的所述气囊的底部中心位置处穿插安装有所述摄影测量探头,所述摄影测量探头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传导光纤与外部地面上的电脑客户端连接,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信息化程度高,大大简化了工作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