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隔离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9043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84786.1

    申请日:2015-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础隔离装置,该装置是安装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之间的一个支撑,并成为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的一部分,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之间形成一个间隙,以防止建筑物的上部结构腐蚀,增加其寿命。所述的支撑由多个油阻尼器和多个球缓冲器将中间凹形钢板和下座板连接起来,利用弹簧高度加大地震吸收功率,起到基础隔震的作用。本隔离装置设计合理,将油阻尼器、球缓冲器、螺旋弹簧、弹性缓冲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作用来降低上部结构的响应加速度和变形,降低振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水平刚度小,使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也越小,具有良好的弹塑性,可自动恢复原状,隔震效果较好,减轻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种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9174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483354.6

    申请日:2014-09-22

    Inventor: 韩爱红 武宗良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材料,包括相应比例的如下组分: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粉煤灰、硅灰、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陶粒、聚苯颗粒、钢纤维、纳米高岭土粒子、超细天然沸石粉、石膏、聚合物乳液、二元醇类化合物、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片层状硅酸盐矿物材料、聚硅氧烷、草酸、苯丙乳液、晶质水合镁铝硅酸盐矿物、水、强塑剂、含钡的萘系高效减水剂、有机高分子类保塑剂、复合缓凝剂和引气剂。本发明还涉及该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混凝土的材料比之现有的混凝土,各种性能都大大提高。其适用范围广,具有重大的工程实用价值和显著的技术经济意义。

    一种基于DT-BIM的装配式预制构件信息融合管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5245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810498200.2

    申请日:2018-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T‑BIM的装配式预制构件信息融合管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BIM建模服务子系统,用于使用BIM技术对预制构件进行三维建模、优化、动态施工模拟及预制构件模型信息输出;DT生产管理子系统,用于通过车间服务模块与物理车间模块、虚拟车间模块之间的双向数据连接,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将实现物理车间和虚拟车间的虚实映射和实时交互;大数据联合子系统,用于接入和存储数据及融合数据;跟踪定位子系统,用于对预制构件模型信息编码,生成身份标签,并进行信息追踪。总之,本发明通过将多源数据进行有效集成、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上下游联合管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管理效率及生产效率。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连接用抗震型节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2751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13225.7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连接用抗震型节点装置,包括装配式建筑墙体、预埋件和连接件;装配式建筑墙体上设有卡台和第一插接孔,预埋件包括预埋基板和连接套,连接套设在预埋基板,连接套内设有卡槽,连接件包括安装槽板、活动插杆和拉块,活动插杆设在安装槽板两侧,活动插杆上设有锁止块,锁止块与卡槽卡接,活动插杆上均套设有抗震弹簧,拉块的上设有安装块,安装块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孔,安装块与卡台卡接,且通过插接杆连接;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适宜大量推广。

    一种新型支座隔震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2279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10115125.7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一种新型支座隔震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建筑抗震技术领域,主要包括顶板、底板、隔震构件和弹性球,所述隔震构件安装在顶板与地板中间,隔震构件包括固定杆、上面板和凹槽,所述上面板设置在隔震构件的上表面,上面板上开有圆形孔,所述凹槽呈半球形且凹槽口与圆形孔固定连接,上面板的上表面四角分别设有弹簧固定孔二,上面板的下表面四角分别设有铰座一,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凹槽的下方,固定杆内部设有螺栓孔一,所述弹性球设置在凹槽内部,弹性球内部设有腔室,所述腔室为球形且内部注入活性油。总之,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施工成本低、隔震效果好等优点。

    一种具有恢复能力的建筑独立柱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47383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11168705.4

    申请日:2017-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恢复能力的建筑独立柱及其施工方法,主要包括钢骨架、减载杆、摆杆、加固模板和加固横杆;所述减载杆减载杆通过加固插孔设置在摆动槽内,所述摆杆通过夹套杆与减载杆连接,所述加固模板通过加固螺栓、螺栓孔一与摆杆连接,加固模板通过加固螺栓、螺栓孔二与加固横杆连接,所述加固横杆设置在相邻钢骨架之间的底端;整体的连接方式多采用螺栓,螺栓孔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可在建立整体构架后进行统一固定,也可工厂化集合进行作业,大大缩短作业时间;同时,采用钢骨架组合形式,能够满足实现各种形状的独立柱。

    一种建筑幕墙用蜂窝式空心双向铝板

    公开(公告)号:CN10729970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551205.2

    申请日:2017-07-07

    Inventor: 韩爱红 武宗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2/88 E04C2/08 E04C2/3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幕墙用蜂窝式空心双向铝板,主要包括:板体、横梁、竖梁、连接头、固定孔、固定架、蜂窝芯体、金属基层、侧壁型钢、透气孔、凹孔、线孔、黏结片、凸孔,板体的中间夹层中设置蜂窝芯体,蜂窝芯体的上下两个面分别与金属基层紧密连接,金属基层与蜂窝芯体每个芯体单元对应的空心位置设置有透气孔,蜂窝芯体中间设置有若干连接头,金属基层上设置有横梁和竖梁,侧壁型钢分布在板体左右两个侧面上,侧壁型钢上焊接固定架,通过科学的结构设计,将铝镁合金箔材精确塑性变形形成多孔型结构,质坚量轻、散热性较好、抗压性较强,硬度高,对于在建筑体上的双面设计结构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