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022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1297145.4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华电天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式光伏发电采暖系统的调控方法,构建蓄热式光伏发电采暖商业模式和蓄热式光伏发电采暖系统;基于蓄热式光伏发电采暖商业模式,将蓄热式光伏发电采暖系统的光伏出力分为峰电时段出力和谷电时段出力;基于光伏出力与供暖需求量的关系,设置峰电时段出力的调控策略和谷电时段出力的调控策略;基于峰电时段出力的调控策略和谷电时段出力的调控策略构建收益模型并求解;基于最优收益的控制策略对蓄热式光伏发电采暖系统进行调控;该方法使贫困农户少出或者不出取暖的费用就能在采暖季满足取暖需求,甚至还可获得收益,提高贫困农户使用蓄热式光伏采暖系统的积极性,促进节能减排的推广以及新能源的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75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11000.2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华电天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洁能源发电供暖工程投资比例模式评估方法,包括S1:从项目合作公司角度分析清洁能源发电供暖工程的成本组成和收益组成;S2:从电网公司角度分析清洁能源发电供暖工程的成本组成和收益组成;S3:建立清洁能源发电供暖项目现金流,对工程盈利情况进行评估;S4:根据工程盈利情况,确定项目合作公司的投资比例阈值,并选取处于阈值范围内的投资比例模式作为评估结果。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清洁能源发电供暖工程投资比例模式评估系统。本发明可以实现在所提新型商业模式下的清洁能源发电供暖项目实施前对项目的投资模式进行评估决策,以便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参考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71372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75191.0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Inventor: 夏新茂 , 司政 , 余中平 , 孙传帅 , 宋新甫 , 袁铁江 , 关洪超 , 辛超山 , 徐龙秀 , 陈伟伟 , 付高善 , 周专 , 许叶林 , 王新刚 , 吴高磊 , 孙立成 , 张效俊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并网运行模拟方法。首先针对风速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等特性建立风速概率密度函数,基于风机出力与风速的关系导出风电机组出力的概率密度模型;针对光照的波动性,建立太阳辐照度概率分布模型,得到风电、光伏出力特性,进而得到新能源出力模型。并将得到的新能源出力模型嵌入以系统发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虑及网络安全约束的优化经济调度模型中。最后,得到精细化日运行模拟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215582163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1911637.8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消纳全景分析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一侧固定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一侧的机体表面固定有控制按钮,并且控制按钮一侧的机体顶部固定有放置框,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机体的底部设置有稳定机构,放置框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仅避免了分析装置使用过程中出现倾倒的现象,延长了分析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避免了分析装置使用过程中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15378134U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21923283.9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设备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高压保护装置。技术包括箱体,箱体内底部安装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顶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和箱体接触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缓冲块,固定板顶部连接有置物板并且与固定板呈前后滑动配合,置物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缓冲块,箱体的背板上设置有散热装置,箱体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箱门,箱门上设置有活动盖板。本装置对高压设备进行多方位保护以避免其内部零件受到损坏,透气孔加上散热机构能加速装置内部空气交换,提高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5580275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2306417.9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G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包括左弧形卡板和右弧形卡板,所述左弧形卡板和右弧形卡板相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卡槽,两个弧形卡槽适配组合成圆形,左弧形卡板和右弧形卡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紧固机构、预安装结构和夹紧安装机构,紧固机构包括开设在弧形卡槽侧壁的伸缩槽,伸缩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该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将左弧形卡板和右弧形卡板适配卡设在电线杆的顶部,并在另一侧的第一衔接杆和第二衔接杆的表面卡入另一个六角螺栓,对左弧形卡板和右弧形卡板进行快速预安装,通过设置紧固机构,在预安装时,利用复位弹簧顶动伸缩杆,带动橡胶弧形垫与电线杆表面抵紧,从而达到了适应不同直径电线杆安装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5956071U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21936293.6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7/00 , H05K5/02 , H05K7/20 , F21V33/00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布式新能源电力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的蓄能逆变器。技术包括柜体,柜体左侧设置有柜门,柜体内部设置有照明装置,柜体与柜门配合处设置有微动开关,柜体内部设置有挡板,挡板将柜体分割成左、右两个区域,左区域内设置有保护柜,保护柜内设置有置物台和安装面板,挡板上开设有通槽,安装面板镶嵌在所述通槽内,右区域内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器,散热器对应设置在安装面板右侧,右区域内的柜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本实用新型依靠设散热器进行散热,还为散热器开设有两个风口,使得散热效果更好。检修人员可将整个蓄能逆变器抽出,使其完全暴露在可操作范围内,更快捷地对其进行检修和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215772568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21911326.1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余中平 , 辛超山 , 张艳 , 左雅 , 孙立成 , 宋新甫 , 陈伟伟 , 于志勇 , 翟旭京 , 田寿涛 , 许叶林 , 关洪浩 , 高贵亮 , 薛静杰 , 陈诚 , 胡志云 , 常鹏 , 冉秀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力并网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表面套设有防护套,且防护套一侧的机体表面固定有显示屏,并且显示屏一侧的机体表面固定有充电口,机体的一侧设置有取放机构,机体的一侧设置有清洁机构,充电口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电力并网装置使用时的便利程度,避免了电力并网装置使用过程中出现显示屏观察模糊的现象,而且避免了电力并网装置使用过程中出现充电口进入灰尘与水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5608501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800347.9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新能源建设与并网时序的中长期电网规划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系统运行预测数据、网架结构数据,新能源规划数据和新能源要达到的消纳水平;步骤S2:建立电网规划模型;步骤S3:求解所述电网规划模型;步骤S4:建立新能源与新建线路的建设时序模型;步骤S5:求解所述新能源与新建线路的建设时序模型。本发明针对新能源送出受阻问题,有效提高了新能源消纳水平;在对电网进行规划时,考虑系统负荷增长趋势,兼顾新能源装机增长,从调峰能力,网架约束,潮流分布,系统运行成本及运行效益等多角度综合考虑新能源消纳问题,通过优化新建线路与新能源建设时序使新建线路的利用率及新能源的运行效益达到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09340904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811338195.5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采暖协同优化运行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电加热设备的等效热参数模型;然后建立电加热负荷的温度效用模型,继而以电力系统允许电供热发电的最大功率限制和电加热设备的最小启停时间为约束,以用户供热舒适度最优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形成基于非蓄热式电加热设备的集成环境优化调度模型。将研究区域内的电供热用户集中在一个调度层,利用所提出的基于非蓄热式电加热设备的集成环境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电力调度方案,传递给各个电加热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构成智能化运行的智能电加热网络。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非蓄热式电加热设备在简单运行模式下,所造成的负荷尖峰和功率损耗问题,有效地提高用户的温度效应,控制电力系统的负载峰值,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保证用户供暖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