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24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78368.2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前端设置有床头板,后端设置有床尾板,所述床头板上设置有隐藏式测温机构,所述床尾板上设置有监控机构。本发明多功能护理床功能多样,且可随时监控病人情况,辅助病人早日康复。
-
公开(公告)号:CN115620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74101.9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疗通讯系统,其中医疗信息监控模块用于采集各个科室的医疗相关信息;问诊信息监控模块用于采集各个问诊患者的患者问诊信息;医疗通讯信息模块用于基于物联网技术对医疗相关信息和患者问诊信息进行信息集成处理,得到处理信息;智慧病区平台用于对处理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信息,并根据融合信息对医疗信息监控模块进行数据交互;可视化信息终端用于提取融合信息中的三维数据并进行人物建模,得到虚拟人物模型,并根据虚拟人物模型和融合信息进行人机交互。本发明能够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可视化显示和人机交互,从而提高了医疗通讯的便捷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4585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153038.8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采集咽拭子的取样棒,包括:支撑棒,其为圆柱形结构;取样头,其为圆台结构,且窄面一端与所述支撑棒一端同轴一体连接,宽面一端为外凸弧面;多孔取样层,其设置在所述取样头外表面;所述多孔取样层的平均孔径为5~50μm,孔隙率为60~90%。本发明设计开发的可采集咽拭子的取样棒,设置有包裹多孔取样层的取样头,能够有效吸附咽拭子,无需使用棉签头,避免棉絮黏粘到人体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采集咽拭子的取样棒的制备方法,优化了模板剂溶液和多孔取样层材料溶液的质量比以及多孔取样层的厚度,有效调节多孔取样层的孔隙率,保证咽拭子的吸附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7023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305699.7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hR抑制剂CH223191在制备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偶联抗肿瘤相关M2型巨噬细胞表面高表达的CD206(甘露糖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同时负载AhR抑制剂CH223191的纳米靶向递药系统(CD206‑NM@CH223191),特异性靶向黑素瘤肿瘤相关M2型巨噬细胞,以调控其AhR信号通路,使其向具有抗肿瘤活性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重塑免疫微环境,阻止病情进展,为以M2型TAM为靶点的纳米靶向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55812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10608128.9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 A61K31/722 , A61K31/728 , A61K45/06 , A61P17/02
Abstract: 一种载瘢痕修复药物的可溶性微针阵列,该微针阵列包括瘢痕修复药物和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所述瘢痕修复药物分散在可溶性微针的基质中。一种载瘢痕修复药物的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PDMS微针阵列模板的制备;2)含有瘢痕修复药物的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水溶液的制备;3)载有瘢痕修复药物的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给药方式或易脱落、或渗透性差、或副作用大、或疼痛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4475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231034.4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 A61N5/06 , B29D7/00 , B23K26/362 , B23K26/402
Abstract: 一种载光敏剂的无痛可溶性微针,所述微针包括基座、位于所述基座上的可溶性聚合物针体以及载有光敏剂和麻醉剂的针尖;所述基座、针体以及针尖为一体成型。一种载光敏剂的无痛可溶性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由1根以上的微针组成。一种载光敏剂的无痛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具板的制备;2)激光刻蚀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针阴模;3)含有光敏剂和麻醉剂的可溶性聚合物水溶液的制备;4)微针阵列的制备。本发明可解决光动力治疗中给药方式不合理、患者在光动力治疗中需使用止痛措施的技术问题,同时解决了载光敏剂的无痛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4082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810837255.1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9/00 , A61K47/32 , A61K47/34 , A61K47/38 , A61K47/10 , A61K47/36 , A61K47/42 , A61K35/14 , A61P17/00 , A61P17/18 , A61P3/10 , A61P17/06 , A61P17/14 , A61P35/00 ,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得到聚合物溶液;(2)将聚合物溶液填入微针模具中;(3)将填有聚合物溶液的微针模具整体进行冷冻;(4)利用冷冻干燥处理除去冷冻后微针中所含的溶剂,然后脱模即可得到多孔聚合物微针;其中,冷冻干燥处理是在压强为0–100Pa的条件下进行的。本发明通过简单温和的冷冻干燥技术即可大规模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由此可解决多孔聚合物微针制备过程复杂、条件苛刻、工艺繁琐、价格昂贵,孔结构、尺寸及分布难以控制以及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困难等技术问题;制备的多孔聚合物微针可用于组织液提取和经皮给药。
-
公开(公告)号:CN10741219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315513.5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响应的抗肿瘤药物载体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金纳米粒子包括金纳米球或金纳米棒;(2)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3)水溶性氧化锌量子点的制备;(4)pH响应的抗肿瘤药物载体材料的制备。本发明通过对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以及各个反应步骤所采用的参数条件等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地解决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粒子用作药物载体时存在的药物释放不可控、载药量低以及易引发副作用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60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28140.3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9/06 , A61K31/58 , A61K31/513 , A61K31/203 , A61K38/14 , A61K47/42 , A61K47/36 , A61P17/02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瘢痕的皮下注射交联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凝胶由可交联生物大分子、响应性前药、荧光标记物及光引发剂组成。该水凝胶可经注射器递送至病理性瘢痕病灶内,随后由光照原位交联。所述水凝胶可在瘢痕病灶内长期滞留、缓慢降解释药,该水凝胶中负载的荧光标记物可实时检测药物分子的滞留情况,达到动态给药的目的,并且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与力学性能,实现皮损内药物注射联合压力疗法治疗病理性瘢痕。
-
公开(公告)号:CN116808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1740744.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微针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1)利用衬板、光刻胶和透光板由下而上依次排列,透光板和光刻胶之间整列设置有点遮光膜,点遮光膜的正上方一一对应设置有凹透镜;2)对步骤1)的光刻胶进行X射线曝光,X射线垂直向下进行曝光处理,将曝光后的光刻胶通过水溶性碱显影液进行溶解,并在显影液中溶解,未曝光区域留下形成显影结构一;通过金属凸块与金属结构层的锥形微孔结构形状适配,金属凸块的外径小于金属结构层的锥形微孔结构,金属凸块和金属结构层的锥形微孔结构构建微针浇注腔,利用微针浇注腔进行微针制备,且整体工艺简单,便于微针的批量加工,提高制备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