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卡扣式接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433246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1725249.3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卡扣式接骨装置,包括第二基体、第三基体、伸缩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伸缩机构分别处于第二基体和第三基体的内部,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伸缩板的中间贯穿有限位卡柱;通过设计了安装的伸缩板、限位卡柱、连接柱、限位弹簧和拨块便于对该装置进行伸缩,通过拨动第二基体上的拨块带动限位卡柱不贯穿与伸缩板上的圆形孔洞B,然后向一侧移动第一基体,第一基体带动伸缩板移动,使限位卡柱与伸缩板上其他的圆形孔洞B卡合,即完成伸缩调节至适当长度,伸缩板上开设有四个圆形孔洞B,以便调节的更加精准,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

    一种医用新型可自动复位、防遗失笔夹

    公开(公告)号:CN210101115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0501577.9

    申请日:2019-04-15

    Inventor: 陈梁 胡良聪 赵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新型可自动复位、防遗失笔夹,涉及到签字笔装置领域,包括笔套和夹子,所述笔套的底端内腔贯穿设置有笔腔,所述笔腔的四周且位于笔套的内腔中固定环绕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笔套的内腔且位于笔腔的底端设置有设备腔,所述设备腔一侧设置有导线口,且导线口贯穿设备腔的一侧壁而延伸至笔套的外壁一侧,所述设备腔内设置有收纳轮,所述收纳轮上固定环绕设置有牵引绳。本实用新型通过牵引绳的设置,将笔套和夹子始终牵连在一起,可防止签字笔遗失,大大减少办公人员找笔的时间,节省办公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尤其对于医务工作者,时间更加合理的分配往往意味着更佳的诊疗效果。

    一种可充气式牵引颈枕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984833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0512613.4

    申请日:2020-04-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充气式牵引颈枕,包括枕头底座,所述枕头底座中部设有气囊机构,所述气囊机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副枕件,所述枕头底座前端设有肩枕;借助可充放气的气囊灵活调整病人枕卧时的高度,保证颈椎前弓曲度与牵引作用,更加舒适,借助带锁扣的绑带实现枕件的固定,防止使用过程中枕件偏移带来不适,左右副枕件方便侧卧,同时肩枕进一步将病人肩背部抬高,保证颈椎前弓曲度与牵引作用,更加舒适。

    一种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

    公开(公告)号:CN210096004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0501580.0

    申请日:2019-04-15

    Inventor: 陈梁 胡良聪 赵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包括管壁、肾盂端和膀胱端,所述管壁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微型摄像设备,所述管壁的一端设置有肾盂端,所述管壁的另一端设置有膀胱端,所述管壁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引流侧孔,所述管壁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设置挡板、弹性膜以及活瓣,起到防止尿液反流的作用,避免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肾脏,而引起肾绞痛、上尿路感染、肾积水等,通过设置在肾盂端及膀胱端分别连有微型摄像设备,通过无线传输与外界显示屏相连,便于医生及患者本人或患者家属都可通过与其相连的显示屏观察肾盂及膀胱内有无病变,通过设置在膀胱端及肾盂端两端的多个引流侧孔,使尿液得到充分引流。

    一种用于肢体植皮术后伤口旷置器

    公开(公告)号:CN209933204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20199881.2

    申请日:2019-02-15

    Inventor: 胡良聪

    Abstract: 一种用于肢体植皮术后伤口旷置器,包括纱布、连接头,还包括框架,框架为多根支撑杆由连接头连接而成,框架包括下部的容置部和上部的观察部,容置部为长方体框架、观察部为上凸的拱形框架,容置部包括左右两面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中部设置圆孔、顶沿设有豁口,豁口上方设置与板状结构顶部一体成型的杆件一;观察部的底与容置部的顶共用一组支撑杆,容置部各表面和观察部的前、后、底面均覆有纱布,纱布通过夹扣固定在各个支撑杆上;连接头为三通接头或四通接头,连接头的开口与对应的支撑杆套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可解决新植皮在换药过程中被反复撕扯导致的患者剧痛、新植皮存活率低、感染率高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小鼠肢体固定器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128890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1940463.3

    申请日:2020-0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小鼠肢体固定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四个以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对称分布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设有固定夹,所述滑槽和所述滑块之间设有摩擦垫,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储液盒、输液管和雾化喷头,所述输液管与设置在所述储液盒内的输液泵连接,所述储液盒的外侧设有控制所述输液泵的开关,所述固定板内设有绝缘加热垫。本实用新型用于小鼠解剖实验中的小鼠肢体固定,可以在进行小鼠活体解剖后对手术部位保温保湿,提高小鼠术后存活率。

    一种骨折外固定装置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90099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287596.5

    申请日:2020-0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折外固定装置,包括上端板和下端板,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设有伸缩端板,伸缩端板通过两个万向机构分别与上端板和下端板连接;伸缩端板可伸缩且有相应的固定措施,在保证稳固性的前提下,为固定装置增加了伸长和缩短的功能,适应不同骨长的患处,上端板、下端板以及伸缩端板之间通过万向机构调节,可旋转、灵活地根据复杂的骨结构进行调节,使钢板更加契合患处,无需专门定制钢板,更加方便灵活,通过紧固螺杆和固定卡件实现固定,固定效果好,上端板、下端板与伸缩端板均为弧形板件,更加契合人体表面,复位固定效果更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骨膜剥离器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583374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292122.3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骨膜剥离器,包括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杆,所述握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工作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空心座,所述弧形空心座上滑动连接有弧形限位轴,且两个弧形限位轴的一端均和握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限位轴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和弧形空心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此新型骨膜剥离器较传统的剥离器的剥离效果好,实现了医护人员轻松剥离手术部位的周围组织,且不会对周围的皮肤组织造成伤害,具有省力、可控和微创的优点,提高了剥离效率与增强了安全性能。

    一种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管路

    公开(公告)号:CN211096387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143046.3

    申请日:2019-0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管路。通过漏斗形接口与双腔管的连接,可以将引流系统放置于手术操作台空间的低点,从而达到不断引流作用,避免引流不及时或是冲洗液积聚于不易吸引的角落;通过组合式双腔管与T型接口引流管,在面临多吸引器的需求时,可将其拆分为两条独立的吸引系统,解决外科手术中复杂清创术同时需求多条吸引器问题;通过T型借口引流管中的“T”型结构可以实现多套引流系统的串联累加使用,解决外科手术中复杂清创术同时需求多条吸引器问题;通过可塑性吸引器接头,可将引流管前端塑为“T”、“J”型,挂靠于弯盘等器械边缘,便于局部清创术单人操作以及解决吸引器的放置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可调节接骨器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94599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677719.3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可调节接骨器,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左侧基体和右侧基体,所述左侧基体和所述右侧基体上均设有环抱臂,所述左侧基体上设有锁紧头,所述右侧基体上设置有锁紧槽,所述锁紧槽和所述锁紧头能够相互固定锁紧,所述环抱臂的内侧设有固定齿,所述左侧基体和所述右侧基体均为一侧设有一个环抱臂,另一侧设有多个环抱臂的结构,所述左侧基体和所述右侧基体上各设有一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紧固螺钉。本实用新型用于非负重骨(肋骨/掌指骨)骨折部位的复位及固定,可以方便的进行固定和压力调节,且不易松动,保证固定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