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纳米环形腔SERS基底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4222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28132.6

    申请日:2016-05-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8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纳米环形腔SERS基底,包括基片,基片上设置有纳米级单层PS微球阵列,PS微球阵列中填充有SiO2或者TiO2前驱物溶液形成的凝胶层,凝胶层的厚度小于微球直径,PS微球顶部与凝胶层之间设有纳米级环形凹腔,在基片的表层还覆有金属层,覆有金属层的环形凹腔形成金属环形腔阵列。将待检测样品填充在环形凹腔内,光照时金属环形腔内形成圆柱形表面等离激元,形成强烈的局域电场增强,待检测样品借助增强的电场激发出能够检测到的拉曼信号,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SERS基底的制作方法,采用纳米微球和旋涂方法在平面基片制备环形腔阵列,方法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

    基于MEMS的微机械传感器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43790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001258.3

    申请日:2014-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MEMS的微机械传感器,属于微机械传感器的技术领域。所述传感器包括三层单晶硅片制成的基板、利用第一基板开有的第一空腔、第二基板开有的第一通孔、第三基板开有的第三空腔构建气体流通的唯一路径。贴合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膜片受到强烈撞击而损坏时,可以拆卸更换,方便使用,提高效率。使用MEMS加工工艺,减小了传感器体积。利用这种微机械传感器可测量降水粒子。

    基于MEMS芯片的露点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43783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07381.6

    申请日:2014-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MEMS芯片的露点检测装置,属于大气检测的技术领域。露点检测装置包括:散热片,固定在散热片上的制冷机,贴合在制冷机上表面的镜面,通过微机械工艺加工在镜面上方透明板阵列,透明板阵列与镜面之间的支撑物,所述透明板阵列、支撑物均为高导热材料,使透明板和镜面温度一致,从而透明板在镜面结露的同时也结露;透明板结露使反射光在光通路上有更多的衰减,有利于反射光信号的变化幅度增加,提高了露点检测仪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一种振动式微机械电场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79655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26733.2

    申请日:2012-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式微机械电场传感器,一种振动式微机械电场传感器,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敏感层和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包括活动结构、固定梳齿结构,其中活动结构包括一个中心设置有间隙的矩形质量块、设置在质量块四周的梳齿,与质量块四个端角相连接的支撑梁。本发明能利用平行板电容器加载静电来对屏蔽层中的活动结构的谐振频率进行调谐,通过振动速度信号的差分式反馈来对针对屏蔽层中的活动结构的振动阻尼进行调谐,实现振动式微机械电场传感器的常压封装,能实现大的灵敏度和提高输出信号的稳定性,解决了现存微机械电场传感器中的制造误差补偿和封装及输出信号稳定性等关键问题。

    一种光伏储能电池设备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58908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716525.9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伏储能电池设备,涉及到电池领域,其包括多个储能电池和电池箱,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均位于所述电池箱内,所述储能电池的顶侧安装有两个电池柱。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散热管埋入地下并通过地下的凉气对散热油进行散热,启动抽取泵抽取散热油进入到散热套内实现散热油循环,从而实现借助地下自然的凉气对储能电池进行散热;另外,在储能电池发生短路或者起火的问题时,可以将散热套融化,流出的散热油对储能电池进行灭火绝缘,同时通过雨水和地下凉气的双重散热进一步地帮助散热油进行散热;此外,在恶劣天气时,封闭板封闭多个辅助散热孔,保证电池箱的密封性,进而避免电池箱内进灰或者进水,保证储能电池的安全使用。

    一种新能源储能电站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53962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747087.2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储能电站,涉及到储能电站领域,其包括多个储能电池和电站柜体,所述电站柜体内安装有多个放置架,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分别放置在多个所述放置架内,所述电站柜体上活动安装有两个柜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框往复移动对储能电池进行充分地吹灰和散热,保证储能电池的散热效果;在储能电池损坏鼓包严重时,排出架将储能电池带动出电站柜体外,同时阻挡横板阻挡限制板,将储能电池翻转卸出,并落进隔离箱内,通过灭火器对储能电池进行灭火;此外,隔离箱与隔离盖内均填充有沙子,如果发生失火或者爆炸,通过沙子进一步地辅助进行隔离绝缘灭火,从而避免储能电池的失火或者爆炸造成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一种光伏储能电池设备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89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16525.9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伏储能电池设备,涉及到电池领域,其包括多个储能电池和电池箱,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均位于所述电池箱内,所述储能电池的顶侧安装有两个电池柱。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散热管埋入地下并通过地下的凉气对散热油进行散热,启动抽取泵抽取散热油进入到散热套内实现散热油循环,从而实现借助地下自然的凉气对储能电池进行散热;另外,在储能电池发生短路或者起火的问题时,可以将散热套融化,流出的散热油对储能电池进行灭火绝缘,同时通过雨水和地下凉气的双重散热进一步地帮助散热油进行散热;此外,在恶劣天气时,封闭板封闭多个辅助散热孔,保证电池箱的密封性,进而避免电池箱内进灰或者进水,保证储能电池的安全使用。

    一种低气压风洞系统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68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04861.0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候勘测技术领域的低气压风洞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模拟实验设备对探空传感器测量高空大气温度时的辐射误差进行分析的问题,其包括石英管,石英管的一端与流量分配罐连接,流量分配罐与多个空气流量计连接,主接头软管上配设有流量控制阀;石英管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管的一侧接口相连,第一三通管的另一侧接口连接有真空控制阀,真空控制阀与真空泵连接;第一三通管的第三接口连接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与多个压力计连接。本发明能够在可控条件下研究海拔、气流速度、太阳方位以及辐射强度等要素对探空传感器的影响,满足复杂大气环境中辐射误差研究以及高空大气探测等领域的需求。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45度光纤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920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810236247.1

    申请日:2018-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和45度抛光切角光纤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其主要结构是由金属纳米孔阵列结构粘接在45度抛光切角的光纤上形成的,该传感器的原理是光纤中的光经过45度抛光面折射后会耦合到金属纳米孔阵列,并在金属阵列附近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并由来自光纤另一端的光谱分析仪进行分析,随着周围环境折射率的变化,会引起纳米孔阵列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峰的偏移,表现在反射光谱上就是窄带共振峰值段的偏移,反射光谱上窄带共振峰值和外界环境有一一对应关系,由此可以计算得到外界的环境。

    一种带导流装置的强制通风防辐射罩

    公开(公告)号:CN11152129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10522367.5

    申请日:2020-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导流装置的强制通风防辐射罩,包括电机、支撑板、导流罩、支撑柱和温度传感器探头;电机竖直设置,其驱动轴朝上,在竖直方向内转动;支撑板水平设置,一端固定在电机的驱动轴上,电机可带动支撑板在水平面内转动;导流罩为两端贯穿的喇叭状结构;导流罩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支撑板另一端的上表面,随支撑板转动,导流罩沿垂直于旋转半径的方向设置;温度传感器探头固定位于导流罩的中部;电机驱动支撑板转动,位于支撑板外端的导流罩及其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探头随之移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科学合理、通风强、测温误差小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