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580275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2306417.9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包括左弧形卡板和右弧形卡板,所述左弧形卡板和右弧形卡板相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卡槽,两个弧形卡槽适配组合成圆形,左弧形卡板和右弧形卡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紧固机构、预安装结构和夹紧安装机构,紧固机构包括开设在弧形卡槽侧壁的伸缩槽,伸缩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该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将左弧形卡板和右弧形卡板适配卡设在电线杆的顶部,并在另一侧的第一衔接杆和第二衔接杆的表面卡入另一个六角螺栓,对左弧形卡板和右弧形卡板进行快速预安装,通过设置紧固机构,在预安装时,利用复位弹簧顶动伸缩杆,带动橡胶弧形垫与电线杆表面抵紧,从而达到了适应不同直径电线杆安装的目的。

    电采暖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40904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811338195.5

    申请日:2018-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采暖协同优化运行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电加热设备的等效热参数模型;然后建立电加热负荷的温度效用模型,继而以电力系统允许电供热发电的最大功率限制和电加热设备的最小启停时间为约束,以用户供热舒适度最优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形成基于非蓄热式电加热设备的集成环境优化调度模型。将研究区域内的电供热用户集中在一个调度层,利用所提出的基于非蓄热式电加热设备的集成环境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电力调度方案,传递给各个电加热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构成智能化运行的智能电加热网络。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非蓄热式电加热设备在简单运行模式下,所造成的负荷尖峰和功率损耗问题,有效地提高用户的温度效应,控制电力系统的负载峰值,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保证用户供暖的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